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able body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o a combined structure of row needle and row mother, which solves the connection and use problems of the table body and the module, including row needle and mother seat, and also includes an upper cover, a lower cover and a needle seat.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are butted and matched to form a cover body. The mother seat and the needle sea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wo ends of the cover body, and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for row needle placement and assembly The upper end of the row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row needle is a pin, the upper end of the row needle is extended into the female se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ow needle is extended from the needle seat, the needl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irclip fixed with the base plate, the connection is more firm, and the contact stability can be guaranteed under diversified conditions. The connection and insertion female seat of this cooperation mode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ow needle and the female, and the quality is more guaranteed Barrier, lower cost and more stabl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表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都采用电表排母,模块排针结构,此结构如果不同高度或是不同规格的电表,排针排母配合不稳定,使用成本高,不同规格的电表配排母高度不同,需要再增加排针或是排母增加脚长来实现,故此成本增加和性能不确定因素多。在表计行业,缺乏一种结构使得模块与表体间连接更牢固,能适应多样化的情况下也能保障接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包括排针和母座,还包括上盖、下盖和针座,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对接配合形成盖体,所述母座和针座分别设于盖体两端,所述盖体内设有供排针放置装配的空腔,所述排针上端设有插簧,且排针下端为插针,所述排针上端伸入母座,所述排针下端由针座伸出,所述针座上设有与基板固定的卡簧。所述盖体内在空腔上部设有护针槽,所述护针槽槽壁与空腔腔壁之间形成限制排针脱出的限位台阶。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母座和盖体之间均通过扣接固定。所述针座上设有方便组装固定的锁槽,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锁槽配合的座槽。所述排针、插针和插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针座上设有供插针插入的插槽,所述插针和插槽的宽度均小于排针的宽度,所述排针与插槽之间挡接限位。所述插槽设有若干,且插槽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上盖上设有凹字形卡扣,所述下盖上设有扣块,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卡扣和扣块扣接配合固定。r>所述卡簧为U形或V形结构,且卡簧两端端部上设有卡位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模块与表体间连接更牢固,能适应多样化的情况下也能保障接触的稳定性,此种配合方式的接插母座,同时实现排针排母一体化,质量更有保障、成本更低、综合性能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排针1排母组合结构,包括排针1和母座2,母座2为六孔形,而排针1是设置两个。还包括上盖3、下盖4和针座7,所述上盖3和下盖4之间对接配合形成盖体5,所述母座2和针座7分别设于盖体5两端,所述盖体5内设有供排针1放置装配的空腔6。在附图中显而易见,上盖3和下盖4相对左右相向对接,然后母座2和针座7相对上下相向对接。所述排针1上端设有插簧8,且排针1下端为插针9,所述排针1上端伸入母座2,所述排针1下端由针座7伸出,所述针座7上设有与基板固定的卡簧10。排针1上端依靠插簧8连接,插簧8处于母座2之中,而排针1一端的插针9由针座7中引出方便连接。底部基板(即线路板)与插针9直接采用双卡簧10预先卡住,在过焊接炉焊接时不易歪斜,过完焊接炉后,卡簧10与基体同时焊接在基板上,让插针9更牢靠,而且也不易变形。通过排针1和母座2的一体化,有利于生产和实际使用,大大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卡簧10可为一体式结构或者可拆卸式结构,以实际生产而定。所述盖体5内在空腔6上部设有护针槽11,所述护针槽11槽壁与空腔6腔壁之间形成限制排针1脱出的限位台阶12。通过护针槽11脚插针9护住,再长的插针9不管是运输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不存在变形情况出现。通过盖体5内的限位台阶12(限位台阶12为上盖3和下盖4各占有一半,相互配合形成的)和插针9限位配合,使上盖3和下盖4不能相对上下走动,同时上盖3和下盖4通过扣位(一组或是多组)紧密扣合在一起,有效护住插针9。所述上盖3和下盖4之间、母座2和盖体5之间均通过扣接固定。扣接是一种方便拆分和组合的方式,有利于使用和维护。所述针座7上设有方便组装固定的锁槽13,所述盖体5底部设有与锁槽13配合的座槽14。通过锁槽13将针座7扣死,使针座7与上盖3、下盖4紧密连接在一起。锁槽13和座槽14均可看作是通槽,其区别于两者在长度延伸方向上截面的形状不同,通过凹凸配合限位。所述排针1、插针9和插簧8为一体式结构。采用一体插针9,将原来必须由排针1和排母组合才能实现的功能,用一体针配合其他配件,实现排针1排母一体,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质量更有保障所述针座7上设有供插针9插入的插槽15,所述插针9和插槽15的宽度均小于排针1的宽度,所述排针1与插槽15之间挡接限位。通过宽度的限制,避免排针1上的插针9过度伸出。所述插槽15设有若干,且插槽15之间间隔设置。针座7按照脚距固定插针9,使再长的插针9也能保证针距的一致性,从而插线路板容易插入,节省制作成本(插板效率高)。所述上盖3上设有凹字形卡扣16,所述下盖4上设有扣块17,所述上盖3和下盖4之间通过卡扣16和扣块17扣接配合固定。此为扣接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但绝不仅限于此,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和限制。所述卡簧10为U形或V形结构,且卡簧10两端端部上设有卡位凸起18。同理,此为众多卡接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底部基板上设置孔洞,当卡簧10插入后,其两端向外具有扩张趋势,通过卡位凸起18防止逆向脱出。实施例2:区别于实施例1,如图4所示,母座2的孔数不变,而插针9的数量变化。实施例3:区别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如图5所示,母座2的孔数成倍增加,而且插针9的数量也成倍增加。实施例4:区别于实施例3,如图6所示,卡扣16和卡块的数量以及位置发生变化。实施例5: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如图7所示,上盖3和下盖4将母座2通过扣位扣合(其他方式连接到一起也是一样效果,扣位方向不限制)在一起,使整体形成一体,整体牢固度更可靠。扣位扣合的结构亦有多种多样,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和限制。在实际生产中,依据实际生产需要而选择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以此方便操作和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模块与表体间连接更牢固,能适应多样化的情况下也能保障接触的稳定性,此种配合方式的接插母座,同时实现排针排母一体化,质量更有保障、成本更低、综合性能更稳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包括排针和母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下盖和针座,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对接配合形成盖体,所述母座和针座分别设于盖体两端,所述盖体内设有供排针放置装配的空腔,所述排针上端设有插簧,且排针下端为插针,所述排针上端伸入母座,所述排针下端由针座伸出,所述针座上设有与基板固定的卡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包括排针和母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下盖和针座,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对接配合形成盖体,所述母座和针座分别设于盖体两端,所述盖体内设有供排针放置装配的空腔,所述排针上端设有插簧,且排针下端为插针,所述排针上端伸入母座,所述排针下端由针座伸出,所述针座上设有与基板固定的卡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在空腔上部设有护针槽,所述护针槽槽壁与空腔腔壁之间形成限制排针脱出的限位台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母座和盖体之间均通过扣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针排母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上设有方便组装固定的锁槽,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