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831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多孔玻板吸收管的取液装置,特别是多孔玻板吸收管的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包括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所述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包括溶液瓶及安装在溶液瓶上的瓶口分液器,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包括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包括箱体、底座、光滑立柱,该光滑立柱套有一第二伞状齿轮,该第二伞状齿轮与第一伞状齿轮啮合;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的底端固定在第二伞状齿轮上端面上,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包括壳体、橡胶垫,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的底部固定在橡胶垫上的凹槽内,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上端伸出该圆孔,与水平面成45度角;实现多孔玻板吸收管精确的取液。

A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dding solution into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quid taking device of a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in particular to a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adding a solution to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which comprises a solution automatic separation component and a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fixing component, the solution automatic separation component comprises a solution bottle and a bottle mouth liquid separator installed on the solution bottle, and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fix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The fixed part and the rotating part of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include a box body, a base and a smooth column, the smooth column is sleeved with a second umbrella gear, the second umbrella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first umbrella gear;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xed part of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econd umbrella gear, and the fixed part of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includes a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is fixed in a groove on the rubber pa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extends out of the circular hole, forming a 45 degree angle with the horizontal plane, so as to achieve accurate liquid extraction of the porous glass plate absorption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
本技术有关多孔玻板吸收管的取液装置,特别是应用于大气检测的多孔玻板吸收管的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多孔玻板吸收管是用溶液吸收法采集大气中污染物的一种玻璃容器。为了采集大气中的某种污染成分,在吸收瓶中装入特定成分的溶液,气体通过吸收液时,待测污染物被吸收,经分析测定可确定大气中该污染物的浓度。吸收瓶的主要的性能指标是在充装一定量的吸收液条件下,它的适宜的采样流量、吸收效率和阻力降。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采集气态、蒸气态物质,也可采集雾态气溶胶及空气中各种样品,主要用于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医学科学研究部门等。目前多孔玻板吸收管加入溶液的方法常用的是用移液管移取溶液后加入,加入过程是否准确对操作者要求较高,需要操作者能熟练运用吸耳球和移液管,而且由于多孔玻板吸收管结构特殊,加入端较细,所以用移液管加入时经常会在入口处产生气泡或者将溶液洒出,操作过程麻烦而且容易漏液,进而导致加入体积不准确,以至于影响到检测的结果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的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多孔玻板吸收管精确的取液。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包括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所述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包括溶液瓶及安装在溶液瓶上的瓶口分液器,所述瓶口分液器下端设置的吸液管伸入溶液瓶内腔中的实验溶液内,所述瓶口分液器下端侧壁上设有一出液口,该出液口连接尖嘴一端,所述尖嘴的另一端接入有移液管,所述移液管的端口伸入多孔玻板吸收管的进液口内,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设置在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上,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包括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一底座,在底座上固定有一光滑立柱,该光滑立柱套有一第二伞状齿轮,该第二伞状齿轮与第一伞状齿轮啮合,该第一伞状齿轮上的齿轮轴伸出箱体并与旋转把手连接,该把手上设有一层橡胶圈;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的底端固定在第二伞状齿轮上端面上,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腔的下端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的底部固定在橡胶垫上的凹槽内,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与水平面成45°角的圆孔,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上端伸出该圆孔,与水平面成45度角。进一步地,所述瓶口分液器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刻度和圆盘指针。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侧壁与齿轮轴之间设有一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端上沿其圆周设有两组弧形卡块,在弧形卡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伞状齿轮上端面沿其圆周设有两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卡块设置在弧形凹槽内,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弧形卡块和弧形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通过第一伞状齿轮驱动第二伞状齿轮旋转,带动壳体运动,使得多孔玻板吸收管的进液口移至尖嘴处,移液管刚好伸入进液口内,与进液口内壁贴合,从而使得移液更准确;利用齿轮配合运动,实现多孔玻板吸收管批量加入溶液,更省时,精准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溶液瓶;2、瓶口分液器;201、吸液管;202、圆盘指针;203、刻度;204、尖嘴;205、出液口;206、移液管;3、多孔玻板吸收管;4、壳体;401、圆孔;402、橡胶垫;403、弧形卡块;404、螺纹孔;5、箱体;501、第二伞状齿轮;502、底座;503、第一伞状齿轮;504、轴承;505、齿轮轴;506、把手;507、光滑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和2所示,本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包括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所述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包括溶液瓶1及安装在溶液瓶1上的瓶口分液器2,所述瓶口分液器2下端设置的吸液管201伸入溶液瓶1内腔中的实验溶液内,所述瓶口分液器2下端侧壁上设有一出液口205,该出液口205连接尖嘴204一端,所述尖嘴204的另一端接入有移液管206,所述移液管206的端口伸入多孔玻板吸收管3的进液口内,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3设置在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上;所述瓶口分液器2的上端侧壁上设有刻度203和圆盘指针202。将瓶口分液器2下端的吸液管201插入溶液器1内,并旋紧螺帽,将移液管206插入尖嘴内,打开瓶口分液器2上端的管帽,将活塞提升一段距离,然后按压下去,重复1~2次,观察气泡被完全排除时停止,所述移液管206的另一端插入多孔玻板吸收管3上的进液口内,旋转圆盘指针202,将指针指向规定刻度,开始准备分液,之后通过移液管206移至多孔玻板吸收管3内,结束后,先将活塞按压至底部,再将旋钮调至零刻度,出液口的安全帽扣好。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包括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包括箱体5,在箱体5内设有一底座502,在底座502上固定有一光滑立柱507,该光滑立柱507套有一第二伞状齿轮501,该第二伞状齿轮501与第一伞状齿轮503啮合,该第一伞状齿轮503上的齿轮轴505伸出箱体5并与旋转把手连506接,该把手506上设有一层橡胶圈,所述箱体5侧壁与齿轮轴505之间设有一轴承504;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的底端固定在第二伞状齿轮501上端面上,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包括壳体4,在壳体4内腔的下端面设有橡胶垫402,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3的底部固定在橡胶垫402上的凹槽内,所述壳体4上端面设有与水平面成45°角的圆孔401,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3的上端伸出该圆孔401,与水平面成45度角。所述壳体4的底端上沿其圆周设有两组弧形卡块403,在弧形卡块403上设有螺纹孔404,所述第二伞状齿轮501上端面沿其圆周设有两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卡块403设置在弧形凹槽内,固定螺栓通过弧形凹槽外壁上的通孔拧入螺纹孔404内,将弧形卡块403固定在弧形凹槽内。所述壳体的底端上沿其圆周设有两组弧形卡块,在弧形卡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4上端面设置的圆孔404的直径大于多孔玻板吸收管3的直径,多孔玻板吸收管3可以自由伸进拉出该圆孔,当一组多孔玻板吸收管3加完溶液后,更换一次性尖嘴204,插入移液管206,工作人员握紧把手506,进行转动,驱动第一伞状齿轮503运动,带动第二伞状齿轮501运动,使得第二伞状齿轮501上端面固定的壳体4旋转,将另一组多孔玻板吸收管3移至工作位置,将移液管206接入进液口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所述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包括溶液瓶及安装在溶液瓶上的瓶口分液器,所述瓶口分液器下端设置的吸液管伸入溶液瓶内腔中的实验溶液内,所述瓶口分液器下端侧壁上设有一出液口,该出液口连接尖嘴一端,所述尖嘴的另一端接入有移液管,所述移液管的端口伸入多孔玻板吸收管的进液口内,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设置在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上,/n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包括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一底座,在底座上固定有一光滑立柱,该光滑立柱套有一第二伞状齿轮,该第二伞状齿轮与第一伞状齿轮啮合,该第一伞状齿轮上的齿轮轴伸出箱体并与旋转把手连接,该把手上设有一层橡胶圈;/n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的底端固定在第二伞状齿轮上端面上,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腔的下端面设有橡胶垫,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的底部固定在橡胶垫上的凹槽内,所述壳体上端面设有与水平面成45°角的圆孔,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上端伸出该圆孔,与水平面成45度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玻板吸收管自动加入溶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所述溶液自动分液组件包括溶液瓶及安装在溶液瓶上的瓶口分液器,所述瓶口分液器下端设置的吸液管伸入溶液瓶内腔中的实验溶液内,所述瓶口分液器下端侧壁上设有一出液口,该出液口连接尖嘴一端,所述尖嘴的另一端接入有移液管,所述移液管的端口伸入多孔玻板吸收管的进液口内,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设置在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上,
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组件包括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旋转部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有一底座,在底座上固定有一光滑立柱,该光滑立柱套有一第二伞状齿轮,该第二伞状齿轮与第一伞状齿轮啮合,该第一伞状齿轮上的齿轮轴伸出箱体并与旋转把手连接,该把手上设有一层橡胶圈;
所述多孔玻板吸收管固定部的底端固定在第二伞状齿轮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凤韦鹏李源槿卫婷胡撼隆张伟翔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检评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