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23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上壳体、热空气出口、连接杆和支撑圆杆;所述下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余热回收腔,且所述余热回收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所述上壳体右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空气进口,所述上壳体右端面的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覆盖所述冷空气进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本设备主要用于回收高温废液(泠凝水)中的余热,使冷空气瞬间升温,应用时可通过风机不断输送温度稳定的高温热风,用于室内热风采暖或者用于对物料的除湿烘干,本设备对于高温废液回收量显著,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Gas type heat pipe heat recovery radiator based on waste liquid and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ir type heat pipe type waste heat recovery radiator based on waste liquid and wate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a hot air outlet, a connecting rod and a supporting round rod; the inner part of the low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ste heat recovery cavity, and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cavity is through the top end face of the lower shell;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upp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ld air connec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rise cavity The right end face of the upper shell is fixedly installed with a screw to cover the cold air inlet, and the do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This equipment is mainly used to recover the waste heat of high-temperature waste liquid (condensation water)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cold air instantaneously. During application, it can continuously deliver high-temperature hot air with stable temperature through fan, which can be used for indoor hot air heating or dehumidification and drying of materials. This equipment has a significant recovery of high-temperature waste liquid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
本技术属于余热回收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
技术介绍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基于高温废液(冷凝水)热管式余热回收设备,其余热回收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且其内部安装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真空热管元件均焊接在其内部挡板或其它等部件上,拆装不便,当一组真空热管元件破损或发生故障无法起到应有的余热回收作用时,其更换操作步骤繁琐,且拆卸不易,极大地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时间,而且因真空热管元件拆装不便,故其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增减,无法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提升的应用需求。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以解决现基于高温废液(冷凝水)热管式余热回收设备,其余热回收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且其内部安装的用于余热回收的真空热管元件均焊接在其内部挡板或其它等部件上,拆装不便,而且因真空热管元件拆装不便,故其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增减,无法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提升的应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上壳体、热空气出口、冷空气进口、升温腔、天圆地方连接壳体、下壳体、进液口、排液口、余热回收腔、T型滑槽、余热回收装置、真空热管元件、散热翅片、夹持装置、矩形框板、圆形凹槽、T型滑块、环形圈、气凝胶环形圈、连接杆和支撑圆杆;所述下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余热回收腔,且所述余热回收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所述下壳体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进液口,且所述下壳体右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液口;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左侧面及右侧面均呈对称状各开设有两处所述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顶端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其底端高于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底面;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放置有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且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互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经由所述矩形框板、所述圆形凹槽、所述T型滑块、所述环形圈、所述气凝胶环形圈和所述连接杆共同组成;所述矩形框板外轮廓尺寸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的横向截面轮廓尺寸相一致,且所述矩形框板左端面及右端面均呈对称状各焊接有两块所述T型滑块;四块所述T型滑块的外轮廓尺寸均与所述T型滑槽的横向截面轮廓尺寸相一致,且四块所述T型滑块相互之间的间距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相互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故所述矩形框板通过四块所述T型滑块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所述矩形框板内端区域呈矩形阵列状共设置有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且该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共分成七列,每列五个所述环形圈,且每列五个所述环形圈相互之间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杆相焊接,并且处于前侧方和后侧方的所述环形圈均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矩形框板内端前侧面和内端后侧面相焊接;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内端面均粘接有一个所述气凝胶环形圈;所述矩形框板顶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及其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凹槽,且所述支撑圆杆的直径与所述圆形凹槽直径相一致,故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连接时,所述支撑圆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中相对应位置的所述圆形凹槽内;当两组所述夹持装置均滑动连接在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且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连接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夹持装置底端面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的底端面相接触,且位于上方的所述夹持装置顶端面与所述下壳体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下壳体顶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上壳体,且所述上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升温腔,且所述升温腔贯通所述上壳体底端面;所述上壳体左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热空气出口,且所述上壳体左端面的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覆盖所述热空气出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所述上壳体右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空气进口,所述上壳体右端面的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覆盖所述冷空气进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数量可增减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且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经由两组夹持装置夹持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经由一根所述真空热管元件和若干块所述散热翅片组成,若干块所述散热翅片镶嵌在所述真空热管元件的冷凝部。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热管元件的蒸发部插接在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中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环形圈内,并经由所述环形圈内所粘接的所述气凝胶环形圈夹持固定。进一步的,当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经由两组夹持装置夹持固定时,所述真空热管元件的蒸发部位于所述余热回收腔内,所述真空热管元件的冷凝部位于所述升温腔内。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中的所述真空热管元件采用直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圈内径大于所述真空热管元件的直径,且所述环形圈内所粘接的所述气凝胶环形圈的内径小于所述真空热管元件直径一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设备主要用于回收高温废液(泠凝水)中的余热,使冷空气瞬间升温,应用时可通过风机不断输送温度稳定的高温热风,用于室内热风采暖或者用于对物料的除湿烘干;本设备中试过程中,输送入4-5吨/时的高温废液(泠凝水),进口温度为110±℃,配备鼓风机85000m3/h,回收余热为56X104Kcal/h,冷空气温升25±℃,后续高温废液(泠凝水)出口温度为68±℃,经中试所得数据,本设备对于高温废液回收量显著,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本设备用于热回收的余热回收装置经由两组夹持装置固定夹持,拆卸便捷,当有一组余热回收装置破损或发生故障无法起到应有的余热回收作用时,只需要将破损或发生故障的一组余热回收装置从两组夹持装置中的环形圈内拔出,重新更换插入一组新的余热回收装置即可,快捷方便,不会长时间影响本设备的使用,因便于拆装,故余热回收装置的数量也便于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增减,满足用户对不同温度提升的应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壳体拆除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余热回收装置拆除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4中夹持装置拆除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和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上壳体、热空气出口、冷空气进口、升温腔、天圆地方连接壳体、下壳体、进液口、排液口、余热回收腔、T型滑槽、余热回收装置、真空热管元件、散热翅片、夹持装置、矩形框板、圆形凹槽、T型滑块、环形圈、气凝胶环形圈、连接杆和支撑圆杆;所述下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余热回收腔,且所述余热回收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所述下壳体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进液口,且所述下壳体右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液口;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左侧面及右侧面均呈对称状各开设有两处所述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顶端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其底端高于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底面;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放置有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且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互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经由所述矩形框板、所述圆形凹槽、所述T型滑块、所述环形圈、所述气凝胶环形圈和所述连接杆共同组成;所述矩形框板外轮廓尺寸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的横向截面轮廓尺寸相一致,且所述矩形框板左端面及右端面均呈对称状各焊接有两块所述T型滑块;四块所述T型滑块的外轮廓尺寸均与所述T型滑槽的横向截面轮廓尺寸相一致,且四块所述T型滑块相互之间的间距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相互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故所述矩形框板通过四块所述T型滑块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所述矩形框板内端区域呈矩形阵列状共设置有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且该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共分成七列,每列五个所述环形圈,且每列五个所述环形圈相互之间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杆相焊接,并且处于前侧方和后侧方的所述环形圈均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矩形框板内端前侧面和内端后侧面相焊接;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内端面均粘接有一个所述气凝胶环形圈;所述矩形框板顶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及其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凹槽,且所述支撑圆杆的直径与所述圆形凹槽直径相一致,故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连接时,所述支撑圆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中相对应位置的所述圆形凹槽内;当两组所述夹持装置均滑动连接在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且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连接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夹持装置底端面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的底端面相接触,且位于上方的所述夹持装置顶端面与所述下壳体顶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下壳体顶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上壳体,且所述上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升温腔,且所述升温腔贯通所述上壳体底端面;所述上壳体左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热空气出口,且所述上壳体左端面的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覆盖所述热空气出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所述上壳体右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空气进口,所述上壳体右端面的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覆盖所述冷空气进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上壳体、热空气出口、冷空气进口、升温腔、天圆地方连接壳体、下壳体、进液口、排液口、余热回收腔、T型滑槽、余热回收装置、真空热管元件、散热翅片、夹持装置、矩形框板、圆形凹槽、T型滑块、环形圈、气凝胶环形圈、连接杆和支撑圆杆;所述下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余热回收腔,且所述余热回收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所述下壳体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进液口,且所述下壳体右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液口;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左侧面及右侧面均呈对称状各开设有两处所述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顶端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其底端高于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底面;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放置有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且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互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经由所述矩形框板、所述圆形凹槽、所述T型滑块、所述环形圈、所述气凝胶环形圈和所述连接杆共同组成;所述矩形框板外轮廓尺寸与所述余热回收腔的横向截面轮廓尺寸相一致,且所述矩形框板左端面及右端面均呈对称状各焊接有两块所述T型滑块;四块所述T型滑块的外轮廓尺寸均与所述T型滑槽的横向截面轮廓尺寸相一致,且四块所述T型滑块相互之间的间距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相互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故所述矩形框板通过四块所述T型滑块与四处所述T型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在所述余热回收腔内端;所述矩形框板内端区域呈矩形阵列状共设置有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且该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共分成七列,每列五个所述环形圈,且每列五个所述环形圈相互之间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杆相焊接,并且处于前侧方和后侧方的所述环形圈均通过一根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矩形框板内端前侧面和内端后侧面相焊接;三十五个所述环形圈内端面均粘接有一个所述气凝胶环形圈;所述矩形框板顶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及其底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凹槽,且所述支撑圆杆的直径与所述圆形凹槽直径相一致,故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之间通过四根所述支撑圆杆相连接时,所述支撑圆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组所述夹持装置中相对应位置的所述圆形凹槽内;当两组所述夹持装置均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楚雨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