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装式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22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装式烘干机,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单板传送机构,还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连接有热媒介质管;外壳内设有n道分隔板分隔形成的n+1个烘干段;第二段烘干段设有微波发生器,其余烘干段均设有独立的热风循环通道,热风循环通道包括一侧的进风通道,和另一侧的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和进风通道之间连接有连通通道,每段的连通通道内设有换热器,换热器连接热泵,进风通道处设有进风风机;外壳的顶壁上对应出风通道处均设有排潮风机;相邻段的进风风机和排潮风机分别位于外壳的相对两侧。此种立装式烘干机,节能效果好,烘干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回潮问题,单板烘干后平整度高,烘干安全,且热效率高。

A vertical dry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rtical mounted dry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a single plate conveying mechanism arranged in the shell,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unit,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unit connected with a heat medium pipe, an N + 1 drying section formed by N separation plates in the shell, a microwave generator in the second drying section, and an independent hot air circulation channel in the other drying sections The circulation channel includes the air inlet channel on one side and the air outlet channel on the other side. The air outlet channel and the air inlet channel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channel. Each connecting channel is equipped with a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heat pump. The air inlet channel is equipped with an air inlet fan. The corresponding air outlet channel on the top wall of the shell is equipped with a moisture exhaust fan. The air inlet fan and the moisture exhaust fan of the adjacent section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utside Opposite sides of the shell. The vertical mounted dry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energy-saving effect, good drying effect,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moisture regain, high flatness after drying, safe drying and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装式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装式烘干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单板烘干机是采用平板输送,即单板在烘干机内平铺成水平状态缓慢移动,利用上升的热空气带走水分,这种平板输送单板对热风阻力大,热风的上升通道不畅,热效率低,单板的四周及中间部分烘干不均匀,影响了单板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的质量,单板产量低,烘干效果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CN204574736U公开了一种立装单板烘干生产机,在外壳内腔中设置链式传送机,在链式传送机的链条上固定安装有单板支架,单板依序放置在单板支架上,在外壳内腔中立装向前移动,热风进入外壳内腔中对单板进行加热烘干。具有生产能力大、热风阻力小,烘干速度快的优点,但是,这种结构的烘干机,热风是自下端进入,在整个外壳内腔内通过单板之间的缝隙逐渐上升,此种方式单板的下部烘干速度快,上部烘干速度慢,且湿气在上部聚集,使得单板的上半部分容易回潮,使得单板上部下部烘干速度不一致,节能效果差,烘干效果差,且回潮使得单板容易变形,使得单板上部和下部膨胀不一致,平整度差。另外,目前,热风通过柴炉、燃煤炉、燃气炉或者电加热炉来产生,但是,如果采用柴炉、燃煤炉或者燃气炉,火星容易进入外壳内腔造成失火现象,且柴炉、燃煤炉、燃气炉或者电加热炉等加热方式,热效率低。单板在外壳内腔中集中加热,容易因为加热过快使单板皮热内不热,使得单板内部的水汽排不出来,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装式烘干机,节能效果好,烘干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回潮问题,单板烘干后平整度高,生产效率高,烘干安全,不容易失火,且热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装式烘干机,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单板传送机构,所述单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链条,所述传送链条的链板上垂直连接有单板支架,还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接有热媒介质管;所述外壳内设有n道分隔板,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上平板,n道所述分隔板以及所述上平板将所述外壳内腔分隔为n+1个烘干段;在第一段烘干段、以及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中的每个所述烘干段,均设有独立的热风循环通道,所述热风循环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一侧的进风通道,和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另一侧的出风通道,所述上平板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设有连通该段的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的连通通道,每段的所述连通通道内设有换热器,所述热泵的热媒介质管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交界处设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所述外壳的顶壁上对应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的出风通道处均设有排潮风机,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排潮管,所述排潮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排潮风机处,相邻段的所述进风风机和所述排潮风机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第二段所述烘干段设有微波发生器。优选的,所述排潮管的下方延伸至对应段的所述上平板的下方。优选的,每段进风通道靠近所述单板传送机构的侧面上位置可调整地设有进风调风板,所述进风调风板包括至少两个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长形板。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包括竖向设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两侧的侧竖板,以及竖向设于所述上平板上方的顶竖板。优选的,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连通通道之间设有隔离网。优选的,第二段烘干段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微波发生器。优选的,一侧的多个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安装高度自前至后逐渐升高,另一侧的所述微波发生器的安装高度自前至后逐渐降低。优选的,所述单板支架包括与所述传送链条的链板连接的内端,以及与所述内端相对的外端,所述内端与所述外端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有多根方形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均连接有两根钢筋,所述钢筋穿过所述钢管,且与钢管固定连接,两根所述钢筋之间留有间隙。距离内端最近的所述钢管上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远离该钢管的端部与该钢管的底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传送链条的节距相适配。优选的,距离内端最近的所述钢管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包括与钢管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垂直连接有支撑部,支撑部朝向外端的方向向上倾斜弯折设有导向部。优选的,所述传送链条为双链条,所述单板支架固定设于所述传送链条的中排链板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立装式烘干机,将烘干机分为多个烘干段,第一段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热风将待烘干单板预热,防止单板瞬间加热,皮热内不热使单板内的水汽出不来,经过预热的单板在第二段烘干段利用微波发生器加热单板,使单板快速加热,然后经过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再利用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热源加热的热风将热单板内的水分逐步烘出。充分利用了空气源热泵与微波发生器加热配合,既提高了单板烘干的速度,又提高了单板烘干效果。且由于使用了空气的热能,热效率大于1,大大提高了热效率,且空气源热泵与微波发生器加热不容易引起失火现象,烘干安全。另外,第一段烘干段、以及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中的每个所述烘干段,相邻的热泵加热的烘干段进风侧在不同侧,出风侧在不同侧,也就是相邻热泵加热段的段内热风循环方向相反,使单板交替从两侧进风烘干,分段烘干,分段排潮,使单板的各个部分烘干均匀,有效避免了回潮问题,使单板烘干后平整度高,每段烘干段充分利用热风的热能,热效率高,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装式烘干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装式烘干机的后视图;图4是图1中的单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示意图;图6是单板支架与传送连接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3至第n+1段的进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3至第n+1段的出风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其中一烘干段的热风循环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下一烘干段的热风循环示意图;图11是图2的A-A向剖视示意图;图12是图1中的传送链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外壳;3-单板传送机构;31-传送链条;32-链板;33-单板支架;331-钢管;332-钢筋;333-间隙;334-导向板;3341-连接部;3342-支撑部;3343-导向部;335-限位件;4-空气源热泵机组;5-分隔板;51-侧竖板;52-顶竖板;6-上平板;7-第一段烘干段;8-第二段烘干段;9-第三段烘干段;10-第四段烘干段;11-微波发生器;12-进风通道;13-出风通道;14-连通通道;15-换热器;16-热媒介质管;17-进风风机18-排潮风机;19-排潮管;20-进风调风板;21-隔离网;22-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装式烘干机,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单板传送机构,所述单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链条,所述传送链条的链板上垂直连接有单板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接有热媒介质管;/n所述外壳内设有n道分隔板,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上平板,n道所述分隔板以及所述上平板将所述外壳内腔分隔为n+1个烘干段;/n在第一段烘干段、以及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中的每个所述烘干段,均设有独立的热风循环通道,所述热风循环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一侧的进风通道,和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另一侧的出风通道,所述上平板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设有连通该段的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的连通通道,每段的所述连通通道内设有换热器,所述热泵的热媒介质管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交界处设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n所述外壳的顶壁上对应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的出风通道处均设有排潮风机,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排潮管,所述排潮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排潮风机处,相邻段的所述进风风机和所述排潮风机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n第二段所述烘干段设有微波发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装式烘干机,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单板传送机构,所述单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链条,所述传送链条的链板上垂直连接有单板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源热泵机组,所述空气源热泵机组连接有热媒介质管;
所述外壳内设有n道分隔板,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上平板,n道所述分隔板以及所述上平板将所述外壳内腔分隔为n+1个烘干段;
在第一段烘干段、以及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中的每个所述烘干段,均设有独立的热风循环通道,所述热风循环通道包括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一侧的进风通道,和位于所述单板传送机构另一侧的出风通道,所述上平板与所述外壳的顶壁之间设有连通该段的所述出风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的连通通道,每段的所述连通通道内设有换热器,所述热泵的热媒介质管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一次侧,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交界处设有进风风机,所述进风风机朝向所述换热器设置;
所述外壳的顶壁上对应第三段至第n+1段烘干段的出风通道处均设有排潮风机,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排潮管,所述排潮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排潮风机处,相邻段的所述进风风机和所述排潮风机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
第二段所述烘干段设有微波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装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潮管的下方延伸至对应段的所述上平板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装式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每段进风通道靠近所述单板传送机构的侧面上位置可调整地设有进风调风板,所述进风调风板包括至少两个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长形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玉李德华刘倩倩徐秀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朐巨能烘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