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晃动机构及电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189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晃动机构及电器件。防晃动机构包括:外壳组件;底座组件,所述外壳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上方;摩擦支撑组件,所述摩擦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摩擦件、第二摩擦件以及滚动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摩擦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摩擦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所述滚动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且所述滚动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均为多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身和支撑件之间增加防晃动机构,当人手推动整机时,机身晃动小,便于保持平稳,同时保证支撑件不易被损坏,增加使用寿命,可靠性高,运行稳定。

Anti shaki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 shaking mechanism and an electrical appliance. Anti shaking mechanism includes: shell assembly; base assembly, the shell assembly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assembly; friction support assembly, the friction support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friction member, a second friction member and a rolling support mechanism, the first friction memb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assembly, the second friction membe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base assembly, the The rolling support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riction piece and the second friction piece, and the rolling support mechanism and the first friction piece and the second friction piece are in multi-point contact or line contact or face contact. The utility model adds an anti shak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support, when the whole machine is pushed by hand, the body shakes less, which is convenient to keep stabl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port is not easy to be damaged, the service life is increased, the reliability is high, and the operation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晃动机构及电器件
本技术涉及电器元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晃动机构及电器件。
技术介绍
立式带的转动机构电暖器等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电暖器集辐射与对流于一身,内部为高效能铝合金散热翼板,辐射能力强、辐射面积大,采用电热膜为发热材料,它超大面积的黑晶镜面外观时尚,完全满足了讲究居室装饰美观人群的苛刻要求。它主要是以远红外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送暖。现有电器带摇头功能样机均存在机身晃动问题,即人手推动机身上部时,机身或其外壳容易产生晃动,进而将用于支撑机身的支撑件易晃断,导致整机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晃动机构及电器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立式带转动的电器机身支撑件容易晃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晃动机构,包括:外壳组件;底座组件,所述外壳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上方;摩擦支撑组件,所述摩擦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摩擦件、第二摩擦件以及滚动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摩擦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摩擦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所述滚动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且所述滚动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均为多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上设置第一轴孔,所述底座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二轴孔。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摩擦件为安装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的第一摩擦环。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孔同轴设置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摩擦件为安装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的第二摩擦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环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两者之一上设置有第一防转凸块,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转凸块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摩擦环和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两者之一上设置有第二防转凸块,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防转凸块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进一步地,所述滚动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钢珠,多个所述钢珠沿所述支撑架的周向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各所述钢珠与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点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通过锁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组件或者所述底座组件上。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组件为卡扣或者螺钉或者销钉。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组件为卡扣,所述底座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对应的卡孔,所述卡扣穿过所述第二摩擦件与所述卡孔配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组件为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前壳部和与所述前壳部扣合设置的后壳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均采用自润滑材料制作而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件,包括防晃动机构,所述防晃动机构为上述的防晃动机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安装时,将支撑件安装在防晃动机构上,当机身或外壳组件受外力作用时,外壳组件或机身所受到作用力传递给摩擦支撑组件,由于滚动支撑机构与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之间均为多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外壳组件或机身受力后作用力直接施加在底座组件上,不会使外壳组件或机身产生过大的晃动,进而对支撑件进行保护,提高电器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防晃动机构的爆炸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防晃动机构的剖视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防晃动机构的底座组件、第二摩擦件以及滚动支撑机构的爆炸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防晃动机构的外壳组件和第一摩擦件组装在一起时的立体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4的爆炸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外壳组件;11、前壳部;12、后壳部;13、第一轴孔;14、第一环形凹槽;15、第一凹陷部;20、底座组件;21、第二轴孔;22、第二环形凹槽;23、第二凹陷部;24、卡孔;30、摩擦支撑组件;31、第一摩擦件;311、第一防转凸块;32、第二摩擦件;321、第二防转凸块;33、滚动支撑机构;331、支撑架;3311、卡扣;332、钢珠。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件,本实施例中的电器件尤其指立式带旋转机身结构的电器件,例如电暖器、电风扇等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电器件尤其指电暖器。本实施例中的电器件包括机身和支撑件(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立式带机身结构的电器件的机身沿重力方向或与底座垂直方向自转。安装时,将机身安装在支撑件上,正如
技术介绍
中记载的那样,现有的电暖器安装好之后,外壳组件的底部与用于安装支撑件的结构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受外力作用时,机身容易晃动,容易造成支撑件断裂,因此,本技术中对电暖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电暖器还设置有防晃动机构,该防晃动机构包括外壳组件10、底座组件20以及摩擦支撑组件30,其中,外壳组件10设置在底座组件20上;摩擦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一摩擦件31、第二摩擦件32以及滚动支撑机构33,第一摩擦件31设置在外壳组件10的底部,第二摩擦件32设置在底座组件20的顶部,滚动支撑机构33设置在第一摩擦件31和第二摩擦件32之间,且滚动支撑机构33与第一摩擦件31和第二摩擦件32之间均为多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安装时,将支撑件安装在防晃动机构上,然后将机身安装在外壳组件10上,当机身或外壳组件受外力作用时,机身或外壳组件传递给摩擦支撑组件30,由于滚动支撑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晃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组件(10);/n底座组件(20),所述外壳组件(10)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20)的上方;/n摩擦支撑组件(30),所述摩擦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一摩擦件(31)、第二摩擦件(32)以及滚动支撑机构(33),所述第一摩擦件(31)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0)的底部,所述第二摩擦件(32)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20)的顶部,所述滚动支撑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件(31)和所述第二摩擦件(32)之间,且所述滚动支撑机构(33)与所述第一摩擦件(31)和所述第二摩擦件(32)之间均为多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晃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组件(10);
底座组件(20),所述外壳组件(10)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20)的上方;
摩擦支撑组件(30),所述摩擦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一摩擦件(31)、第二摩擦件(32)以及滚动支撑机构(33),所述第一摩擦件(31)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10)的底部,所述第二摩擦件(32)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20)的顶部,所述滚动支撑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件(31)和所述第二摩擦件(32)之间,且所述滚动支撑机构(33)与所述第一摩擦件(31)和所述第二摩擦件(32)之间均为多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上设置第一轴孔(13),所述底座组件(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13)对应的第二轴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晃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孔(13)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14),所述第一摩擦件(31)为安装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4)内的第一摩擦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晃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20)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孔(21)同轴设置的第二环形凹槽(22),所述第二摩擦件(32)为安装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2)内的第二摩擦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晃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环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4)两者之一上设置有第一防转凸块(311),两者另一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转凸块(311)相适配的第一凹陷部(15)。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强郭炳辉陈秋杉廖泓斌雷亚阔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