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152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环控系统涡轮冷却器领域,设计一种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所述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头为“L”形结构,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一端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后方设有密封圈安装槽5,密封圈安装槽5后方设有安装六方头6,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接口设有通孔8和垂直通孔9。该接口具有油池泄压、油量控制的功能,其接口的连接部分可做成直通或弯头的形式,可根据涡轮冷却器的不同实际需求选用。该接口深入油池的头部顶端的一个垂直通孔可更好的完成油池泄压、油量控制的功能。

An oil pool interface of turbine cool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ir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turbine cooler, and designs an oil pool interface of turbine cooler. The oil pool connector of turbine cooler is of \L\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oil pool interface of turbine cooler is screwed with the oil pool shell of turbine cooler. The rear of the screw end of the oil pool shell of turbine cooler is provided with a seal ring installation groove 5, and the rear of the seal ring installation groove 5 is provided with a seal ring installation groove 5 The hexagon head 6 is installed, and the interface with the screw end of the oil pool shell of the turbine cool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8 and a vertical through hole 9. The interface has the functions of oil pool pressure relief and oil volume control. The connection part of the interface can be made into straight or elbow, which can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ctual needs of the turbine cooler. A vertical through-hole at the top of the head of the oil pool can better complete the functions of pressure relief and oil volume control of the oil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环控系统涡轮冷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轮冷却器多功能的油池接口。
技术介绍
涡轮冷却器是高速旋转类产品,由于转速很高,支撑转子高速运转的轴承的润滑就至关重要,相应地加注润滑油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轴承润滑性能的好坏。另外,由于航空涡轮冷却器是由发动机引来的高温、高压气体作为工作介质的,受高速运转产品的限制,一般涡轮冷却器采用的是非接触式的高速动密封结构,因此高温、高压的工作气体就可能通过非接触式的高速动密封进入润滑油池。如果该气体不通过合理的途径排出,则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油池内的压力会升高,可能会把油池内的润滑油压出油池,从而对轴承润滑不利和污染供向座舱和设备舱的空气。由于受航空涡轮冷却器使用条件的限制,产品经常会随飞机作各种机动动作,且产品结构紧凑,因此产品不能设置地面设备一样的大油池,也不能在油池中存有太多游离的液态润滑油,润滑油大多数是贮存在脱脂棉中的。由于产品油池结构狭小,一般不能在油池中设置脱脂棉的限位结构,因此在飞机作各种大机动动作时,脱脂棉很有可能会发生移位堵塞油池接头的加油/排气/排油孔洞,如果排气孔被堵住则会导致产品工作过程中不能正常排气。另外,如果在飞行时已经发生了加油/排气/排油孔洞被堵住的情况,在地面加油时就有可能出现润滑油加注不进或润滑油加注过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达到提高产品工作可靠性和提高供气品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所述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头为“L”形结构,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一端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后方设有密封圈安装槽5,密封圈安装槽5后方设有安装六方头6,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接口设有通孔8和垂直通孔9。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另一端为密封锥面7并设有外螺纹。所述“L”形结构的弯角α大于0度小于180度。所述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较好的解决长期工作中的油池泄压和维护时的润滑油量控制的问题,该接头具有结构简单、易实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油池接口结构剖面图。图2为涡轮冷却器常用的航标短接头油池接口。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油池接口在涡轮冷却器油池上的一种安装位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油池接口结构剖面图。该接口不同于以往通用的航标接口,在深入油池的一端进行了加长(L),安装在油池的不同位置可实现油池泄压、油量控制的功能。该接口可通过螺纹安装在油池壳体上,并且设计了六方头6方便使用扳手固紧。该接口设有密封圈安装槽5,与油池壳体之间可利用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另外,该接口具有的油池泄压、油量控制功能可根据涡轮冷却器的不同实际需求选用。该接口另一端为密封锥面7并设有外螺纹,方便与加油装置连接。该接口的连接部分可按需通过改变α角度的大小做成直通或一定角度弯头的形式。该接口在深入油池的头部顶端除了通孔8还增加了一个垂直通孔9,可减少油池中的脱脂棉堵塞孔的几率,更好的完成油池泄压、油量控制的功能。该接口可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图3是油池接口在油池上的一种安装位置图。从图3上可以看出,当接头安装在油池上方时,该接头即为加油接头2;当接头安装在油池下方时,该接头即为排油/排气接头3。加油时可通过接头上的通孔为油池进行加油,再配合安装在油池下方的排油/排气接头3来控制加油量,一旦加油的液位面超过了排油/排气接头3的最大高度L,多余的润滑油就会从接头中的孔流出,润滑油加注完成后可分别使用加油堵冒1、排油/排气堵冒4把加油接头2和排油/排气接头3堵上。当接头安装在油池下方,且保持排油/排气堵冒4不安装的情况下,产品工作时由密封漏入油池的高压气体就可通过排油/排气接头3中的通孔排出油池。由于加油接头2和排油/排气接头3均深入了油池一定的深度,可避免过去常用的航标短加油接头(如图2所示)直接顶死在油池存油脱脂棉上而导致的润滑油加注不进的情况和航标短排油/排气接头L长度太短导致的加入的润滑油直接漏掉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加油接头2和排油/排气接头3又增加了两个垂直的孔,可进一步减小油池存油脱脂棉堵塞加油、排油、排气通道的可能性,有利于润滑油加注和排油/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为“L”形结构,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一端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后方设有密封圈安装槽(5),密封圈安装槽(5)后方设有安装六方头(6),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接口设有通孔(8)和垂直通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为“L”形结构,涡轮冷却器油池接口一端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后方设有密封圈安装槽(5),密封圈安装槽(5)后方设有安装六方头(6),所述与涡轮冷却器油池壳体螺接一端的接口设有通孔(8)和垂直通孔(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王阳秦元元赵立珊赵云峰宁家强范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