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786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在传统氯化氰氯化反应系统基础上增加一台解析釜二与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连接,使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中收集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中,该解析釜中的水相解析氯化氰结束后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工序。而反应器中水相进入原解析釜一中利用氯化反应释放热量,提供少量热源加热解析后,水相进入中水工段除去氯化氰进而回用至氯碱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台解析釜独立处理含氯化氰水相,使含盐水相浓度大幅度提升,节省了解析过程中能源消耗,而不含盐水相经解析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提升了污水处理成本。

A new synthesis system of cyanuric chloride for cyanuric chlorid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and provides a new synthesis system of cyanuric chloride for cyanuric chloride.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cyanogen chloride reaction system, an analytical kettle II is added to connect with the dehydration tank, cooler and catcher, so that the water collected in the dehydration tank, cooler and catcher will enter into the analytical kettle II, and the water in the analytical kettle will directly enter the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after the analysis of cyanogen chloride. However, the water phase in the reactor enters the original analysis kettle I to release heat by chlorination reaction, providing a small amount of heat source for heating analysis, and then the water phase enters the water section to remove cyanogen chloride and then reused to the chlor alkali unit.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wo analytical kettles to independently treat the cyanogen chloride containing water phas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brine containing phase and saves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while the non brine containing phase enters the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after analysis, which improves the cost of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
本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特别涉及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
技术介绍
三聚氯氰生产工艺中,先让氰化钠与氯气发生氯化反应制得氯化氰,氯化氰聚合得到三聚氯氰。传统氯化氰氯化反应系统包括配料器、反应器、解析釜、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等,30%氰化钠在配料器中稀释得到15%氰化钠水溶液,进一步与氯气在反应器中发生氯化反应,生成氯化氰和氯化钠。气态的氯化氰夹带大量水分,依次通过脱水罐、冷却器及捕集器,降温的同时脱去水分。氯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氯化钠溶于氰化钠带进来的水中,形成含盐约18%的废水。所有收集水相进入解析釜中,集中进行加热,解析出氯化氰气体回收利用。解析后的废水中除了氯化钠外,还有少量氯化氰、甲酸钠、CN-及氨等杂质,进入中水工段除去这些杂质,得到纯净氯化钠水溶液返回氯碱装置循环使用。传统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回用到氯碱装置的盐水浓度本身就比较低,且氯化钠成分完全来源于第一步氯化反应工序,后续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中得到的冷凝水中氯化钠含量几乎为零,因此,氯化反应废水和冷凝水的混合相当于进一步稀释了盐水。(2)在解析釜中,氯化氰采用加热方式解析,需提供热量使系统温度尽可能高,反应器中进行的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得到的水相温度在90℃以上,进入解析釜中利用自身的温度再升高一点即可满足要求(接近但不达到沸点)。而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中收集的冷凝水温度为20℃左右,将这些水返回至解析釜中,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对上述实际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工艺。在传统氯化氰氯化反应系统基础上增加一台解析釜二,与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连接,使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中收集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中,在不高于30℃的温度下完成氯化氰的解析,解析后的水,作为稀释水回用到30%NaCN稀释工序。而氯化反应器中含盐废水进入原解析釜一中,利用氯化反应释放热量,提供少量热源加热解析后,水相进入中水工段除去氯化氰,进而以更高含盐量回用至氯碱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包括反应器、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和解析釜;配料器与反应器相连通,反应器顶部连通脱水罐,底部连通解析釜一;脱水罐顶部连通冷却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冷却器顶部连通捕集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解析釜二与解析釜一连通;解析釜一与脱水罐顶部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第二台解析釜独立处理含氯化氰但不含氯化钠的水相,即可使回用的含盐水浓度提升,又减少了解析过程中能的源消耗。而不含盐水相经解析后循环使用,节省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传统的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包括反应器、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和解析釜;配料器与反应器相连通,反应器顶部连通脱水罐,底部连通解析釜一;脱水罐顶部连通冷却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冷却器顶部连通捕集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解析釜二与解析釜一连通;解析釜一与脱水罐顶部相连通;30wt%的氰化钠水溶液与水在配料器中混合得到15wt%的氰化钠水溶液,15wt%的氰化钠水溶液进一步与氯气在反应器中混合,反应得到氯化氰和氯化钠水溶液;氯化钠水溶液通过反应器底部进入至解析釜一中,氯化氰通过反应器顶部进入脱水罐中脱水;脱水罐中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内,气相氯化氰进入冷却器中冷凝;冷却器中冷凝后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内,气相氯化氰进入捕集器中进一步除水;捕集器中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内,气相氯化氰进入干燥塔进行下一步合成;解析釜二中收集的水相集中进行加热解析,解析得到的氯化氰气体进入解析釜一进一步解析;解析釜一得到的氯化氰气体进入脱水罐中回收利用,解析得到的废水中除了氯化钠外,还有少量氯化氰、甲酸钠、CN-及氨等杂质,进入中水工段除去这些杂质,得到纯净氯化钠水溶液返回氯碱装置循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包括反应器、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和解析釜;/n配料器与反应器相连通,反应器顶部连通脱水罐,底部连通解析釜一;脱水罐顶部连通冷却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冷却器顶部连通捕集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解析釜二与解析釜一连通;解析釜一与脱水罐顶部相连通;/n氰化钠水溶液与氯气在反应器中混合,得到的氯化钠水溶液通过反应器底部进入至解析釜一中,得到的氯化氰通过反应器顶部进入脱水罐中脱水;脱水罐中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内,气相氯化氰进入冷却器中冷凝;冷却器中冷凝后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内,气相氯化氰进入捕集器中;捕集器中的水相进入解析釜二内,气相氯化氰进入干燥塔;解析釜二中的水相加热解析后得到的氯化氰气体进入解析釜一;解析釜一得到的氯化氰气体进入脱水罐中回收利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11 CN 20182089683001.一种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聚氯氰用氯化氰合成新系统包括反应器、脱水罐、冷却器、捕集器和解析釜;
配料器与反应器相连通,反应器顶部连通脱水罐,底部连通解析釜一;脱水罐顶部连通冷却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冷却器顶部连通捕集器,底部连通解析釜二;解析釜二与解析釜一连通;解析釜一与脱水罐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至寻梁海王国华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