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92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确保阻燃性橡胶的接合强度、抑制由热引起的损伤,并且谋求耐久性的提高。接合面积增加部22A构成为包括设于带束主体18,相对于带束主体18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双方倾斜并且彼此反向的两个上下的倾斜面24A、24B。上倾斜面24A形成为:以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为起始点P1,随着从起始点P1至传送带10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接近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4的下表面的方向位移。下倾斜面24B形成为:以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为起始点P2,随着从起始点P2至传送带10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接近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的上表面的方向位移。

Conveyor belt

The invention ensures the bonding strength of the flame-retardant rubber, suppresses the damage caused by heat, and seek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The joint area increasing part 22a is configured as two upper and lower inclined planes 24a and 24b,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belt body 18, inclined to both sides of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belt body 18 an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upper inclined plane 24a is formed into: the two ends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protective rubber layer 14 on the upper surface are the starting point P1,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width direction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P1 to the conveyor belt 10A mo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rotective rubber layer 14 on the lower surface. The downward inclined plane 24B is formed into: the two ends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ollowing surface protective rubber layer 16 are the starting point P2,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width direction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P2 to the conveyor belt 10A mov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pper surface protective rubber layer 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传送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送带。
技术介绍
在矿山、采石场、土木建筑现场等,为了搬运煤、矿石、土砂等被输送物而广泛使用带式传送机装置。带式传送机装置构成为包括:长条状的框架、架设于框架的长尺寸方向的两端的传送带、支承传送带的多个导辊以及使传送带运行的驱动部。并且,在传送带的输送面的两侧,设于框架的引导件沿传送带的延伸方向延伸。在这样的带式传送机装置中,被输送物装载于偏离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部位,由此,运行中的传送带曲折。当传送带曲折时,传送带的缘部长时间持续与周围的构造物、框架的引导件的特定部位接触,传送带的缘部所接触的构造物、引导件的部位因摩擦热而变为高温。当在构造物、引导件的部位变为高温的状态下传送带的运行停止时,传送带的缘部在与构造物、引导件的变为高温的部位接触的状态下静止,因此,传送带的缘部的温度上升。然后,从与构造物、引导件的高温部分接触的缘部的部分向传送带传递热,传送带恐怕会因热而损伤。为了防止这样的由热引起的传送带的损伤,提供了一种使用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构成传送带的整体的传送带(专利文献1)。然而,虽然使用了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的传送带具有抑制由热引起的损伤的效果,但是材料成本容易变高,此外,耐磨耗性不高,因此在确保耐久性方面有不利之处。为了消除这样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在宽度方向的两侧部设置了具有阻燃性的阻燃橡胶部的传送带(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845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727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在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的平坦的侧面设置了由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构成的阻燃橡胶部的情况下,阻燃性橡胶与特性和阻燃性橡胶不同的普通橡胶的接合面成为在传送带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单一的平面,接合面积较小。在带式传送机装置中,被输送物在装载于传送带上的状态下在导辊等上运行,因此应力始终作用于传送带,此外,在被输送物的输送方向的至少上游端和下游端输送方向的朝向被改变,在其朝向被改变部位弯曲变形,因此,与在装载了被输送物的状态下所施加的应力不同的应力作用于传送带。并且,这些应力作用于传送带的厚度方向。因此,在将阻燃橡胶部设于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的平坦的侧面的情况下,接合面积较小,并且成为在所作用的应力的方向延伸的接合面,因此,担心在接合面的界面剥离而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阻燃性橡胶的接合强度、抑制由热引起的损伤,并且谋求耐久性的提高方面有利的传送带。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带具备:芯体增强层;带束主体,具有夹持所述芯体增强层的上表面保护橡胶层和下表面保护橡胶层;以及阻燃橡胶部,设于所述带束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由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构成,所述传送带的特征在于,具备使所述阻燃橡胶部与所述带束主体的接合面积增加的接合面积增加部,所述接合面积增加部构成为包括设于所述带束主体,相对于所述带束主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双方倾斜并且彼此反向的两个倾斜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已停止的传送带的缘部在与构造物、引导件的变为高温的部位接触的状态下静止的情况下,构成传送带的缘部的部位也是阻燃橡胶部,这在抑制传送带的大范围因热而受到损伤方面有利。此外,阻燃橡胶部的接合面构成为包括朝向不同的两个倾斜面,因此,能确保用于达成传送带的本来的目的的,即用于输送被输送物的带束主体的宽度较大,并且,同时能确保阻燃橡胶部的接合面积较大。此外,构成阻燃橡胶部的接合面的朝向不同的两个倾斜面,在与使用传送带时作用于传送带的应力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阻燃橡胶部不易剥离。因此,能确保阻燃橡胶部的接合面积从而确保阻燃橡胶部的接合强度,并且,在抑制阻燃橡胶部的界面剥离、谋求传送带的耐久性的提高方面有利。附图说明图1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传送带在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面剖切后的剖视图。图2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传送带在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面剖切后的剖视图。图3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传送带在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面剖切后的剖视图。图4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传送带在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面剖切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传送带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从第一实施方式开始说明。传送带10A具备:带束主体18、阻燃橡胶部20以及接合面积增加部22A。带束主体18构成为包括:芯体增强层12、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以及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芯体增强层12构成为包括多个芯材1202和覆盖这些芯材1202的涂层橡胶1204。能使用钢帘线、帆布、有机纤维等以往公知的各种材料作为芯材1202,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钢帘线作为芯材1202。芯体增强层12是支承施加于传送带10A的拉伸载荷并维持传送带10A的张力的部分。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和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覆盖并夹持芯体增强层12。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是装载被输送物并输送被输送物的部分,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是与支承传送带10A的多个辊接触的部分。这些芯体增强层12、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以及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分别以固定的宽度延伸而构成带束主体18。阻燃橡胶部20设于带束主体18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阻燃橡胶部20由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形成,特性与构成带束主体18的橡胶材料不同。能使用氯丁二烯橡胶等阻燃性橡胶、通过添加阻燃剂而具有阻燃性的橡胶等以往公知的各种材料作为这样的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接合面积增加部22A使阻燃橡胶部20与带束主体18的接合面积增加。接合面积增加部22A构成为包括设于带束主体18,相对于带束主体18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双方倾斜并且彼此反向的两个上下的倾斜面24A、24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束主体18的两侧部形成有凸部26,该凸部26随着从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的下表面至带束主体18的宽度方向外侧使带束主体18的厚度逐渐减小并埋设于阻燃橡胶部20,上下的倾斜面24A、24B由凸部26的表面构成。更具体而言,上倾斜面24A形成于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形成为以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为起始点P1,随着从起始点P1至传送带10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接近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4的下表面的方向位移。此外,下倾斜面24B从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延及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而形成,形成为以下表面保护橡胶层16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为起始点P2,随着从起始点P2至传送带10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接近上表面保护橡胶层14的上表面的方向位移。从阻燃橡胶部2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至起始点P1的距离与从阻燃橡胶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送带,具备:芯体增强层;带束主体,具有夹持所述芯体增强层的上表面保护橡胶层和下表面保护橡胶层;以及阻燃橡胶部,设于所述带束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由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构成,所述传送带的特征在于,/n具备使所述阻燃橡胶部与所述带束主体的接合面积增加的接合面积增加部,/n所述接合面积增加部构成为包括设于所述带束主体,相对于带束主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双方倾斜并且彼此反向的两个倾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04 JP 2017-0745001.一种传送带,具备:芯体增强层;带束主体,具有夹持所述芯体增强层的上表面保护橡胶层和下表面保护橡胶层;以及阻燃橡胶部,设于所述带束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由具有阻燃性的橡胶材料构成,所述传送带的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阻燃橡胶部与所述带束主体的接合面积增加的接合面积增加部,
所述接合面积增加部构成为包括设于所述带束主体,相对于带束主体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双方倾斜并且彼此反向的两个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带束主体的两侧部形成有凸部,该凸部随着从所述上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下表面至所述带束主体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使所述带束主体的厚度逐渐减小并埋设于所述阻燃橡胶部,
所述两个倾斜面构成为包括所述凸部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形成为包括:上倾斜面,形成于所述上表面保护橡胶层,随着从所述上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至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接近所述下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下表面的方向位移;以及下倾斜面,从所述下表面保护橡胶层延及所述上表面保护橡胶层而形成,随着从所述下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至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接近所述上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上表面的方向位移,
所述两个倾斜面构成为包括所述上倾斜面和所述下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体增强层构成为包括多个芯材和覆盖这些芯材的涂层橡胶,
所述凸部形成为包括:上倾斜面,形成于所述上表面保护橡胶层和所述芯体增强层的所述涂层橡胶,随着从所述上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至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接近所述下表面保护橡胶层的方向位移;以及下倾斜面,从所述下表面保护橡胶层延及所述芯体增强层的所述涂层橡胶而形成,随着从所述下表面保护橡胶层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至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岛纯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