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405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膜材,包括:透明基材,位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面的第一扩散膜;所述光学膜材还包括:位于所述透明基材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其中,在所述反射区具有反射结构。

Optical film material,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tical film material, a back light source and a display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display technical field. The optical film material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a first diffusion film on the first side of the transparent substrate, an optical functional layer on the second side opposite to the first side of the transparent substrate, a transmission area and a reflection area, wherein the reflection area has a refl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高动态光照渲染(HDR:High-DynamicRange)相比普通的图像,HDR可以获得更多的明暗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自发光技术给予非常优异的HDR体验,但是其生产良率,使用后的坏点无法自我修复,使得其销售和维修成本均比较昂贵。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的显示HDR效果,需要区域发光的背光源,市场上研究比较多的是采用micro-LED和mini-LED的背光源。从目前晶片加工,灯板焊接工艺及成本考虑,芯片稍大的mini-LED有比较大的市场前景。但是芯片大,就意味着发光面积就大,中心强度更加高,发热更高,因此,miniLED芯片间距较大,从而混光距离变大,为了达到画面均一,往往需要非常高的厚度,与目前市场显示行业超薄化的理念相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有利显示画面均一的光学膜材、背光源及显示装置。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膜材,包括:透明基材,位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面的第一扩散膜;所述光学膜材还包括:位于所述透明基材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的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其中,在所述反射区设置有反射结构。优选的是,在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扩散膜和所述透明基材的通孔。优选的是,所述光学膜材还包括:位于所述光学功能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的第二扩散膜。进一步优选的是,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扩散膜的背离所述透明基材的侧面包括表面起伏的粗糙结构,所述反射结构位于部分所述粗糙结构上。优选的是,所述透射区的宽度包括:20-1000μm。优选的是,所述反射结构的材料包括Ag或Al。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透明基材的第一面形成第一扩散膜的步骤;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形成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其中,在所述反射区设置有反射结构。优选的是,在形成所述光学功能层的同时还形成贯穿所述透明基材以及所述第一扩散膜的通孔,其中,所述通孔与所述透射区对应设置。优选的是,形成所述光学功能层和所述通孔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二面沉积光学功能材料层;通过穿孔的方式,对所述光学功能材料层、所述光学膜材、所述第一扩散膜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位置进行打孔,以形成所述光学功能层和所述通孔。优选的是,在形成所述光学功能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二面形成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的背离所述透明基材的侧面包括表面起伏的粗糙结构。优选的是,形成所述光学功能层的步骤,包括:采用蒸镀工艺,采用蒸镀工艺,在部分所述粗糙结构上形成反射结构。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源,包括:反射型基底,位于所述基底的上的光源,在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设置有上述的光学膜材。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将本专利技术中的光学膜材应用至背光源后,光源所发射出光中的至少部分光将不会直接出射,而要经过光学功能层中的反射结构的第一次反射,在反射至基底上发生第二次反射,这样以来经过多次反射后,光学所发射出的光几乎全部从光学功能层的透射区射出,再照射至第一扩散膜将光线均匀化,可以看出的是,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材,可以增大光源所发出的光的混光距离,得到高色域,高动态对比度的背光源结构。而且,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背光源是通过光学膜材的反射使得光线的路径增长的,故本专利技术中的背光源相较现有技术而言厚度更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一种光学膜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一种光学膜材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二种光学膜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二种光学膜材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三种光学膜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四种光学膜材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背光源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透明基材;2、第一扩散膜;3、光学功能层;31、发射结构;30、反射材料层;4、通孔;5、第二扩散膜;6、波长转换层;7、棱镜膜;10、基底;11、光源;Q1、反射区;Q2、透射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3、5、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膜材及应用该光学膜材的背光源,其中,光学膜材包括:透明基材1,位于透明基材1第一面的第一扩散膜2,位于透明基材1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光学功能层3;光学功能层3包括:透射区Q2和反射区Q1;其中,在反射区Q1设置有反射结构31。背光源通常包括反射型基底10,位于反射型基底10上的光源11,本实施例中光学膜材位于光源11的出光侧;光源11所发射出的光能够经由光学膜材的反射结构31照射至基底10后发生反射,从光学膜材的透射区Q2射出。其中,光源11可选取mini-LED和/或micro-LED。由于将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材应用至背光源后,光源11所发射出光中的至少部分光将不会直接出射,而要经过光学功能层3中的反射结构31的第一次反射,在反射至基底10上发生第二次反射,这样以来经过多次反射后,光学所发射出的光几乎全部从光学功能层3的透射区Q2射出,再照射至第一扩散膜2将光线均匀化,可以看出的是,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材,可以增大光源11所发出的光的混光距离,得到高色域,高动态对比度的背光源结构。而且,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源是通过光学膜材的反射使得光线的路径增长的,故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源相较现有技术而言厚度更薄。以下根据下述三种光学膜材的具体结构,及制备方法对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材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种:如图1所示,光学膜材包括:透明基材1,位于透明基材1第一面的第一扩散膜2,位于光学膜材第二面的光学功能层3;其中,在光学功能层3的反射区Q1具有反射结构31,在与透射区Q2对应的位置设置贯穿透明基材1和第一扩散膜2侧通孔4。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上述光学膜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一透明基材1,在其第一面形成第一扩散膜2;其中,第一扩散膜2具体可以采用涂布的方式形成透明基材1的出光面侧;该第一扩散膜2背离透明基材1的表面为起伏的粗糙结构,起伏结构具有较大的高低差,大约在10μm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材,包括:透明基材,位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面的第一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还包括:位于所述透明基材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其中,在所述反射区设置有反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材,包括:透明基材,位于所述透明基材第一面的第一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还包括:位于所述透明基材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其中,在所述反射区设置有反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材,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透射区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扩散膜和所述透明基材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还包括:位于所述光学功能层与所述透明基材之间的第二扩散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扩散膜的背离所述透明基材的侧面包括表面起伏的粗糙结构,所述反射结构位于部分所述粗糙结构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区的宽度包括:20-10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的材料包括Ag或Al。


7.一种光学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透明基材的第一面形成第一扩散膜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形成光学功能层;所述光学功能层包括:透射区和反射区;其中,在所述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柏程鹏飞孙海威马俊杰浩育涛卢元达王振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