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11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桩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套筒和喷管,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固装孔和导流孔,套筒用于将钢筋笼主筋与混凝土隔离开;喷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设置于导流孔中,出水管位于套筒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内,进水管的一端连通于出水管,出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凿桩头装置的使用方法,将免凿桩头装置与钢筋笼组装后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静置设定时间后,向喷管内压注高压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解除套筒与钢筋笼的组装,利用起吊装置将超灌桩头吊出,最后解除免凿桩头装置。该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产生粉尘和噪音污染。

A non chiseling pile head device and its use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crete pile construction, and discloses a chisel free pile head device and a use method thereof. The device includes a sleeve and a nozzle. The sleev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hole and a guide hole which are axially connected. The sleeve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main reinforcement of the reinforcement cage from the concrete. The nozzle includes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hole.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located in the plane where one end of the sleeve is located. One end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pipes are arranged on the pipe wall of the water outlet pipe Sprinkl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using the non chiseling pile head device. After the non chiseling pile head device and the reinforcement cage are assembled, the concrete is poured. After the concrete is placed for a set time, the high-pressure water is injected into the nozzle. When the concrete strength reaches more than 70% of the design strength, the assembly of the sleeve and the reinforcement cage is released, the over pouring pile head is lifted out by the lifting device, and finally the non chiseling pile head is removed Plac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avoids dust and noise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桩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时大部分采用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提高基础承载能力的结构措施。在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在振捣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或孔隙上升至桩顶部分,导致桩顶一定范围内为浮浆,或者是水下混凝土浇筑时的泥浆、灰浆混合物,因此为了保证桩身砼强度,必须将上部的虚桩凿除。现有技术中,有直接人工凿除法、采用砂轮机环切法、在浇灌前利用保护套将桩头钢筋密封,结合在标高线处设置环状分离板的方法、还有使用高压膨胀的方法使超灌桩头破裂成块,以上方法在浇灌完成后均需要其他辅助方法将超灌桩头与桩体分离,故施工时间较长,且在分离过程中易产生粉尘和噪音污染。因此,亟需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浇灌混凝土桩后,不需要对超灌桩头进行分离,可直接将超灌桩头吊起,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产生粉尘和噪音污染。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筒壁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固装孔和导流孔,所述套筒被配置为当浇灌桩体时,能够将桩头的钢筋笼主筋密封在所述固装孔中,以将所述钢筋笼主筋与混凝土隔离开;喷管,所述喷管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于所述导流孔中,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套筒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位于所述套筒外,所述出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包括两个半圆形环状筒,两个所述半圆形环状筒的两端平齐且相向连接,所述半圆形环状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固装孔和多个所述导流孔。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包括短管和长管,所述长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进水管,所述短管的一端连通于一个所述长管,另一端连通于一个所述进水管,所述短管和所述长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喷水口。作为优选,所述长管设置有两个,所述短管设置有四个,每个所述长管连通于两个所述短管,所述短管垂直连通于所述长管的三等分位置处。作为优选,所述喷水口朝向垂直于所述套筒的方向设置。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半圆形环状筒的连接面处设置有通长布置的密封橡胶条。作为优选,在所述固装孔处设置有密封环,所述钢筋笼主筋从所述密封环中穿出。作为优选,所述喷水口外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能够阻止水泥进入管内堵塞所述喷水口。作为优选,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多个吊环。一种免凿桩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免凿桩头装置与钢筋笼组装并下放;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静置设定时间后,向喷管内压注高压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解除免凿桩头装置与钢筋笼的组装;利用起吊装置将免凿桩头装置及超灌桩头一并吊出;解除免凿桩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标高位置处设置有喷水口,通过喷水口喷出的高压水的环切和劈裂作用,使得在高压喷管所在平面处的混凝土产生缝隙,破坏设计桩标高处的混凝土结构,使得超灌桩头部分与下部有效桩体之间的连接力大大减小。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免凿桩头装置浇灌混凝土桩后,不需要对超灌桩头进行分离,可直接将超灌桩头吊起,不仅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产生粉尘和噪音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凿桩头装置的工作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长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免凿桩头装置的使用方法流程框图。图中:1、套筒;2、喷管;3、钢筋笼;11、半圆形环状筒;12、固装孔;13、导流孔;14、吊环;15、密封橡胶条;16、螺栓;21、进水管;22、出水管;31、钢筋笼主筋;32、卡扣;33、支撑部;221、短管;222、长管;2200、喷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其包括套筒1和喷管2。其中,套筒1的筒壁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固装孔12和导流孔13,套筒1被配置为当浇灌桩体时,能够将桩头的钢筋笼主筋31密封在固装孔12中,以将钢筋笼主筋31与混凝土隔离开;喷管2包括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进水管21设置于导流孔13中,出水管22位于套筒1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内,进水管21的一端连通于出水管22,另一端位于套筒1外,出水管2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2200。本实施例中,将出水管22所在的套筒1端面放置在标高位置处,通过喷水口2200喷出的高压水的环切和劈裂作用,使得在高压喷管2所在平面处的混凝土产生缝隙,破坏设计桩标高处的混凝土结构,使得超灌桩头部分与下部有效桩体之间的连接力大大减小。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免凿桩头装置浇灌混凝土桩后,不需要对超灌桩头进行分离,可直接将超灌桩头吊起,不仅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产生粉尘和噪音污染。具体地,套筒1包括两个半圆形环状筒11,两个半圆形环状筒11的两端平齐且相向连接,半圆形环状筒11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固装孔12和多个导流孔13。两个半圆形环状筒11通过螺栓16连接,两个半圆形环状筒11的设置有利于与钢筋笼3的组装及拆卸。更具体地,出水管22包括短管221和长管222,长管222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两个进水管21,短管221的一端连通于一个长管222,另一端连通于一个进水管21,长管222设置有两个,短管22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筒(1),所述套筒(1)的筒壁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固装孔(12)和导流孔(13),所述套筒(1)被配置为当浇灌桩体时,能够将桩头的钢筋笼主筋(31)密封在所述固装孔(12)中,以将所述钢筋笼主筋(31)与混凝土隔离开;/n喷管(2),所述喷管(2)包括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所述进水管(21)设置于所述导流孔(13)中,所述出水管(22)位于所述套筒(1)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进水管(2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水管(22),另一端位于所述套筒(1)外,所述出水管(2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22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凿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1),所述套筒(1)的筒壁上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固装孔(12)和导流孔(13),所述套筒(1)被配置为当浇灌桩体时,能够将桩头的钢筋笼主筋(31)密封在所述固装孔(12)中,以将所述钢筋笼主筋(31)与混凝土隔离开;
喷管(2),所述喷管(2)包括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所述进水管(21)设置于所述导流孔(13)中,所述出水管(22)位于所述套筒(1)一端面所在的平面内,所述进水管(2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出水管(22),另一端位于所述套筒(1)外,所述出水管(22)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口(2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凿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包括两个半圆形环状筒(11),两个所述半圆形环状筒(11)的两端平齐且相向连接,所述半圆形环状筒(11)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固装孔(12)和多个所述导流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凿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2)包括短管(221)和长管(222),所述长管(222)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两个所述进水管(21),所述短管(221)的一端连通于一个所述长管(222),另一端连通于一个所述进水管(21),所述短管(221)和所述长管(222)上均设置有多个喷水口(2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凿桩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222)设置有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薛武强曹虹奚晓广孙九春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