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114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落叶收集槽,其两端为敞口非封闭端,用于收集落叶;落叶收集箱,安装在落叶收集槽的一端,便于存储和回收落叶。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性地解决了在落叶收集箱中的混乱问题。落叶收集箱的镂空格栅倾斜放置,防止落叶在水流作用下进入区域后,遇到回流,被带出收集箱。

An ecological collecting device for fallen leaves on slo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slope defoliation collection device, a defoliation collection tank, both ends of which are open non closed ends for collecting defoliation; the defoliation collection box is installed at one end of the defoliation collection tank,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storing and recovering defoliation.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confusion problem in the defoliation collecting box pertinently. The hollow grid of the fallen leaves collection box is placed at an angle to prevent the fallen leaves from being taken out of the collection box when they come into the area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water flow and encounter the back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坡河流治理中的落叶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很多河流两岸开始修建生态坡,生态坡对植被的深根有锚固作用、浅根有加筋作用;能降低坡体空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而其中的枯枝落叶却常常沿着护坡或是在风力、雨水冲刷等外力因素下进入河流,这些富含有机质的落叶进入水体后,会慢慢腐烂,分解的过程会消耗大量水中氧气,同时使水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水中,在水中大量堆积,会导致藻类过度生长,引发赤潮、水华等危害,另一方面,本来干净的水面到处漂浮着落叶残枝,对美观度也造成恶劣影响。藉由这些我们可得知,生态坡的落叶是目前河道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且急需解决。目前我国对河流,路边的落叶基本都是靠人力清理,耗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且到了秋季天气转凉,落叶的数量体积较大,运输和处理也极为不便。例如专利号为CN208762986U的专利就提出了一种将收集网安装在船舶上进而收集水面落叶的方法,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打捞水面上的落叶,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需重复打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生态坡上的落叶在风力、下雨冲刷等外力因素下,沿着护坡进入河流,未能被及时处理,一段时间后,有机质腐烂,河水变臭,环境污染的问题,本装置安装在河流边,不需驾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危险性,环卫人员定期去清理回收即可。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能够高效便捷地收集两岸落叶,保护水体环境,同时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落叶收集槽,其两端为敞口非封闭端,用于收集落叶;落叶收集箱,安装在落叶收集槽的一端,便于存储和回收落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落叶收集槽,包括插入地面的U型地插,以及与地插固定连接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远离地插的一侧安装有向上延伸的挡叶板,且在挡叶板的上部还设有拦叶网;所述收集槽的侧壁上开有进水通孔;所述挡叶板开有排水通孔;所述收集槽从一端到另一端由宽变窄进行过渡。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挡叶板与收集槽底部的夹角为1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落叶收集箱为箱式结构,其内部安装有若干个虑叶孔板;所述箱式结构的侧板上设有滤水孔板。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落叶收集箱可拆卸卡扣在落叶收集槽的一端;所述落叶收集槽的另一端可采用尼龙网围起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虑叶孔板向落叶收集槽一侧倾斜,且与所述落叶收集箱底部的夹角为70°。本专利技术有益技术效果:①本专利技术可以适用于多种生态坡的落叶收集。本装置处于可拆卸状态,可以针对落叶频繁的区域串联使用,也可以拆卸,循环使用。②本专利技术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支出。本专利技术结构可以利用水流的自然力将落叶收集槽中的落叶冲刷到落叶收集箱中集中处理,安装在收集箱底部的倾斜格栅,将收集盒划分为四格,每个区域套有一层更换式的尼龙网布收集袋,用来收集落叶,更高效率地定位落叶集中的区域,有针对性地集中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人力、物力。③本专利技术针对性地解决了落叶在收集槽中的淤塞问题,装置中收集槽呈前宽后窄形状,有利于增大水流动力,防止落叶淤塞。④本专利技术针对性地解决了极端情况下落叶在收集槽中的溢出问题,落叶收集槽河流一侧的隔板上安装了向内侧弯曲150度的雨水盈溢疏滤网,疏滤网起拦截和疏水的作用,防止下雨天,水位上升,雨水冲刷过快,导致生态坡的落叶从落叶缓冲渠两侧溢出。⑤本专利技术针对性地解决了在落叶收集箱中的混乱问题。落叶收集箱的镂空格栅倾斜放置,防止落叶在水流作用下进入区域后,遇到回流,被带出收集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落叶收集槽截面示意图;图3是落叶收集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情况示意图图中:10-落叶收集槽;11-地插;12-收集槽;13-挡叶板;14-拦叶网;15-进水通孔;16-排水通孔;20-落叶收集箱;21-虑叶孔板;22-滤水孔板;30-河流;40-生态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落叶收集槽10,其两端为敞口非封闭端,用于收集落叶;落叶收集箱20,安装在落叶收集槽10的一端,便于存储和回收落叶。如图2所示,所述落叶收集槽10,包括插入地面的U型地插11,以及与地插11固定连接的收集槽12;所述收集槽12远离地插11的一侧安装有向上延伸的挡叶板13,且在挡叶板13的上部还设有拦叶网14;所述收集槽12的侧壁上开有进水通孔15;所述挡叶板13开有排水通孔16;所述收集槽12从一端到另一端由宽变窄进行过渡。所述挡叶板13与收集槽12底部的夹角为120°。如图3所示,所述落叶收集箱20为箱式结构,其内部安装有若干个虑叶孔板21;所述箱式结构的侧板上设有滤水孔板22。所述落叶收集箱20可拆卸卡扣在落叶收集槽10的一端;所述落叶收集槽10的另一端可采用尼龙网围起来。所述虑叶孔板21向落叶收集槽10一侧倾斜,且与所述落叶收集箱20底部的夹角为70°。具体使用方法:如图4所示,落叶收集槽10的安装方式是先将地插11沿河流方向打入河流两岸的土地中,采用不锈钢材质防止锈蚀且具有相应强度,U型地插11能够很好的契合河流两侧生态坡下的水泥路延。生态坡的植被和树木在自然条件情况下产生的落叶经由重力作用沿着护坡落入落叶收集槽10,落叶收集槽10采用PE钢丝网骨架复合塑料防止锈蚀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此时河流水流通过收集槽12的一端以及进水通孔15流入生态坡落叶收集槽10和落叶混合,在混合状态下的河水承载落叶经过加速将落叶送入落叶收集箱中,为使落叶收集槽10有充足的大小以及加速余地,收集槽12的水入口一端宽为50cm,末端宽为30cm,收集槽12长度为200m。当在雨水充沛的情况下,盈溢的雨水将会通过排水通孔16,其中的落叶将会被保留在落叶收集槽10中,保证落叶的高比率收集。河流水和落叶混合后沿着落叶收集槽10流淌,落入落叶收集箱20中;落叶收集箱20的落叶会依次填满被虑叶孔板21分割的四个部分,能够高效利用收集盒中的空间;落叶收集箱20采用防降解PVC。落叶收集完成后,每隔3-5天(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清洁员进行清理落叶收集箱20中的落叶。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n落叶收集槽(10),其两端为敞口非封闭端,用于收集落叶;/n落叶收集箱(20),安装在落叶收集槽(10)的一端,便于存储和回收落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落叶收集槽(10),其两端为敞口非封闭端,用于收集落叶;
落叶收集箱(20),安装在落叶收集槽(10)的一端,便于存储和回收落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坡落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叶收集槽(10),包括插入地面的U型地插(11),以及与地插(11)固定连接的收集槽(12);
所述收集槽(12)远离地插(11)的一侧安装有向上延伸的挡叶板(13),且在挡叶板(13)的上部还设有拦叶网(14);
所述收集槽(12)的侧壁上开有进水通孔(15);所述挡叶板(13)开有排水通孔(16);
所述收集槽(12)从一端到另一端由宽变窄进行过渡。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秀磊肖浩雨钱政马子轩刘加强李莹杨成方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