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转向装置、扶手转向带和扶手转向带的区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589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与W形扶手引导型材一起使用的扶手转向带的区段1,该扶手引导型材在两个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凹部,突起部和第二凹部。这里区段1包括具有支撑面的基体3,该支撑面用于支撑在扶手引导型材的突起部上,其中在支撑面4的侧面在基体3的横向延伸方向30上分别延伸有用于容纳滚动体40的轴区段5。至少在基体3一端上,相对于其纵向延伸方向31安置有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其中第一啮合元件6和该第二啮合元件7形成为使得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分别向扶手引导型材20的侧壁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由多个所述区段1形成的扶手转向带和具有W形扶手引导型材和安置在其中的扶手转向带的扶手转向装置。

Handrail steering device, handrail steering belt and handrail steering belt se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ction 1 of a handrail steering belt for use with a W-shaped handrail guide profile, which has a first concave part, a protrusion part and a second concave part between two side walls. Here section 1 includes a base 3 having a support surface for supporting on the protrusion of the handrail guide profile, wherein on the side of the support surface 4, an axis section 5 for accommodating the rolling body 40 is respectively extended on the transverse extension direction 30 of the base 3.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substrate 3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engaging element 6 and a second engaging element 7 relative to its longitudinal extension direction 31, wherein the first engaging element 6 and the second engaging element 7 are shaped so that the first engaging element 6 and the second engaging element 7 extend respectively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handrail guide section 20.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n armrest steering belt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said sections 1 and an armrest steering device with a W-shaped armrest guide profile and an armrest steering belt arranged there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扶手转向装置、扶手转向带和扶手转向带的区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与W形扶手引导型材一起使用的扶手转向带的区段,其中该扶手引导型材在两个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凹部,突起部和第二凹部。该区段包括具有支撑面的基体,该支撑面用于支撑在扶手引导型材的突起部上,其中在支撑面的侧面,在基体的横向延伸方向上分别延伸有用于容纳滚动体的轴区段。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多个区段形成的扶手转向带和具有W形扶手引导型材和由多个区段形成的扶手转向带的扶手转向装置,该W形扶手引导型材在两个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凹部,突起部和第二凹部。
技术介绍
自动扶梯和自动过道通常都有一个含经驱动的无头扶手的栏杆。这里已知的是,通过滚动体引导和转向自动扶梯和自动过道的扶手,特别是在扶手的转向区域,也就是在栏杆上的端部。由此实现了扶手平稳且均匀的引导,这对扶手的磨损和扶手的平稳运行具有积极的影响。为此目的,已经开发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为了引导和转向自动扶梯或自动过道的扶手,从DE29500800U1中已知具有在栏杆上引导的扶手带的扶手转向装置,其中该扶手带具有多个依次布置的球轴承,扶手带在其上滚动。此外,从DE19829326C1中已知扶手转向装置,其包括W形扶手引导型材,以及安置在其中的、具有滚动轴承的可弯曲元件。从EP2523890B1中已知另一种具有W形扶手引导型材的扶手转向装置。这里,在该扶手引导型材中布置有具有多个形成为滑动轴承支撑件的区段的扶手链,其中在这些区段上安置有滑轮,扶手经由该滑轮滚动。DE202010003769U1公开了另一种扶手链,其用于自动扶梯和自动通道的顶部和底部的偏转部中的扶手引导。用于引导和转向自动扶梯或自动通道的扶手的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之一是,所形成的扶手带或所形成的扶手链由于扶手的运动而发生运动,尤其振动。这些运动不仅增加了扶手带的磨损,而且还导致可察觉的噪音,从而降低了使用的舒适性。此外,如果扶手带或扶手链的各个区段磨损或有缺陷,通常不能或只能在高成本下更换磨损或有缺陷的区段。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背景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尤其在自动扶梯或自动通道的栏杆的转向区域中引导和转向自动扶梯或自动通道的扶手的改进的方案。这里,尤其应该增加使用的舒适性。此外尤其应实现扶手转向装置的简化的维护。为了解决该目的,提出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扶手转向带的区段、扶手转向带以及扶手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中说明并且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示出。所提出的方案设置了一种与W形扶手引导型材一起使用的扶手转向带的区段,其中该扶手引导型材在两个侧壁之间具有第一凹部,突起部和第二凹部。该区段在此包括具有用于支撑在扶手引导型材的突起部上的支撑面的基体。在该支撑面的侧面,由该基体在其横向延伸方向中分别延伸有用于容纳滚动体,尤其滚轮或者滚动轴承的轴区段。这里,至少在基体的一个端部上基于其纵向延伸方向安置有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啮合元件。这里,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啮合元件设计成使得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啮合元件分别向着扶手引导型材的侧壁延伸,尤其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相应的轴区段。这里,布置在区段的轴区段上的滚动体有利地可在相应凹部的区域中,也就是说在壁和突起部之间自由旋转。有利地,所述区段由塑料制成。尤其设定,所述区段形成为单件,有利地形成为注塑件。由此,这种区段的生产成本有利地较低。然而,尤其还可以设定,至少轴区段是与该区段连接的轴的一部分,特别是引导通过该区段的轴的一部分。尤其设定,该区段从第一轴区段的端部到第二轴区段的端部之间的宽度在25mm(mm:毫米)和70mm之间,优选在30mm和40mm之间。相应轴区段的直径有利地在5mm和20mm之间,优选在5mm和12mm之间。此外尤其设定,该区段的长度在25mm和70mm之间,优选在30mm和45mm之间。该长度尤其从第一个第一啮合元件延伸到相对而置的第二个第一啮合元件或从第一个第二啮合元件延伸到相对的第二个第二啮合元件。当放置在扶手引导型材中时,该区段的啮合元件有利地为该区段提供稳定性。通过啮合元件向着扶手引导型材的侧壁延伸,通过该啮合元件尤其防止了或者至少强烈限制了以支撑面支撑在扶手引导元件的突起部上的区段的侧向旋转。通过限制安置在扶手引导型材中的区段的运动,当这些区段用于扶手转向时,有利地也减少了噪音的产生。特别优选地,第二个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个第二啮合元件相对于基体纵向延伸方向额外布置在基体的另一端。因此,该区段在该设计方案中总共具有四个啮合元件,即在基体的相对端处各有两个啮合元件。在此,四个啮合元件有利地以相同的方式形成。这尤其意味着第二个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个第二啮合元件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个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个第二啮合元件分别朝向扶手引导型材的侧壁延伸,尤其是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相应的轴区段。由此两个啮合元件有利地彼此间隔地分别向着扶手引导型材的侧壁中的一个延伸。由此有利地进一步提高了安置在扶手引导型材中的区段的旋转安全性。由其设定,区段相对于在区段的纵向延伸方向上居中地延伸的纵向轴线是对称的,优选地是镜像对称的。进一步有利地,该区段相对于中心延伸的横向轴线对称,优选地是镜像对称的。如果该区段既相对于中心延伸的纵向轴线,并且也相对于中心延伸的横向轴线镜像对称,由此尤其得到这样的优点,即,当插入扶手引导型材中时,在区段的定向方面不会有错误。不是必须地设定,朝扶手引导型材的侧壁延伸的啮合元件接触侧壁。然而,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啮合元件有利地设计成使得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啮合元件可以分别抵靠扶手引导型材的侧壁。由此,有利地进一步提高了安置在扶手引导型材中的区段的旋转安全性。根据区段的另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第一啮合元件安置在从基体沿着其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臂的端部上并且第二啮合元件安置在从基体沿着其纵向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臂的端部上。有利地,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在基体的横向延伸方向上形成弹性的臂对。这里尤其设定,安置在基体的端部的臂可克服弹簧的力挤压在一起,尤其以这样的方式,即,分别安置在臂的端部上的啮合元件可以向着突起部移动。这里,啮合元件有利地具有朝向突起部的缺口,使得弹性压缩的臂不直接以啮合元件抵靠突起部。通过弹性的设计方案,可以更好地补偿相对于扶手引导型材的制造公差。此外,对于放入扶手引导型材中的区段来说有利地借助于安置在弹性臂上的啮合元件实现了夹持效果,该啮合元件有利地在扶手引导型材的凹部内部支撑抵靠扶手引导型材的侧壁。尤其设定,相应臂的端部形成相应的啮合元件。也就是说,尤其设定臂和啮合元件一件式地形成。优选地,第一臂的向外的分支形成第一啮合元件,并且所述第二臂的向外的分支形成第二啮合元件。尤其设定,啮合元件是相应的臂在横向方向上的延续,这些啮合元件向着凹部相对于相应臂进一步扩展。相应的啮合元件尤其从相应的臂以直角分支。进一步有利地,臂和啮合元件或具有啮合元件的臂分别形成L形或T形。由此,放入扶手引导型材中的区段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改进以防止旋转。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设定,第一啮合元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扶手转向带(2)的区段(1),所述扶手转向带用于与W形扶手引导型材(20)一起使用,并且所述扶手引导型材在两个侧壁(21)之间具有第一凹部(22),突起部(23)和第二凹部(24),其中,所述区段(1)包括具有支撑面(4)的基体(3),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在扶手引导型材(20)的突起部(23)上,其中在所述支撑面(4)的侧面,在基体(3)的横向延伸方向(30)上分别延伸有用于容纳滚动体(40)的轴区段(5),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基体(3)的一个端部上,相对于基体的纵向延伸方向(31)安置有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其中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所述第二啮合元件(7)这样形成,使得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所述第二啮合元件(7)分别向着扶手引导型材(20)的侧壁(21)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07 DE 102018207062.81.扶手转向带(2)的区段(1),所述扶手转向带用于与W形扶手引导型材(20)一起使用,并且所述扶手引导型材在两个侧壁(21)之间具有第一凹部(22),突起部(23)和第二凹部(24),其中,所述区段(1)包括具有支撑面(4)的基体(3),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在扶手引导型材(20)的突起部(23)上,其中在所述支撑面(4)的侧面,在基体(3)的横向延伸方向(30)上分别延伸有用于容纳滚动体(40)的轴区段(5),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基体(3)的一个端部上,相对于基体的纵向延伸方向(31)安置有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其中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所述第二啮合元件(7)这样形成,使得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所述第二啮合元件(7)分别向着扶手引导型材(20)的侧壁(21)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段(1),其特征在于,第二个第一啮合元件和第二个第二啮合元件相对于基体的纵向延伸方向(31)额外布置在基体(3)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个第一啮合元件和所述第二个第二啮合元件这样形成,使得所述第二个第一啮合元件和所述第二个第二啮合元件分别向着扶手引导型材(20)的侧壁(21)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设计成使得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能够分别抵靠扶手引导型材(20)的侧壁(21)。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区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安置在从基体(3)沿着其纵向延伸方向(31)延伸的第一臂(8)的端部上并且所述第二啮合元件(7)安置在从基体(3)沿着其纵向延伸方向(31)延伸的第二臂(9)的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一臂(8)和所述第二臂(9)在所述基体(3)的横向延伸方向(30)上构成弹性的臂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段(1),其特征在于,第一臂(8)的向外的分支形成第一啮合元件(6),并且所述第二臂(9)的向外的分支形成第二啮合元件(7)。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区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在高度延伸方向(32)上从基体(3)上突出,优选至少在基体(3)的存在支撑面(4)的一侧上突出。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区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元件(6)和第二啮合元件(7)进一步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接合构件(6)啮合入扶手引导型材(20)的第一凹部(22)中并且所述第二啮合元件(7)啮合入扶手引导型材(20)的第二凹部(24)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意一项所述的区段(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在支撑面(4)的相对侧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塞巴斯蒂安·施汤赖纳·路德维希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电梯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