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板、插框系统及网络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546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插框系统的信号板、插框系统及网络设备,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PCB板、第一连接器和柔性连接件组;PCB板设于结构面板上;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和若干个第二PCB分板,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柔性连接件直接或间接将第一连接器与各第二PCB分板信号连接;第一连接器固定于第一PCB分板上,其用于与插框系统的背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对接,并传输第一PCB分板以及第二PCB分板的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二PCB分板通过柔性连接件进行连接以传输信号,柔性连接件为可变形结构,第二PCB分板通过柔性连接件无论是与其他的第二PCB板连接还是与第一PCB分板连接,亦或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在连接时,分板之间无需精确定位,装配灵活、简单。

A kind of signal board, frame system and network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gnal board, a subrack system and a network device for a subrack system, wherein the signal board comprises a structural panel, a PCB board, a first connector and a flexible connector group; the PCB board is arranged on the structural panel; the PCB board comprises a first PCB sub board and several second PCB sub boards, and the flexible connector group comprises at least one flexible connector, and the flexible connecto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nects the first PCB sub board with the second PCB sub board A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signals of each second PCB sub board; the first connector is fixed on the first PCB sub board, which is used for docking with the second connector on the backplane of the subrack system, an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of the first PCB sub board and the second PCB sub board. The second PCB sub boar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by a flexible connector to transmit signals. The flexible connector is a deformable structure. The second PCB sub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other second PCB boards, the first PCB sub board, or the first connector through the flexible connector. When connecting, there is no need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between sub boards, and the assembly is flexible and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号板、插框系统及网络设备
本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信号板、插框系统及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大型通信系统中,正交插框系统为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整个插框系统主要包括插箱和信号板、背板(或线缆)。插框为整个插框系统的结构支撑,各信号板(或者称为插卡盘)为系统的业务实现核心,背板(或者线缆)为各插框间提供数据连接。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常见的插框系统,包含插框a、信号板b、背板c(或线缆,以下仅用背板代替)、连接器d、结构面板e、助力机构f、滑轨g。通常,起结构支撑功能的插框a和数据连通功能的背板c的结构形态固定,使用寿命较长。信号板b作为实现业务的核心单元,其中包括许多高端芯片和电子元器件,配置不同的信号板可满足不同容量或场景的业务需求。电信业务提供商在升级业务时,一般尽可能保持原有机房结构不变,仅升级信号板实现业务的升级,既可以降低升级硬件所需要的改造成本,又可以满足快速升级需求。然而,实际使用中的信号板上既存在功能必须而一般不需要升级的电子元器件,又存在非常用电子元器件或升级更新较快的电子元器件,当需要进行升级时,需要将整个信号板取出,对整个信号板进行升级,这种升级不仅成本高,而且升级过程慢,耗时较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4所示,现有技术中将信号板的PCB板做成两个分板:前分板h和后分板i,前分板h和后分板i分别设有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通过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对接进行信号连接,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弊端:由于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属于硬性连接器,通过公端连接器j和母端连接器k对接连接,前分板h和后分板i需精确定位,装配不灵活,加工及装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信号板,其用于插框系统,所述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PCB板、第一连接器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所述PCB板设于所述结构面板上;所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和若干个第二PCB分板;所述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直接或间接将第一连接器与各第二PCB分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第一PCB分板上,其用于与插框系统中的背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对接,并传输所述第一PCB分板以及第二PCB分板的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线缆。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PCB。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连接件至少有两个,其中一部分为线缆,剩余的部分为柔性PCB。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CB分板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PCB分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PCB分板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PCB分板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PCB分板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面板上设有助力机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框系统,其包括:插框;背板,其设于所述插框内,其上设有第二连接器;如上所述的信号板,所述信号板插接于所述插框内,且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接。进一步地,所述插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设有滑轨,所述结构面板滑设于所述滑轨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插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第二PCB分板通过柔性连接件进行连接以传输信号,柔性连接件为可变形结构,第二PCB分板通过柔性连接件无论是与其他的第二PCB板连接还是与第一PCB分板连接,亦或是与第一连接器连接,在连接时,分板之间无需精确定位,装配灵活、简单。(2)本技术PCB板具有多个分板,分别为第一PCB分板和若干第二PCB分板,其中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功能必须而一般又不需要升级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常用分板;另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非常用电子元器件,或者升级更新较快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可升级分板使用,插框系统做业务升级时,无需升级整个PCB板,仅需对PCB板中的部分分板进行更换升级,从而降低升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插框系统主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插框系统侧剖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信号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信号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分板采用柔性PCB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分板采用柔性PCB连接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分板采用线缆连接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分板采用线缆连接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PCB分板与第二PCB分板采用线缆连接的示意图。图中:a、插框;b、信号板;c、背板;d、连接器;e、结构面板;f、助力机构;g、滑轨;h、前分板;i、后分板;j、公端连接器;k、母端连接器;1、结构面板;2、第一连接器;3、第一PCB分板;4、第二PCB分板;5、助力机构;6、背板;7、柔性连接件;8、第二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板,适用于插框系统,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结构面板1上设有助力机构5,助力机构5作为信号板插入到插框中的辅助工具,当信号板设计的插拔力超过单人推力时,需要助力机构提供一定的传动比。PCB板设于结构面板1上;具体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3和若干个第二PCB分板4,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均通过结构面板1固定支撑,并且,第一PCB分板3和第二PCB分板4在结构面板1上前后布置;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7,柔性连接件7直接或间接地将第一连接器2与各第二PCB分板4信号连接;柔性连接件组中的每根柔性连接件7都可用于传输信号,可以将柔性连接件7与第二PCB分板4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以便于单独取出某第二PCB板,而不影响其他第二PCB板。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第一PCB分板3上,第一连接器2与背板6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第一PCB分板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器2和第二连接器8将信号传输至插框系统中的背板6的线缆中,从而将第一PCB分板的信号传输出去,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可以经柔性连接件7直接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再经过第二连接器8传输至背板6的线缆中,也可以是经柔性连接件7传输至其他的第二PCB分板4和/或第一PCB分板3后,再传输至第一连接器2上,此时,其他的第二PCB分板4和/或第一PCB分板3如同线缆一样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二PCB分板4通过柔性连接件7进行连接以传输信号,柔性连接件7为可变形结构,第二PCB分板4通过柔性连接件7无论是与其他的第二PCB板连接还是与第一PCB分板连接,亦或是与第一连接器2连接,在连接时,分板之间无需精确定位,装配灵活、简单。本技术PCB板具有多个分板,分别为第一PCB分板和若干第二PCB分板,在使用时,其中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功能必须而一般又不需要升级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常用分板;另一块分板上可以放置非常用电子元器件,或者升级更新较快的电子元器件,作为可升级分板使用,插框系统做业务升级时,无需升级整个PCB板,仅需对PCB板中的部分分板进行更换升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板,其用于插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第一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所述PCB板设于所述结构面板(1)上;所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3)和若干个第二PCB分板(4);所述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7),所述柔性连接件(7)直接或间接将第一连接器(2)与各第二PCB分板(4)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所述第一PCB分板(3)上,其用于与插框系统中的背板(6)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并传输所述第一PCB分板(3)以及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板,其用于插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板包括结构面板(1)、PCB板、第一连接器(2)和柔性连接件组;其中,所述PCB板设于所述结构面板(1)上;所述PCB板包括一个第一PCB分板(3)和若干个第二PCB分板(4);所述柔性连接件组包括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7),所述柔性连接件(7)直接或间接将第一连接器(2)与各第二PCB分板(4)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2)固定于所述第一PCB分板(3)上,其用于与插框系统中的背板(6)上的第二连接器(8)对接,并传输所述第一PCB分板(3)以及第二PCB分板(4)的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7)为线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7)为柔性PCB。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件(7)至少有两个,其中一部分为线缆,剩余的部分为柔性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在生张江奇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