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698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包括有阀体,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阀体分为相互配合的螺纹板和下阀体,螺纹板与下阀体的接触面上开有与主流道相通的凹槽,凹槽的四周安装有封闭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容易加工的凹槽代替加工非常困难的内先导气孔,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向阀具有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动换向阀,特别涉及一种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
技术介绍
一般的换向阀采用内部先导式结构,即在主流道8中引出一路控制气作用在活塞一侧,用来推动活塞运动,见图1。阀体的控制气路一般采用加工细长孔作为内先导气孔的通路,由于空间限制,无法加粗先导气孔径,见图2(图2是换向阀阀体的剖面图)。内先导气孔长度一般是直径的10倍以上,有的超过20倍,加工起来很困难,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的全新结构的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技术的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包括有阀体,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阀体分为相互配合的螺纹板和下阀体,螺纹板与下阀体的接触面上开有与主流道相通的凹槽,凹槽的四周安装有封闭的密封圈。本技术的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为了防止密封圈向气路一侧弯曲,所述的密封圈的内侧有密封圈挡墙。本技术由凹槽来代替内先导气孔,在需要与主流道相通的螺纹板的内侧面,开有与主流道相通的凹槽,由凹槽代替内先导气孔,凹槽四周安装有封闭的密封圈,防止气体卸漏。凹槽的加工工艺简单,精度要求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原有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有换向阀的阀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纹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螺纹板,3下阀体,4凹槽,5密封圈,6密封圈挡墙,7内先导气孔,8主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具体的说明。原有的换向阀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内先导气孔7为非常细长的孔,内先导气孔7与主流道8相通。本技术的换向阀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包括有一阀体1,所述的阀体1分为相互配合的螺纹板2和下阀体3上下两部分,螺纹板2的下侧面上开有与主流道相通的凹槽4,凹槽4的四周安装有封闭的密封圈5,密封圈5的内侧有一圈密封圈挡墙6。本专利的结构特点在于1、将整体式阀体改为分体式阀体,原有阀体分为上面的螺纹板和下部的下阀体部分,两部分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用密封圈围成的封闭空间作为先导气的通路。2、为了防止密封圈向气路一侧弯曲,在密封圈的一侧设置了挡墙。权利要求1.一种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包括有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分为相互配合的螺纹板和下阀体,螺纹板与下阀体的接触面上开有与主流道相通的凹槽,凹槽的四周安装有封闭的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的内侧有密封圈挡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本技术的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包括有阀体,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阀体分为相互配合的螺纹板和下阀体,螺纹板与下阀体的接触面上开有与主流道相通的凹槽,凹槽的四周安装有封闭的密封圈。本技术由容易加工的凹槽代替加工非常困难的内先导气孔,使本技术的换向阀具有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文档编号F16K27/00GK2859129SQ20052012471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汉臣, 孙果 申请人:济南华能气动元器件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先导式气动换向阀,包括有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分为相互配合的螺纹板和下阀体,螺纹板与下阀体的接触面上开有与主流道相通的凹槽,凹槽的四周安装有封闭的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臣孙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华能气动元器件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