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旭燊专利>正文

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47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包括飞机主体、驾驶舱、尾货舱、机翼、发动机舱、涡扇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舱内并排同向安装着两台涡扇发动机,机翼上沿着飞机主体的机身方向水平固定着垂尾支撑组架,垂尾支撑组架的后端垂直安装有垂直尾翼,飞机主体左右两侧的垂尾支撑组架之间水平固定着水平尾翼,垂尾支撑组架上设有在竖直面上左右摆动的垂尾转向舵板,水平尾翼上设有在水平面上上下摆动的水平转向舵板,尾货舱的后端设有向多方向翻合的瓣式货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发并联式的涡扇发动机,提升牵引动力,采用双垂尾设计和水平尾翼设计,保证飞机在使用垂尾转向时不会发生水平偏转的同时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

A double vertical tail medium-sized transport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vertical tail medium-sized transport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n aircraft main body, a cockpit, a tail cargo compartment, a wing, an engine compartment and a turbofan engine. Two turbofan engines are installed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side by side and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vertical tail support frame is fixed horizontally on the wing along the fuselage direction of the aircraft main body,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vertical tail support frame is vertically installed with a vertical tail to fly A horizontal tail is horizontally fixed between the vertical tail support frame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achine. The vertical tail suppor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tail steering board which swings left and right on the vertical plane, a horizontal tail board which swings up and down on the horizontal plane,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tail cargo compartment is provided with a flap type cargo compartment door which flips in multiple directions.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twin engine in parallel, To improve the traction power, the double vertical tail design and the horizontal tail design are used to ensure that the aircraft will not have horizontal deflection when using the vertical tail steer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maneuverability of the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飞机,具体是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和平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基本格调,中国也致力于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共享发展成果的角色,努力承担起世界大国的责任。现在又或是未来的快速部署兵力,给养以及装备等,空军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所在。同时在现代以及未来的空战都以机动性以及快速部署军力为主导思想,目前,我军运8,运9等战略运输机随着军队装备的不断加强,已渐显疲态,而对新型战略运输机的需求已经不断加大。刚刚服役于我军的运20大型运输机确实为我军的远程奔袭提供了重要平台,但在新型体系战争的影响下,大型运输机并不适于某些特殊环境,例如极恶劣的野战机场机降,战区空投,大型运输机为了保证安全提高了飞行高度、飞行速度、但空投准确性大大下降了,这时候需要中型运输机充当中间环节,承担起这种责任。因此,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机动性更强、运输货物更加快速迅捷的中型运输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包括飞机主体、驾驶舱、尾货舱、机翼、发动机舱、涡扇发动机,所述飞机主体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有驾驶舱和尾货舱,所述飞机主体的中段两侧设有机翼,机翼的尾端设有机翼舵板,所述机翼的底部悬挂着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内安装有涡扇发动机,所述驾驶舱设置为弧形透光的花房外形,所述发动机舱内并排同向安装着两台涡扇发动机,所述机翼上沿着飞机主体的机身方向水平固定着垂尾支撑组架,所述垂尾支撑组架的后端垂直安装有垂直尾翼,所述飞机主体左右两侧的垂尾支撑组架之间水平固定着水平尾翼,所述水平尾翼的高度高于机翼舵板的高度,所述垂尾支撑组架上设有在竖直面上左右摆动的垂尾转向舵板,所述水平尾翼上设有在水平面上上下摆动的水平转向舵板,所述尾货舱的后端设有向多方向翻合的瓣式货舱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动机舱的后端外圈安装有用于改变涡扇发动机喷气方向的一体化反推板,所述一体化反推板内设有阻断气流向发动机舱后部喷射的自动高温挡板,挡板与涡扇发动机气流喷射方向呈四十五度夹角。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驾驶舱的机头一侧开设有多个弧形的多层高强度有机玻璃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瓣式货舱门包括一块位于尾货舱后端开口中部用于上下翻合的主舱门和两块位于尾货舱后端开口两侧用于向两侧翻合的侧瓣舱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瓣式货舱门采用三瓣式自动弧形舱门制成,三瓣式自动弧形舱门与飞机主体的机尾呈流行性弧面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翼的左右两侧外端设有向下弯曲的翼梢小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发动机舱内设置两对涡扇发动机,发动机舱整体采用双发并联式的涡扇发动机,发动机舱单边内部可搭载两台大功率的涡扇发动机,总共四台发动机,可以给飞机提供足够大的牵引力;2.飞机主体的机身布局,采用双垂尾设计,通过两对垂尾支撑组架增大了传统垂直尾翼的面积,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同时也将垂尾的高度降低了,保证飞机在使用垂尾转向时不会发生水平偏转,同时在两个垂尾支撑组架之间连接水平尾翼,增大了传统水平尾翼的面积,让飞机的机动性更强;3.尾货舱采用新型三瓣式的尾部舱门,具备半展开和全展开两种打开模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展开尾货舱,大大方便了运输机的运输投送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双垂尾中型运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垂尾中型运输机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垂尾中型运输机前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双垂尾中型运输机中尾货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双垂尾中型运输机中瓣式货舱门半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双垂尾中型运输机中瓣式货舱门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飞机主体1、驾驶舱10、尾货舱11、机翼2、翼梢小翼20、机翼舵板21、垂尾支撑组架3、垂直尾翼30、垂尾转向舵板31、水平尾翼4、水平转向舵板40、发动机舱5、涡扇发动机50、一体化反推板51、瓣式货舱门6、主舱门60、侧瓣舱门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包括飞机主体1、驾驶舱10、尾货舱11、机翼2、发动机舱5、涡扇发动机50,所述飞机主体1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有驾驶舱10和尾货舱11,所述飞机主体1的中段两侧设有机翼2,机翼2的尾端设有机翼舵板21,所述机翼2的底部悬挂着发动机舱5,发动机舱5内安装有涡扇发动机50,所述驾驶舱10设置为弧形透光的花房外形,所述发动机舱5内并排同向安装着两台涡扇发动机50,所述机翼2上沿着飞机主体1的机身方向水平固定着垂尾支撑组架3,所述垂尾支撑组架3的后端垂直安装有垂直尾翼30,所述飞机主体1左右两侧的垂尾支撑组架3之间水平固定着水平尾翼4,所述水平尾翼4的高度高于机翼舵板21的高度,所述垂尾支撑组架3上设有在竖直面上左右摆动的垂尾转向舵板31,所述水平尾翼4上设有在水平面上上下摆动的水平转向舵板40,所述尾货舱11的后端设有向多方向翻合的瓣式货舱门6,设置的发动机舱5内部采用双发并联式的发动机,发动机舱5单边内部可搭载两台大功率的涡涡扇发动机50,总共四台涡扇发动机50,可以给飞机主体1提供足够大的牵引力。所述发动机舱5的后端外圈安装有用于改变涡扇发动机50喷气方向的一体化反推板51,所述一体化反推板51内设有阻断气流向发动机舱5后部喷射的自动高温挡板,挡板与涡扇发动机50气流喷射方向呈四十五度夹角,设置的一体化反推板51可以提高改变涡扇发动机50喷射气流方向,辅助飞机着陆时的制动,当飞机正常飞行前行时,一体化反推板51套在涡扇发动机50外部不工作,当降落或者需要制动时,一体化反推板51内的自动高温挡板将涡扇发动机50的喷射气流回路挡住并通过一体化反推板51朝着前进方向倾斜喷射气流,大大提高了飞机主体1整体的制动效率。所述瓣式货舱门6包括一块位于尾货舱11后端开口中部用于上下翻合的主舱门60和两块位于尾货舱11后端开口两侧用于向两侧翻合的侧瓣舱门61,设置的主舱门60可以上下翻转打开尾货舱11,此时尾货舱11处于半展开状态,用于空投、跳伞或小尺寸货物的搬运,当主舱门60翻开的开口尺寸较小时,可以向外翻开尾货舱11左右两侧的侧瓣舱门61,则尾货舱11后端的开口尺寸进一步扩大,尾货舱11处于全展开状态,更加便于大型尺寸货物进入尾货舱11内部。所述机翼2的左右两侧外端设有向下弯曲的翼梢小翼20,所述翼梢小翼20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上单翼的翼梢涡流,从细节处节省燃油,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高航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通过在发动机舱5内设置两对涡扇发动机50,发动机舱5整体采用双发并联式的涡扇发动机50,发动机舱5单边内部可搭载两台大功率的涡扇发动机50,总共四台发动机,可以给飞机提供足够大的牵引力,飞机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包括飞机主体(1)、驾驶舱(10)、尾货舱(11)、机翼(2)、发动机舱(5)、涡扇发动机(50),所述飞机主体(1)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有驾驶舱(10)和尾货舱(11),所述飞机主体(1)的中段两侧设有机翼(2),机翼(2)的尾端设有机翼舵板(21),所述机翼(2)的底部悬挂着发动机舱(5),发动机舱(5)内安装有涡扇发动机(50),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10)设置为弧形透光的花房外形,所述发动机舱(5)内并排同向安装着两台涡扇发动机(50),所述机翼(2)上沿着飞机主体(1)的机身方向水平固定着垂尾支撑组架(3),所述垂尾支撑组架(3)的后端垂直安装有垂直尾翼(30),所述飞机主体(1)左右两侧的垂尾支撑组架(3)之间水平固定着水平尾翼(4),所述水平尾翼(4)的高度高于机翼舵板(21)的高度,所述垂尾支撑组架(3)上设有在竖直面上左右摆动的垂尾转向舵板(31),所述水平尾翼(4)上设有在水平面上上下摆动的水平转向舵板(40),所述尾货舱(11)的后端设有向多方向翻合的瓣式货舱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垂尾中型运输机,包括飞机主体(1)、驾驶舱(10)、尾货舱(11)、机翼(2)、发动机舱(5)、涡扇发动机(50),所述飞机主体(1)头部和尾部分别设置有驾驶舱(10)和尾货舱(11),所述飞机主体(1)的中段两侧设有机翼(2),机翼(2)的尾端设有机翼舵板(21),所述机翼(2)的底部悬挂着发动机舱(5),发动机舱(5)内安装有涡扇发动机(50),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10)设置为弧形透光的花房外形,所述发动机舱(5)内并排同向安装着两台涡扇发动机(50),所述机翼(2)上沿着飞机主体(1)的机身方向水平固定着垂尾支撑组架(3),所述垂尾支撑组架(3)的后端垂直安装有垂直尾翼(30),所述飞机主体(1)左右两侧的垂尾支撑组架(3)之间水平固定着水平尾翼(4),所述水平尾翼(4)的高度高于机翼舵板(21)的高度,所述垂尾支撑组架(3)上设有在竖直面上左右摆动的垂尾转向舵板(31),所述水平尾翼(4)上设有在水平面上上下摆动的水平转向舵板(40),所述尾货舱(11)的后端设有向多方向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燊
申请(专利权)人:周旭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