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丙潭专利>正文

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388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涉及普外科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且调节装置外表面套接有纱布卷,所述壳体的右侧面与护壳的左侧面相连通。该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通过尖刺、下挡板、上挡板、挤压装置、护壳、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传动装置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一边手持护壳拉出纱布,一边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通过按压按钮带动弹簧压缩,从而将上方尖刺与下方尖刺进行对齐,由于尖刺为锯齿状,且上下两方的尖刺相互交错咬合,利用尖刺之间的咬合力和剪切力对纱布进行截断,替代了剪刀截断纱布的过程,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患者伤口包扎的效率,使包扎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

An auxiliary dressing device for general surg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eneral surgery auxiliary dress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eneral surgery, including a shell, the back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s clamped with an adjusting devic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adjusting device is sleeved with a gauze roll, the right side of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side of the shell. The auxiliary dressing device of general surger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spikes, lower baffle, upper baffle, extrusion device, protective shell, first fixed plate, second fixed plat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staff holds the protective shell to pull out gauze while binding the wound of the patient, and drives the spring to compress by pressing the button, so as to align the upper spikes with the lower spikes It is zigzag,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pikes intersect with each other. It uses the bite force and shear force between the spikes to cut off the gauze, instead of the process of cutting off the gauze with scissors,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dressing patients' wounds and makes the dressing process more convenient and qu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
本技术涉及普外科
,具体为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
技术介绍
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综合性医院外科除普外科外还有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有的医院甚至将普外科更细的分为颈乳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等,还有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都与普外科有关系。医护人员在对患者伤处进行包扎时,需要患处缠绕一圈圈纱布,由于纱布成卷放置,若是意外纱布掉落在地面上,容易导致纱布开散并滚动在地面上,不仅使纱布造成污染,而且重新收卷过程过于麻烦,而且纱布需要截断时,需要借助剪刀,医护人员在包扎过程中需要始终携带剪刀,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包扎伤口过程中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解决了若是纱布卷意外掉落在地面上,导致纱布开散并滚动在地面上,不仅使纱布造成污染,而且重新收卷过程过于麻烦,医护人员在包扎过程中需要始终携带剪刀对纱布进行截断,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包扎伤口过程中复杂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且调节装置外表面套接有纱布卷,所述壳体的右侧面与护壳的左侧面相连通,且护壳内壁的正面卡接有传动装置,所述护壳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挤压装置,且挤压装置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刺,且护壳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刺,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相对面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护壳的正面开设有四个卡槽,且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的外表面搭接,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护板的背面,所述护板的背面与壳体和护壳的正面搭接,且护板通过合页与壳体的正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下挡板和上挡板,且下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滑套,且滑套卡接在护壳的上表面,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端与按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且滑杆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纱布卷,所述第二转轴背面的一端与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卡接在护壳内壁的背面,所述第一轴承内内套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上表面与纱布搭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形,且护壳的形状为U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通过尖刺、下挡板、上挡板、挤压装置、护壳、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传动装置的相互配合,在进行包扎过程中,通过拉动纱布,使纱布卷在第二转轴上旋转,便于纱布从护壳和壳体内伸出,工作人员一边手持护壳拉出纱布,一边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通过按压按钮带动弹簧压缩,从而将上方尖刺与下方尖刺进行对齐,由于尖刺为锯齿状,且上下两方的尖刺相互交错咬合,利用尖刺之间的咬合力和剪切力对纱布进行截断,替代了剪刀截断纱布的过程,提高了工作人员对患者伤口包扎的效率,使包扎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2、该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通过护板、护壳和壳体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将纱布卷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转轴上,从而对纱布进行保护和收纳,防止纱布落地在地面滚动开散,避免地面上的灰尘对纱布的污染。3、该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通过调节装置、纱布卷和壳体的相互配合,当纱布的长度伸出过多时,工作人员旋转握板带动第二转轴在壳体内转动,从而对纱布卷进行旋转,实现了纱布的回卷过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护壳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壳体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护壳、3第一固定板、4尖刺、5保护装置、51下挡板、52上挡板、6挤压装置、61按钮、62滑杆、63弹簧、64滑套、7第二固定板、8卡槽、9传动装置、91第一转轴、92第一轴承、10调节装置、101第二轴承、102第二转轴、103握板、11纱布卷、12护板、13合页、14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10,调节装置10包括第二轴承101,通过设置调节装置10,当纱布的长度伸出过多时,工作人员旋转握板103带动第二转轴102在壳体1内转动,从而对纱布卷11进行旋转,实现了纱布的回卷过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且第二轴承101内套接有第二转轴102,且第二转轴102的外表面套接有纱布卷11,第二转轴102背面的一端与握板103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转轴102,第二转轴102在第二轴承101内旋转,提高了工作人员通过握板103带动第二转轴102对纱布卷11收卷过程中的灵活性,且调节装置10外表面套接有纱布卷11,壳体1的右侧面与护壳2的左侧面相连通,壳体1的形状为圆形,且护壳2的形状为U形,通过设置护壳2和壳体1,利用护壳2对纱布进行保护,工作人员将纱布卷11放置在壳体1内的第二转轴102上,从而对纱布进行保护和收纳,防止纱布落地在地面滚动开散,避免地面上的灰尘对纱布的污染,且护壳2内壁的正面卡接有传动装置9,传动装置9包括第一轴承92,通过设置传动装置9,纱布在第一转轴91上划过,带动第二转轴102进行旋转,从而便于对纱布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能够整齐的伸出护壳2,且第一轴承92卡接在护壳2内壁的背面,第一轴承92内内套接有第一转轴91,且第一转轴91的上表面与纱布搭接,护壳2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挤压装置6,通过设置挤压装置6,工作人员按压按钮61带动弹簧63压缩,从而将上方尖刺4与下方尖刺4进行对齐,由于尖刺4为锯齿状,且上下两方的尖刺4相互交错咬合,利用尖刺4之间的咬合力和剪切力对纱布进行截断,挤压装置6包括滑套64,且滑套64卡接在护壳2的上表面,滑套64内滑动连接有滑杆62,通过设置滑杆62和滑套64,利用滑杆62在滑套64内滑动,从而利用滑杆62推动第二固定板7和尖刺4向下移动,便于对纱布进行截断,且滑杆62的顶端与按钮6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杆62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63,通过设置弹簧63,利用弹簧63的弹力对按钮61和护壳2之间进行支撑,从而使第二固定板7与第一固定板3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尖刺4对纱布进行阻碍,且滑杆62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挤压装置6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刺4,通过设置尖刺4,将上方尖刺4与下方尖刺4进行对齐,由于尖刺4为锯齿状,且上下两方的尖刺4相互交错咬合,利用尖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10),且调节装置(10)外表面套接有纱布卷(11),所述壳体(1)的右侧面与护壳(2)的左侧面相连通,且护壳(2)内壁的正面卡接有传动装置(9),所述护壳(2)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挤压装置(6),且挤压装置(6)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刺(4),且护壳(2)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固定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刺(4),且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7)的相对面设置有保护装置(5);所述护壳(2)的正面开设有四个卡槽(8),且卡槽(8)的内壁与卡块(14)的外表面搭接,所述卡块(14)固定连接在护板(12)的背面,所述护板(12)的背面与壳体(1)和护壳(2)的正面搭接,且护板(12)通过合页(13)与壳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背面卡接有调节装置(10),且调节装置(10)外表面套接有纱布卷(11),所述壳体(1)的右侧面与护壳(2)的左侧面相连通,且护壳(2)内壁的正面卡接有传动装置(9),所述护壳(2)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挤压装置(6),且挤压装置(6)的下表面与第二固定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刺(4),且护壳(2)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一固定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尖刺(4),且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7)的相对面设置有保护装置(5);所述护壳(2)的正面开设有四个卡槽(8),且卡槽(8)的内壁与卡块(14)的外表面搭接,所述卡块(14)固定连接在护板(12)的背面,所述护板(12)的背面与壳体(1)和护壳(2)的正面搭接,且护板(12)通过合页(13)与壳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辅助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5)包括下挡板(51)和上挡板(52),且下挡板(5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丙潭张明凯
申请(专利权)人:宋丙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