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涉及一种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设在与介质接触的前密封面上的硬密封件和后密封面上的气囊密封件,气囊密封件和硬密封件与阀芯分别构成软、硬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气囊变形密封和硬密封相结合且硬密封在介质冲击面之前气囊变形密封在后的密封方式,保护了气囊密封面,减少气囊密封面的磨损,即使在长期使用后,硬密封有微小渗漏,但通过气囊密封件的持续密封,保证了密封的效果,另外,利用气动控制阀门开合时硬密封件相对应前、后滑动,更保护了阀门开合时对硬密封件的摩擦所造成的磨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涉及一种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
技术介绍
国内外市场对适用于带有颗粒介质的阀门需求量很大,目前这些管道中主要采用的阀门,其要么采用软密封方式,要么采用硬密封方式,而软密封阀门密封磨损快,使用寿命很短;而硬密封阀门密封泄漏量大,不能保证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以保证高密封性能又能有高使用寿命的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包括阀体、阀轴、与阀轴联动连接的阀芯以及设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设在与介质接触的前密封面上的硬密封件和后密封面上的气囊密封件,气囊密封件和硬密封件与阀芯分别构成软、硬密封配合。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上设有滑槽及两个气孔,其一气孔与气囊密封件相通,另一个气孔与滑槽底部相通,硬密封件与滑槽形成沿密封受力方向的气塞配合。本技术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气囊密封件的两端用压圈固定在阀体上,其中一压圈固定在滑槽内,硬密封件和此压圈成肩阶滑动配合。本技术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气囊密封件内设有收缩弹簧,所述的硬密封件与压圈之间设有使硬密封件复位的复位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气囊变形密封和硬密封相结合且硬密封在介质冲击面之前气囊变形密封在后的密封方式,保护了气囊密封面,减少气囊密封面的磨损,即使在长期使用后,硬密封有微小渗漏,但通过气囊密封件的持续密封,保证了密封的效果,另外,利用气动控制阀门开合时硬密封件相对应前、后滑动,更保护了阀门开合时对硬密封件的摩擦所造成的磨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实施例包括阀体1、阀轴3、与阀轴4联动连接的阀芯2以及设在阀芯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装置,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设在与介质接触的前密封面上的硬密封件8和与后密封面上的气囊密封件7,气囊密封件7和硬密封件8与阀芯2分别构成软、硬密封配合,所述的阀体1上设有滑槽10及两个气孔61、62,其一气孔61与气囊密封件7相通,另一个气孔62与滑槽10底部相通,硬密封件8与滑槽10形成沿密封受力方向的气塞配合,当然硬密封件8与滑槽10也可以不采用气塞配合,利用在硬密封件与滑槽之间设弹簧使硬密封件紧帖阀芯密封面,但是这样在开合阀门时会使阀芯和硬密封件产生摩擦从而会使硬密封件加快磨损;所述的气囊密封件7的两端用压圈固定在阀体1上,其中一压圈12螺纹固定在滑槽10内,硬密封件8和压圈12成肩阶滑动配合,当然压圈12也可以不设在滑槽10内,但这样会造成加工及安装的不方便;所述的气囊密封件7内设有收缩弹簧,所述的硬密封件8与压圈12之间设有使硬密封件8复位的复位弹簧11,所述的收缩弹簧及复位弹簧11的设置是为了在打开阀门时使气囊密封件7及硬密封件8更快速的复位(硬密封件8的复位是指受复位弹簧11作用下硬密封件8向阀芯2的反向却滑槽10底部方向滑回),所以,如果不设收缩弹簧及复位弹簧也是可行的,但是复位要靠介质的压力来完成,从而容易引起密封件的磨损。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过程时关闭阀门时,利用外部的控制装置迅速向和硬密封件8连接的气孔62中充气,硬密封件8在气压的推动下向阀芯2方向贴紧,接着,控制装置又转向和气囊密封件7连接的气孔61中进气,气体迅速使气囊密封件7膨胀,从而贴紧阀芯2密封面,保证了软密封,这样,先硬密封后气囊密封,既使当硬密封有少许泄漏也能通过气囊密封保证密封性能,也保证了气囊密封件7不受颗粒介质的冲击;当关闭阀门时,控制装置使气囊密封件7连接的气孔61放气,气囊密封件7在其内的弹簧的作用的迅速回缩,接着与硬密封件8连接的气孔62放气,硬密封件8在复位弹簧11作用下后缩复位,从而实现快撑快收,介质无法冲刷密封面,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上述中,也可以用油替代气体作动力介质,来实现上述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包括阀体、阀轴、与阀轴联动连接的阀芯以及设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设在与介质接触的前密封面上的硬密封件(8)和后密封面上的气囊密封件(7),气囊密封件(7)和硬密封件(8)与阀芯(2)分别构成软、硬密封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上设有滑槽(10)及两个气孔(61)、(62),其一气孔(61)与气囊密封件(7)相通,另一个气孔(62)与滑槽(10)底部相通,硬密封件(8)与滑槽(10)形成沿密封受力方向的气塞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密封件(7)的两端用压圈固定在阀体(1)上,其中一压圈(12)固定在滑槽(10)内,硬密封件(7)和此压圈(12)成肩阶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密封件(7)内设有收缩弹簧,所述的硬密封件(8)与压圈(12)之间设有使硬密封件(8)复位的复位弹簧(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涉及一种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设在与介质接触的前密封面上的硬密封件和后密封面上的气囊密封件,气囊密封件和硬密封件与阀芯分别构成软、硬密封配合。本技术利用气囊变形密封和硬密封相结合且硬密封在介质冲击面之前气囊变形密封在后的密封方式,保护了气囊密封面,减少气囊密封面的磨损,即使在长期使用后,硬密封有微小渗漏,但通过气囊密封件的持续密封,保证了密封的效果,另外,利用气动控制阀门开合时硬密封件相对应前、后滑动,更保护了阀门开合时对硬密封件的摩擦所造成的磨损,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5/00GK2784686SQ20042005433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穆金华, 池正川, 顾才利, 傀忠迁 申请人:开维喜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硬密封相结合的灰渣砂浆阀,包括阀体、阀轴、与阀轴联动连接的阀芯以及设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包括设在与介质接触的前密封面上的硬密封件(8)和后密封面上的气囊密封件(7),气囊密封件(7)和硬密封件(8)与阀芯(2)分别构成软、硬密封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金华,池正川,顾才利,傀忠迁,
申请(专利权)人:开维喜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