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奕程专利>正文

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900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1)、芯体(2)、弹簧(3)、压盖(4)、螺栓(5)、油杯(6)、交换搬杆(7)、煤气入口(8)、煤气左出口(9)、煤气右出口(10)所构成;芯体(2)在壳体(1)内,并通过弹簧(3)、压盖(4)、螺栓(5)固定在壳体(1)内,油杯(6)位于壳体(1)两侧,交换搬杆(7)固定在芯体(2)上,煤气入口(8)、煤气出口(9)和(10)分别和壳体(1)相连。(*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高炉煤气负压管道的换向旋塞。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炼焦炉的高炉煤气加热管道使用的阀门大都是由壳体、芯体、弹簧、压盖等零件组成,而且大都是直通式结构。它解决不了加热管道中由调节旋塞、交换旋塞在工作环境下煤气泄露的问题。因此经常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有甚者还能发生起火或引起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用以解决炼焦炉的高炉煤气加热管道煤气的泄漏问题,设计了机焦侧负压管道,通过调节旋塞和换向旋塞的特殊结构,将泄漏煤气导入到负压管道,再通过换向旋塞进入焦炉蓄热室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芯体、弹簧、压盖、螺栓、油杯、交换搬杆、煤气入口、煤气左出口、煤气右出口所构成;芯体在壳体内,并通过弹簧、压盖、螺栓固定在壳体内,油杯位于壳体两侧,交换搬杆固定在芯体上,煤气入口、煤气出口分别和壳体相连。所述的壳体为T型三通式结构,芯体为90度二通式结构。采用这种换向旋塞的优点是它可以把焦炉加热管道中由调节旋塞、交换旋塞泄露的煤气通过负压管道后,进入换向旋塞,并且自行进入焦炉蓄热室燃烧。这样防止了煤气泄露,消除了环境污染,避免了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换向旋塞正视图。图2为换向旋塞A-A断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2,本技术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1、芯体2、弹簧3、压盖4、螺栓5、油杯6、交换搬杆7、煤气入口8、煤气左出口9、煤气右出口10所构成;芯体2在壳体1内,并通过弹簧3、压盖4、螺栓5固定在壳体1内,油杯6位于壳体1两侧,交换搬杆7固定在芯体2上,煤气入口8、煤气出口9和10分别和壳体1相连。所述的壳体1为T型三通式结构,芯体2为90度二通式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壳体(1)、芯体(2)、弹簧(3)、压盖(4)、螺栓(5)、油杯(6)、交换搬杆(7)、煤气入口(8)、煤气左出口(9)、煤气右出口(10)所构成;芯体(2)在壳体(1)内,并通过弹簧(3)、压盖(4)、螺栓(5)固定在壳体(1)内,油杯(6)位于壳体(1)两侧,交换搬杆(7)固定在芯体(2)上,煤气入口(8)、煤气出口(9)和(10)分别和壳体(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为T型三通式结构,芯体(2)为90度二通式结构。专利摘要一种炼焦炉的高炉煤气负压管道换向旋塞,它是由T型三通式壳体、90℃二通式芯体、弹簧、压盖、螺栓、油杯、交换搬杆、煤气入口,煤气左、右出口构成。它可以通过负压管道把调节旋塞和交换旋塞产生的泄漏煤气,经过换向旋塞的特殊结构导入焦炉蓄热室燃烧。这种旋塞可以防止煤气泄漏,消除了环境污染,避免了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文档编号F16K11/02GK2874162SQ20052014602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蒋少有, 赵奕程 申请人:赵奕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少有赵奕程
申请(专利权)人:赵奕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