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银英专利>正文

一种鱼苗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15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苗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位于培养箱上方,培养箱内部中心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挡板,两挡板之间设置有一号阻拦板、二号阻拦板,培养箱内部底端靠近二号阻拦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固定框上端一侧设置有控制器,一号阻拦板和二号阻拦板接头处交叉放置。衔接框将会通过绳索和一号电机的旋转配合在其滑竿中进行平行移动,从而衔接框将会在其培养箱内通过拦网对较大的鱼苗进行驱赶,而较小的鱼苗将会穿过拦网,挡板之间的一号阻拦板和二号阻拦板将其培养箱分成两个对其鱼苗的养育空间,使得较大的鱼苗与较小的鱼苗分离,并且一号阻拦板和二号阻拦板将会通过扭力弹簧的张力进行旋转开启或者关闭。

A kind of fry incub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ry culture box, which includes a culture box and a fixed frame. The fixed frame is located above the culture box, and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center of the culture box are welded with baffles. The two baffles are provided with a No. 1 baffle plate and a No. 2 baffle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the culture box is close to the No. 2 baffle plate and one side of the fixe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ler The joint of No. 1 and No. 2 barriers shall be placed in a cross way. The connecting frame will move in parallel in its slide rod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rope and No.1 motor, so that the connecting frame will drive the larger fry through the block in its incubator, while the smaller fry will pass through the block, and the No.1 and No.2 blocks between the baffles will divide its incubator into two rearing spaces for its fry, so that the larger fry and the smaller fry will be driven through the block The small fry are separated, and the No. 1 and No. 2 baffles will rotate to open or close through the tension of the torsion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苗培养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箱,具体是一种鱼苗培养箱。
技术介绍
在养鱼之初,需要最先使用培养箱对其鱼苗进行养育,使得鱼苗成长至一定长度或是体积增大后才可将其鱼苗放置入池塘中进行饲养,可大大的提高其鱼苗的存活率。但是,由于鱼苗在培养箱喂养时总会存在喂食争抢差异,所以导致鱼苗成长速度或者是体积并不相等,而体积较小的鱼苗在投入池塘养殖中会因身体素质较弱导入死亡,所以现有的培养箱不能很好的将其较大的鱼苗和较小的鱼苗进行分离。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鱼苗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苗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苗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位于培养箱上方,培养箱内部中心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挡板,两挡板之间设置有一号阻拦板、二号阻拦板,培养箱内部底端靠近二号阻拦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固定框上端一侧设置有控制器,一号阻拦板和二号阻拦板接头处交叉放置,一号阻拦板和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一号阻拦板之间竖向穿插有三号旋转杆,三号旋转杆外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连接块与挡板固定连接,连接块通过三号旋转杆和扭力弹簧与一号阻拦板转动连接;培养箱内部一侧与挡板之间横向穿插有一号滑竿和二号滑竿,一号滑竿通过衔接环与衔接框平行滑动连接,培养箱内部位于挡板一侧设置有衔接框,衔接框内部铺设有拦网,衔接框外表面四角处均镶嵌有衔接环,衔接框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衔接框外表面前后两侧均焊接有衔接块,绳索两端均与衔接框前后两侧的衔接块连接,固定架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一侧横向穿插有连接杆和抵压杆,连接杆外表面缠绕有二号压缩弹簧;固定架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由固定筒、卡接块、一号压缩弹簧、弹力绳组成,卡接块平行滑动在固定筒内,且固定筒内部设置有一号压缩弹簧,卡接块尾端连接有弹力绳,固定框底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碰触杆,滑动架内部横向开设有矩形口,卡接块通过矩形口与滑动架固定卡接;培养箱内壁和挡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块,固定块内部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一号旋转杆外表面套接有旋转轮;固定框内部横向穿插有二号旋转杆,固定框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一号电机与二号旋转杆转动连接,二号旋转杆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两缠绕轮。旋转轮和缠绕轮外表面均缠绕有绳索。二号滑竿外表面套接有扰动机构,扰动机构由限位环、内螺纹环、桨叶组成,限位环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环,内螺纹环外表面设置有桨叶,限位环与衔接框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衔接框将会通过绳索和一号电机的旋转配合在其滑竿中进行平行移动,从而衔接框将会在其培养箱内通过拦网对较大的鱼苗进行驱赶,而较小的鱼苗将会穿过拦网,挡板之间的一号阻拦板和二号阻拦板将其培养箱分成两个对其鱼苗的养育空间,使得较大的鱼苗与较小的鱼苗分离,并且一号阻拦板和二号阻拦板将会通过扭力弹簧的张力进行旋转开启或者关闭。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鱼苗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挡板、一号阻拦板、二号阻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衔接框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固定架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图1中C处的放大图。图6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图2中D处的放大图。图7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图2中E处的放大图。图8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9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图1中F处的放大图。图10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图1中G处的放大图。图11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一种鱼苗培养箱中二号滑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培养箱;2、固定框;3、挡板;4、衔接框;401、拦网;402、衔接块;403、衔接环;5、一号滑竿;6、固定块;7、一号旋转杆;8、旋转轮;9、二号旋转杆;11、一号电机;12、固定架;13、限位机构;1301、固定筒;1302、卡接块;1303、一号压缩弹簧;1304、弹力绳;14、滑动架;15、连接杆;16、二号压缩弹簧;17、二号滑竿;18、连接块;19、三号旋转杆;20、一号阻拦板;21、二号阻拦板;22、限位块;23、扰动机构;2301、限位环;2302、内螺纹环;2303、桨叶;24、控制器;25、抵压杆;26、连接板;27、碰触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鱼苗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位于培养箱1上方,培养箱1内部中心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挡板3,两挡板3之间设置有一号阻拦板20、二号阻拦板21,培养箱1内部底端靠近二号阻拦板21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固定框2上端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4,一号阻拦板20和二号阻拦板21接头处交叉放置,一号阻拦板20和挡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与一号阻拦板20之间竖向穿插有三号旋转杆19,三号旋转杆19外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连接块18与挡板3固定连接,连接块18通过三号旋转杆19和扭力弹簧与一号阻拦板20转动连接;培养箱1内部一侧与挡板3之间横向穿插有一号滑竿5和二号滑竿17,一号滑竿5通过衔接环403与衔接框4平行滑动连接,培养箱1内部位于挡板3一侧设置有衔接框4,衔接框4内部铺设有拦网401,衔接框4外表面四角处均镶嵌有衔接环403,衔接框4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衔接框4外表面前后两侧均焊接有衔接块402,绳索两端均与衔接框4前后两侧的衔接块402连接,固定架12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动架14,滑动架14一侧横向穿插有连接杆15和抵压杆25,连接杆15外表面缠绕有二号压缩弹簧16;固定架12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限位机构13由固定筒1301、卡接块1302、一号压缩弹簧1303、弹力绳1304组成,卡接块1302平行滑动在固定筒1301内,且固定筒1301内部设置有一号压缩弹簧1303,卡接块1302尾端连接有弹力绳1304,固定框2底端设置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下端固定连接有碰触杆27,滑动架14内部横向开设有矩形口,卡接块1302通过矩形口与滑动架14固定卡接;培养箱1内壁和挡板3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块6,固定块6内部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7,一号旋转杆7外表面套接有旋转轮8;固定框2内部横向穿插有二号旋转杆9,固定框2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11,一号电机11与二号旋转杆9转动连接,二号旋转杆9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两缠绕轮。旋转轮8和缠绕轮外表面均缠绕有绳索。二号滑竿17外表面套接有扰动机构23,扰动机构23由限位环2301、内螺纹环2302、桨叶2303组成,限位环2301内部转动连接有内螺纹环2302,内螺纹环2302外表面设置有桨叶2303,限位环2301与衔接框4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可通过控制器24对其培养装置进行控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24将其一号电机11开启,从而一号电机11将会带动二号旋转杆9在固定框2内进行转动,最后使得缠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苗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固定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位于培养箱(1)上方,培养箱(1)内部中心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挡板(3),两挡板(3)之间设置有一号阻拦板(20)、二号阻拦板(21),一号阻拦板(20)和二号阻拦板(21)接头处交叉放置,一号阻拦板(20)和挡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与一号阻拦板(20)之间竖向穿插有三号旋转杆(19),三号旋转杆(19)外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培养箱(1)内部一侧与挡板(3)之间横向穿插有一号滑竿(5)和二号滑竿(17),培养箱(1)内部位于挡板(3)一侧设置有衔接框(4),衔接框(4)内部铺设有拦网(401),衔接框(4)外表面四角处均镶嵌有衔接环(403),衔接框(4)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动架(14),滑动架(14)一侧横向穿插有连接杆(15)和抵压杆(25),连接杆(15)外表面缠绕有二号压缩弹簧(16);固定架(12)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限位机构(13)由固定筒(1301)、卡接块(1302)、一号压缩弹簧(1303)、弹力绳(1304)组成,卡接块(1302)平行滑动在固定筒(1301)内,且固定筒(1301)内部设置有一号压缩弹簧(1303),卡接块(1302)尾端连接有弹力绳(1304);培养箱(1)内壁和挡板(3)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块(6),固定块(6)内部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7),一号旋转杆(7)外表面套接有旋转轮(8);固定框(2)内部横向穿插有二号旋转杆(9),固定框(2)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11),一号电机(11)与二号旋转杆(9)转动连接,二号旋转杆(9)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两缠绕轮。旋转轮(8)和缠绕轮外表面均缠绕有绳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苗培养箱,包括培养箱(1)、固定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2)位于培养箱(1)上方,培养箱(1)内部中心处前后两侧均焊接有挡板(3),两挡板(3)之间设置有一号阻拦板(20)、二号阻拦板(21),一号阻拦板(20)和二号阻拦板(21)接头处交叉放置,一号阻拦板(20)和挡板(3)之间设置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与一号阻拦板(20)之间竖向穿插有三号旋转杆(19),三号旋转杆(19)外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培养箱(1)内部一侧与挡板(3)之间横向穿插有一号滑竿(5)和二号滑竿(17),培养箱(1)内部位于挡板(3)一侧设置有衔接框(4),衔接框(4)内部铺设有拦网(401),衔接框(4)外表面四角处均镶嵌有衔接环(403),衔接框(4)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固定架(12)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动架(14),滑动架(14)一侧横向穿插有连接杆(15)和抵压杆(25),连接杆(15)外表面缠绕有二号压缩弹簧(16);固定架(12)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限位机构(13)由固定筒(1301)、卡接块(1302)、一号压缩弹簧(1303)、弹力绳(1304)组成,卡接块(1302)平行滑动在固定筒(1301)内,且固定筒(1301)内部设置有一号压缩弹簧(1303),卡接块(1302)尾端连接有弹力绳(1304);培养箱(1)内壁和挡板(3)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块(6),固定块(6)内部横向穿插有一号旋转杆(7),一号旋转杆(7)外表面套接有旋转轮(8);固定框(2)内部横向穿插有二号旋转杆(9),固定框(2)一侧设置有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银英
申请(专利权)人:夏银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