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00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包括多节电芯,每节电芯均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上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设有宽度大于第一极耳宽度的条形开口槽;所述第二极耳上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连通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绝缘套;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有部分收容于第三绝缘套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自由端设有钩持部,所述钩持部延伸入相邻电芯的条形开口槽中并钩持第一极耳以实现相邻电芯的连接。通过在第二极耳上连接有导电片,在导电片自由端设有钩持部,使钩持部钩持相邻电芯的第一极耳以实现相邻电芯的连接,从而使相邻两个电芯的负极耳和正极耳通过导电片依次快速连接,提高了相邻电芯的连接效率且操作简便。

A series structure of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ttery series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electric cores, each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le ear and a second pole ear; the first pole e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ulating sleeve, the first insulating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shaped opening groove whose width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first pole ear; the second pole ea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sulating sleeve, and the second insulating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third insulator extending outwards The second pole ear is connected with a conductive sheet partially housed in the third insulating sleeve, and the free end of the conductive sheet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holding part which extends into the strip opening groove of the adjacent electric core and hooks the first pole ear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of the adjacent electric core. The second electrode ear is connected with a conductive sheet, and the free end of the conductive sheet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holding part, which makes the hook holding part hold the first electrode ear of the adjacent electric core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of the adjacent electric core, so that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ears of the adjacent two electric cores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quickly through the conductive sheet, which improves the conn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adjacent electric core and is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
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
技术介绍
软包锂电池应用时通常需多节电芯组合串接,每节电芯都有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多节电芯进行串接时,相邻两个电芯的负极耳和正极耳依次串联。现有软包锂电池的负极耳和正极耳采用直接焊接连接,焊接比较耗时,容易出现焊接错误,电芯越多,焊接点越多,焊接面越容易出现凸凹不平。授权公告号为CN20279716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在焊接板上设有极耳焊盘,在极耳焊盘上开有条形槽,再将正负极耳焊接到极耳焊接盘上从而使相邻两个电芯的负极耳和正极耳依次串联,但是该种电芯连接方式仍然需要焊接,操作繁琐。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的串联结构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用以使相邻两个电芯的负极耳和正极耳通过导电片依次快速连接,提高相邻电芯的连接效率且操作简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包括多节电芯,每节电芯均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上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设有宽度大于第一极耳宽度的条形开口槽;所述第二极耳上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连通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绝缘套;所述条形开口槽与第三绝缘套位于电芯的不同侧;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有部分收容于第三绝缘套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自由端设有钩持部,所述钩持部延伸入相邻电芯的条形开口槽中并钩持第一极耳以实现相邻电芯的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钩持部包括两个连接在导电片角部的钩持爪,所述导电片与钩持爪共同形成钩持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在导电片角部的两个钩持爪均上扬呈八字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钩持槽的长度略小于第一极耳的宽度,钩持槽的宽度略大于第一极耳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耳为正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为负极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极耳为负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为正极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耳宽度为9-12mm,厚度为0.2-0.4mm,采用铝材质;所述负极耳宽度为9-12mm,厚度为0.15-0.35mm,采用铜镀镍材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宽度为60-80mm,高度为100-120mm,厚度为7.5-9.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二极耳上连接有导电片,在导电片自由端设有钩持部,使钩持部钩持相邻电芯的第一极耳以实现相邻电芯的连接,从而使相邻两个电芯的负极耳和正极耳通过导电片依次快速连接,提高了相邻电芯的连接效率且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示的电池的串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第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示的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为容量为5-6Ah的软包锂电池,其由多节电芯1串接而成,每节电芯1均设有第一极耳2和第二极耳3。所述第一极耳2上设有第一绝缘套4,所述第一绝缘套4设有宽度大于第一极耳2宽度的条形开口槽42。所述第二极耳3上设有第二绝缘套5,所述第二绝缘套5连通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绝缘套52。所述条形开口槽42与第三绝缘套52位于电芯1的不同侧。第一绝缘套4形成有容置通孔41,第二绝缘套5形成有容置通孔50,第三绝缘套52形成有容置通孔520。所述第二极耳3连接有部分收容于第三绝缘套52中的导电片6,所述导电片6自由端设有钩持部。所述钩持部包括连接在导电片6角部的钩持爪61和钩持爪62,所述导电片6、钩持爪61和钩持爪62共同形成钩持槽60。连接在导电片6角部的钩持爪61和钩持爪62均上扬呈八字形,从而便于相邻电芯1的第一极耳2滑入钩持槽60中。所述钩持部延伸入相邻电芯1的条形开口槽42中并钩持第一极耳2以实现相邻电芯1的快速连接。所述钩持槽60的长度略小于第一极耳2的宽度且其宽度略大于第一极耳2的厚度,钩持爪61和钩持爪62被撑开,从而使相邻电芯1的第一极耳2稳定地卡持在钩持槽60中,使第一极耳2与导电片6保持良好的导电性。所述第一极耳2为正极耳,所述第二极耳3为负极耳。当然,所述第一极耳2也可为负极耳,所述第二极耳3也可为正极耳。所述正极耳宽度为9-12mm,厚度为0.2-0.4mm,采用铝材质;所述负极耳宽度为9-12mm,厚度为0.15-0.35mm,采用铜镀镍材质。所述电芯宽度为60-80mm,高度为100-120mm,厚度为7.5-9.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耳宽度为11mm,厚度为0.3mm,采用铝材质;所述负极耳宽度为11mm,厚度为0.25mm,采用铜镀镍材质。所述电芯1宽度为70mm,高度为110mm,厚度为8.5mm。钩持槽60的长度为9mm,钩持槽60的宽度为0.35mm。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电芯,每节电芯均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上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设有宽度大于第一极耳宽度的条形开口槽;所述第二极耳上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连通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绝缘套;所述条形开口槽与第三绝缘套位于电芯的不同侧;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有部分收容于第三绝缘套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自由端设有钩持部,所述钩持部延伸入相邻电芯的条形开口槽中并钩持第一极耳以实现相邻电芯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电芯,每节电芯均设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上设有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设有宽度大于第一极耳宽度的条形开口槽;所述第二极耳上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第二绝缘套连通有向外延伸的第三绝缘套;所述条形开口槽与第三绝缘套位于电芯的不同侧;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有部分收容于第三绝缘套中的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自由端设有钩持部,所述钩持部延伸入相邻电芯的条形开口槽中并钩持第一极耳以实现相邻电芯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持部包括两个连接在导电片角部的钩持爪,所述导电片与钩持爪共同形成钩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的串联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导电片角部的两个钩持爪均上扬呈八字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建王勋张栋兵黄惠严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