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92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该触控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透明基板的中部为可视区域,透明基板的边缘为非可视区域,触控显示屏还包括触控显示模组和柔性电路板,触控显示模组与第二表面贴合,第二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的底部设有若干块金属走线区域,每块金属走线区域中具有多条平行设置的金属走线,第一表面中与每块金属走线区域对应的位置设有按键位,所有的金属走线区域中的金属走线沿同一方向延伸以形成绑定区,柔性电路板连接在触控显示模组的边缘,且柔性电路板与绑定区中的金属走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功能按键集成在触控模组中影响感应器布局的问题。

Touch screen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touch display screen includes a transparent base plate, the transparent base plate has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ransparent base plate is a visible area, the edge of the transparent base plate is a non visible area, the touch display screen also includes a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the touch display module fits the second surface The bottom of the non visible area in the seco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metal wiring areas, and each metal wir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metal wiring lines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first surface and each metal wir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key position. The metal wiring in all metal wiring areas extends in the same direction to form a binding area, and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uch display module. The edge of the group, and the flexible circuit boar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metal wiring in the binding area.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unction keys are integrated in the touch control module to affect the sensor lay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触控显示屏是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手机以及平板电脑是目前应用触控显示屏最多的产品。以手机为例,各种结构的触控显示屏,如GFF、GF、IN-CELL、ON-CELL等,在手机中都有广泛应用,手机中,功能按键(例如安卓手机的返回键、Home键、任务键等)的研发设计尤其关键。现有技术中,这些按键都是集成在触控模组中,会影响触控模组中感应器(sensor)的布局,导致产品研发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以解决功能按键集成在触控模组中影响感应器布局的问题。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透明基板的中部为可视区域,所述透明基板的边缘为非可视区域,所述触控显示屏还包括触控显示模组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的底部设有若干块金属走线区域,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中具有多条平行设置的金属走线,所述第一表面中与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对应的位置设有按键位,所有的所述金属走线区域中的金属走线沿同一方向延伸以形成绑定区,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在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边缘,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绑定区中的金属走线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触控显示屏,通过在透明基板第二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的底部设置若干块金属走线区域,并在第一表面对应位置设置按键位,且通过绑定区中的金属走线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实现了在透明基板上设置功能按键的效果,由于功能按键不用集成在触控模组的感应器中,因此,不会影响感应器的布局,且针对不同机型,只需保证柔性电路板与绑定区中的金属走线电性连接,无需触控模组中的感应器再根据功能按键进行重新布局,使得该触控显示屏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机型,降低产品研发成本。此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触控显示屏,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绑定区中每条金属走线的末端均形成一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的宽度大于所述金属走线的宽度。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金属触点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0um,且小于等于100um。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层和显示层,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显示层的内部,或者所述触控层贴合在所述显示层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通过光学胶层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贴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为0.02~0.05mm,包括端点值。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走线区域中的金属走线为银走线。进一步地,所述银走线通过丝印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金属走线区域背向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不覆盖所述绑定区。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触控显示屏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触控显示屏中的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未绑定柔性电路板);图3为图2中圈II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触控显示屏中的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未绑定柔性电路板);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触控显示屏中的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绑定了柔性电路板);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出的触控显示屏中的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未绑定柔性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的触控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11,触控显示模组12和柔性电路板13。所述透明基板1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所述透明基板11的中部为可视区域113,所述透明基板11的边缘为非可视区域114,透明基板11可以为透明玻璃板、透明树脂板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明基板11例如为0.5mm厚的透明玻璃板。具体的,可以通过在透明玻璃板的边缘印刷遮光油墨,以形成非可视区域114。所述透明基板11的第一表面111为供用户操作的表面,具体实施时,可以在第一表面111上设置一层保护盖板,以对产品进行保护,保护盖板可以是强化玻璃板、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盖板等。所述触控显示模组12与所述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贴合。具体的,所述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可以通过光学胶层20与所述触控显示模组12贴合在一起,光学胶层例如采用OCA。优选的,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为0.02~0.05mm,包括端点值,保证产品整体的厚度不会太厚。其中,所述触控显示模组12包括触控层121和显示层122,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121贴合在所述显示层122的表面。具体的,触控层121可以采用传统的GFF(G为Glass,F为Film,GFF表示有两层Film,Film通常采用ITO薄膜或纳米银丝薄膜)或者GF(即单层Film)的方案,显示层122采用传统的LCM。触控层121和显示层122可以采用框贴的形式贴合在一起。此外,需要说明的,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触控显示模组12还可以采用IN-CELL(即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或者ON-CELL(将触控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案,不影响本技术要实现的技术效果。由于GFF、GF、IN-CELL、ON-CELL均为常规技术方案,因此具体结构,在此不予赘述。所述第二表面112中非可视区域114的底部设有若干块金属走线区域1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分别有三块金属走线区域14,分别用于对应返回键、Home键和任务键。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14中具有多条平行设置的金属走线141,所述金属走线区域14中的金属走线具体可以为银走线。所述银走线可以通过丝印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11的第二表面112上,实现成本低,其可靠性高。所述第一表面111中与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14对应的位置设有按键位15,本实施例中,按键位15具体为三个,分别对应返回键、Home键和任务键,按键位15具体可以与透明基板11一体成型。此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可以在按键位15印刷不同于非可视区域114中遮光油墨颜色的其它颜色的油墨。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透明基板的中部为可视区域,所述透明基板的边缘为非可视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还包括触控显示模组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的底部设有若干块金属走线区域,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中具有多条平行设置的金属走线,所述第一表面中与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对应的位置设有按键位,所有的所述金属走线区域中的金属走线沿同一方向延伸以形成绑定区,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在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边缘,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绑定区中的金属走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透明基板的中部为可视区域,所述透明基板的边缘为非可视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屏还包括触控显示模组和柔性电路板,所述触控显示模组与所述第二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表面中非可视区域的底部设有若干块金属走线区域,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中具有多条平行设置的金属走线,所述第一表面中与每块所述金属走线区域对应的位置设有按键位,所有的所述金属走线区域中的金属走线沿同一方向延伸以形成绑定区,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在所述触控显示模组的边缘,且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绑定区中的金属走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中每条金属走线的末端均形成一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的宽度大于所述金属走线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金属触点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0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贝袁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抚州联创恒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