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蜗杆绞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42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绞盘,属于绞盘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绞盘内部结构复杂且易磨损的问题。本蜗轮蜗杆绞盘包括离合器箱体、带有端盖的蜗轮箱体和卷筒,离合器箱体内安装有离合块,蜗轮箱体内安装有蜗轮和蜗杆,卷筒内设置有传动轴,卷筒两端部处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双金属轴承一,传动轴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内的一端上安装有离合块,传动轴伸入离合器箱体内的一端部与离合器箱体通过双金属轴承二相固连,传动轴轴向伸入蜗轮箱体内的一端上安装有蜗轮,传动轴伸入蜗轮箱体内的一端部与端盖通过双金属轴承三相固连,传动轴的外侧壁上套设有防磨轴套,蜗轮与防磨轴套相贴合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磨损低的优点。

A kind of worm winc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orm wheel winch,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nch.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existing winch is complex and easy to wear. The worm winch includes a clutch case, a worm case with an end cover and a drum. The clutch case is equipped with a clutch block. The worm case is equipped with a worm and a worm. The drum is equipp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The inner peripheral wall at both ends of the drum is equipped with a bimetal bearing 1.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xtending into the clutch case is equipped with a clutch block, an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xtends into the clutch case One end of the clutch box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lutch box body through the bimetal bearing,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xtending axially into the worm gear box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worm gear,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xtending into the worm gear box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nd cover through the bimetal bearing three-phase, the outer wall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n anti-wear shaft sleeve, and a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worm gear and the anti-wear shaft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轮蜗杆绞盘
本技术属于绞盘
,涉及一种绞盘,特别涉及一种蜗轮蜗杆绞盘。
技术介绍
目前,绞盘种类很多,其动力传动形式有多种:如机动、气动、电动、液压等,无论何种传动形式的绞盘均有动力源、控制机构、减速器、离合器、卷筒支架以及附件等组成。另外,绞盘按照减速器种类可分为普通减速箱绞盘、行星轮绞盘、蜗轮蜗杆绞盘、摆线针轮绞盘等,其中以蜗轮蜗杆绞盘居多,可广泛用于越野救援、工程救援、军事交通运输、矿业、林牧渔业等。而现有的蜗轮蜗杆绞盘内部结构比较复杂,造成其绞盘设计较重不易搬动,在使用其传动部件容易磨损,影响绞盘的实际使用,造成内部的安装维护不便,同时提高了绞盘制造和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内部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成本低且磨损小的绞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蜗轮蜗杆绞盘,包括离合器箱体、带有端盖的蜗轮箱体以及设置在离合器箱体和蜗轮箱体之间且与离合器箱体和蜗轮箱体相配合的卷筒,所述的离合器箱体内安装有离合块、拔叉槽和拔叉,所述的蜗轮箱体内安装有蜗轮和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内设置有轴向贯穿卷筒且两端部分别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和蜗轮箱体内的传动轴,且卷筒两端部处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与传动轴相配合的双金属轴承一,所述的传动轴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离合块,且传动轴伸入离合器箱体内的一端部与离合器箱体通过双金属轴承二相固连,所述传动轴轴向伸入蜗轮箱体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蜗轮,且传动轴伸入蜗轮箱体内的一端部与端盖通过双金属轴承三相固连,所述传动轴位于与蜗轮箱体连接处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一端面与蜗轮相贴合的防磨轴套,所述的蜗轮与防磨轴套相贴合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防磨轴套相配合的凹槽一,且蜗轮位于凹槽一处的内周壁与防磨轴套之间留有空隙。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绞盘中,所述的传动轴位于与离合块连接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卡圈。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绞盘中,所述的蜗轮箱体位于防磨轴套处设置有轴向向蜗轮延伸的延展部一,所述延展部一朝向蜗轮的一端面与蜗轮和防磨轴套相贴合的一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的凹槽一的长度A大于延展部一的长度B。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绞盘中,所述的传动轴位于卷筒和蜗轮箱体之间的外周壁上套设有TC双唇包胶油封,所述的蜗轮箱体靠近卷筒的一端面位于TC双唇包胶油封处设置有轴向向卷筒延展且限制TC双唇包胶油封的延展部二。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绞盘中,所述的卷筒和蜗轮箱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的摩擦组件,所述的摩擦组件包括摩擦块和抵触弹簧,所述的蜗轮箱体位于抵触弹簧处均开设有凹槽二。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绞盘中,所述的防磨轴套由锌基合金制成。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绞盘中,所述的蜗轮和蜗杆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蜗轮蜗杆绞盘在卷筒内设置有传动轴,卷筒两端部处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双金属轴承一,传动轴伸入离合器箱体内的一端部与离合器箱体通过双金属轴承二相固连,传动轴伸入蜗轮箱体内的一端部与端盖通过双金属轴承三相固连,传动轴位于与蜗轮箱体连接处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一端面与蜗轮相贴合的防磨轴套。上述结构的设置使蜗轮绞盘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减少绞盘在运行时的磨损,延长绞盘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绞盘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蜗轮蜗杆绞盘中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蜗轮蜗杆绞盘中蜗轮与蜗杆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离合器箱体;2、端盖;3、蜗轮箱体;4、卷筒;5、离合块;6、拔叉槽;7、拔叉;8、蜗轮;9、蜗杆;10、联轴器;11、传动轴;12、双金属轴承一;13、双金属轴承二;14、双金属轴承三;15、防磨轴套;16、凹槽一;17、限位卡圈;18、延展部一;19、TC双唇包胶油封;20、延展部二;21、摩擦块;22、抵触弹簧;23、凹槽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蜗轮蜗杆绞盘包括离合器箱体1、带有端盖2的蜗轮箱体3以及设置在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之间且与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相配合的卷筒4,离合器箱体1内安装有离合块5、拔叉槽6和拔叉7,蜗轮箱体3内安装有相互啮合的蜗轮8和蜗杆9,蜗杆9的一端安装有联轴器10,用作与输入的动力连接,蜗杆9通过单列滚珠轴承固定在蜗轮箱体3上,卷筒4内设置有轴向贯穿卷筒4且两端部分别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内的传动轴11,卷筒4两端部处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与传动轴11相配合的双金属轴承一12,传动轴11的中心线与卷筒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传动轴11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1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离合块5,传动轴11伸入离合器箱体1内的一端部与离合器箱体1通过双金属轴承二13相固连,为了便于双金属轴承二13的安装和固定,离合器箱体1位于双金属轴承二13处设置有轴向凸起且供双金属轴承二13安装的安装部一,传动轴11轴向伸入蜗轮箱体3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蜗轮8,传动轴11伸入蜗轮箱体3内的一端部与端盖2通过双金属轴承三14相固连,为了双金属轴承三14的安装和固定,端盖2位于双金属轴承三14处设置有轴向凸起且供双金属轴承三14安装的安装部二,传动轴11位于与蜗轮箱体3连接处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一端面与蜗轮8相贴合的防磨轴套15,蜗轮8与防磨轴套15相贴合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防磨轴套15相配合的凹槽一16,蜗轮8位于凹槽一16处的内周壁与防磨轴套15之间留有空隙。作为优选结构,蜗轮箱体3位于防磨轴套15处设置有轴向向蜗轮8延伸的延展部一18,延展部一18朝向蜗轮8的一端面与蜗轮8和防磨轴套15相贴合的一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延展部一18的内周壁与相对应防磨轴套15的外周壁之间留有间隙,凹槽一16的长度A大于延展部一18的长度B,防磨轴套15由锌基合金制成,蜗轮8和蜗杆9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细说,为了限制传动轴11的位置,同时防止传动轴11出现轴向窜动从而增大磨损,传动轴11位于与离合块5连接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卡圈17。进一步细说,为了加强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防止TC双唇包胶油封19脱落,传动轴11位于卷筒4和蜗轮箱体3之间的外周壁上套设有TC双唇包胶油封19,TC双唇包胶油封19朝向卷筒4的一端面与卷筒4相抵触,TC双唇包胶油封19的另一端面分别与防磨轴套15和蜗轮箱体3相抵触,蜗轮箱体3靠近卷筒4的一端面位于TC双唇包胶油封19处设置有轴向向卷筒4延展且限制TC双唇包胶油封19的延展部二20,延展部20朝向卷筒4的端面与卷筒4相对应的端面相抵触。进一步细说,为了增加卷筒4转动时的稳定性,卷筒4和蜗轮箱体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周向间隔分布的摩擦组件,摩擦组件包括摩擦块21和抵触弹簧22,摩擦块21朝向卷筒4的一端面与卷筒4相抵触,抵触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摩擦块21和蜗轮箱体3相抵触,蜗轮箱体3位于抵触弹簧22处均开设有便于抵触弹簧22安装且防止抵触弹簧22安装的凹槽二2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轮蜗杆绞盘,包括离合器箱体(1)、带有端盖(2)的蜗轮箱体(3)以及设置在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之间且与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相配合的卷筒(4),所述的离合器箱体(1)内安装有离合块(5)、拔叉槽(6)和拔叉(7),所述的蜗轮箱体(3)内安装有蜗轮(8)和蜗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4)内设置有轴向贯穿卷筒(4)且两端部分别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内的传动轴(11),且卷筒(4)两端部处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与传动轴(11)相配合的双金属轴承一(12),所述的传动轴(11)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1)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离合块(5),且传动轴(11)伸入离合器箱体(1)内的一端部与离合器箱体(1)通过双金属轴承二(13)相固连,所述传动轴(11)轴向伸入蜗轮箱体(3)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蜗轮(8),且传动轴(11)伸入蜗轮箱体(3)内的一端部与端盖(2)通过双金属轴承三(14)相固连,所述传动轴(11)位于与蜗轮箱体(3)连接处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一端面与蜗轮(8)相贴合的防磨轴套(15),所述的蜗轮(8)与防磨轴套(15)相贴合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防磨轴套(15)相配合的凹槽一(16),且蜗轮(8)位于凹槽一(16)处的内周壁与防磨轴套(15)之间留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轮蜗杆绞盘,包括离合器箱体(1)、带有端盖(2)的蜗轮箱体(3)以及设置在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之间且与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相配合的卷筒(4),所述的离合器箱体(1)内安装有离合块(5)、拔叉槽(6)和拔叉(7),所述的蜗轮箱体(3)内安装有蜗轮(8)和蜗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4)内设置有轴向贯穿卷筒(4)且两端部分别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1)和蜗轮箱体(3)内的传动轴(11),且卷筒(4)两端部处的内周壁上均设置有与传动轴(11)相配合的双金属轴承一(12),所述的传动轴(11)轴向伸入离合器箱体(1)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离合块(5),且传动轴(11)伸入离合器箱体(1)内的一端部与离合器箱体(1)通过双金属轴承二(13)相固连,所述传动轴(11)轴向伸入蜗轮箱体(3)内的一端外周壁上安装有与其相配合的蜗轮(8),且传动轴(11)伸入蜗轮箱体(3)内的一端部与端盖(2)通过双金属轴承三(14)相固连,所述传动轴(11)位于与蜗轮箱体(3)连接处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一端面与蜗轮(8)相贴合的防磨轴套(15),所述的蜗轮(8)与防磨轴套(15)相贴合的端面上开设有与防磨轴套(15)相配合的凹槽一(16),且蜗轮(8)位于凹槽一(16)处的内周壁与防磨轴套(15)之间留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妙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旺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