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义专利>正文

自动防火安全燃气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80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天然气等可燃气自动调压、防火、无气自动关闭的安全多功能阀门。目的是解决以往防火采用炮弹式爆破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无防火的其它类各种阀门的问题。结构是在有进出气口的壳体中装配可提可转的气门塞杆,在壳体中装配防火自动关闭燃气的温控感器。优点是经试制试用,能够有效地多次重复使用防火温度控感器,限定温度由用户自定,从0~100℃范围内更灵敏地实现自动关闭燃气通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天然气等可燃气自动调压、自动防火、无气自动关闭的安全多功能阀门。 在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液化气、天然气阀门的防火关闭工作原理是采用一种炮弹式爆破器,将其卡压在液化气瓶阀门的旋钮上,一旦遇火便引发爆炸,利用爆破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气门关闭,其存在如下缺点①爆破时易伤人伤物,导致意外事故。②只能一次性使用,若长期不曾发挥效力,也无法检验是否失效;过期退下的产品无专门的处理设备;每个阀门如同一颗小型炸弹一样危险,随时随地都有爆炸的可能。③生产过程中不能达到100%地进行实验,因而可靠性不强。手工制作,只作10%的点爆实验,这很难保证其余90%的产品也是合格可靠的。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研制一种自动防火安全燃气阀门,达到灵敏度高、无声响、无爆炸、结构简单而实用的安全可靠的多功能自动防火、自动调压、无气自动关闭阀门的目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第一种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第二种结构剖视图。图4是第三种结构剖视图。图5是第四种结构剖视图。图6是图5中防火气门嘴29局部剖视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防火气门嘴29局部剖视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五种结构剖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第六种结构剖视图。图11是第七种结构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温度控感器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1中温度控感器第二种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气门塞杆,2-出气口,3-压环,4-绳索,5-螺杆,6-上外壳,7-螺母,8-橡胶薄膜,9-导磁片,10-下外壳,11-上进气口环,12-气门塞,13-永磁环,14-进气口,15-下进气口,16-导热液体,17-控感器座,18-温度控感器,19-滑轮,20-弹簧,21-自锁销,22-防护罩,23-密封套,24-压力表,25-转柄,26-压盖,27-进液口,28-壳体,29-气门嘴,30-导热橡胶,31-支架,32-控制阀杆,33-阀杆气道,34-弹簧座,35-穿销、定位销,36-转动杆,37-出气口定位环,38-减压阀,39-磁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在有进出气口的壳体中装配可提,可转的气门塞杆1,其特殊之处是,在壳体中装配能够防火自动关闭燃气的温度控感器18。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上下壳体6和10之间装配橡胶薄膜8,橡胶薄膜8上导磁片9中固定可上下的气门塞杆1,下壳体10上装配永磁环13,在上壳体6内控感器座17中充满导热液体16,控感器座17内固定呈弹簧形式的温度控感器18,温度控感器18上端固定的绳索4缠绕在螺杆5上,螺杆5上装配可上下移动的螺母7。上下壳体6和10之间装配橡胶薄膜8,橡胶薄膜8中导磁片9上固定磁铁39和气门塞杆1,下壳体10中用压盖26装配可转动复位的永磁环13,上壳体6上的控感器座17中充满导热液体16,并在其内装配弹簧形式的温度控感器18和控制阀杆32。上下壳体6和10之间装配橡胶薄膜8,橡胶薄膜8中导磁片9上固定气门塞杆1,下壳体10上装配永磁环13,在下壳体10的出气口2与气门嘴29之间装配近似椭圆形的温度控感器18,温度控感器18外层包装导热橡胶30。在壳体28中装配可转动0°~90°范围的锥形气门塞杆1,壳体28上的控感器座17中充满导热液体16,并在其内装配弹簧形式的温度控感器18,温度控感器18一端用绳索4连接气门塞杆1一侧。在壳体28中装配可转动升降的气门塞杆1,在壳体28出气口定位环37内端装配近似椭圆形的温度控感器18,温度控感器18外层包装导热橡胶30。上下壳体6和10之间装配橡胶薄膜8,橡胶薄膜8中导磁片9上连接磁铁39和气门塞杆1,在下壳体10上用压盖26装配可转动复位的永磁环13。在下壳体10的出气口处装配∽形温度控感器18,温度控感器18的∽形两端装配气门塞12。上下壳体6和10之间装配橡胶薄膜8,橡胶薄膜8中导磁片9上连接磁铁39和气门塞杆1,在下壳体10上用压盖26装配可转动复位的永磁环13,在下壳体10的出气口处装配弹簧形式的温度控感器18,温度控感器18的两端装配气门塞12。上述温度控感器18是由形状记忆温度钛合金制成。下面依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参见图1和图2。上下外壳6和10之间装配橡胶薄膜8,薄膜8中导磁片9中心固定气门塞杆1。上壳体6上导向槽装配可上下的螺母7,空心螺杆5通过可上下的气门塞杆1,气门塞杆1下端气门塞12与上下进气口11和15作封闭气源配合。本技术的特点是,在上壳体6的控感器座17中装配弹簧形式的温度控感器18,由形状记忆钛合金制作,该温度控感器18处于充满导热液体16之中,控感器18上端固定绳索4和自锁销21,绳索4经滑轮19缠绕在螺杆5上,自锁销21上套有弹簧20,销21上端插入螺杆5上端盘中。整个工作原理是这样,当提起气门塞杆1时,燃气经进气口14、下进气口15、上进气口环11、下壳体10下腔从出气口2喷出燃气;当需要关闭时,人工按下气门塞杆1,导磁片9与永磁环13吸合,气门塞12下移封闭下进气口15。当燃气过压时,气压推动气门塞杆1上移,封闭上进气口环11;当气压减小时,气门塞杆1在自重和磁力作用下下落,在动压情况下,气门塞12频繁起落。当无气压时,气门塞杆1在磁力作用下,自动下落关闭燃气,起到无气自动关闭的作用。燃气开通正常,起到调压的作用。当遇到火灾时,温度升高,控感器座17内导热液体16温度升高,弹簧式的温度控感器18在预定温度下收缩原记忆的形状,自锁销21脱离卡口,绳索4带动螺杆5旋转,螺母7下移,推动导磁片9向下移动接触永磁环13,气门塞12封住气燃,防止火灾发生。参见图3,基本原理同上,不同之处是永磁环13可随转柄25转动,使其磁性改动,控制导磁片9下面的磁铁39吸合和排斥,达到气门塞12下关上升的目的,同时转柄25用扭簧或拉簧连接,实现自动复位。上外壳6的控感器座17中充满导热液体16,座17上用弹簧式温度控感器18装配控制阀杆32,座17内环壁用密封套23制作,以便利可上下伸缩,当环境温度升高,足以有危险时,温度控感器18伸展,压迫导磁片9下移,使气门塞12封住下进气口15,防止火灾发生。参见图4,原理和结构基本同上,不同之处是,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弹簧式温度控感器18上缩,气门塞杆1上移至上进气口环11,封住气源,防止火灾。参见图5至图7,基本原理同上,不同之处是,在出气口2处与气门嘴29之间支架31上装配近似椭圆形的温度控感器18,其外边包装导热橡胶30。当温度升高时,温度控感器18变形,能够实现封闭出气口燃气通道,防止火灾发生。在下外壳10的进气口14处装配压力表24,监测压力。参见图8至图9,壳体28中部装配锥形气门塞杆1,可转动0~90°范围的气门塞杆1下端用弹簧20和穿销35装配,上端绳索4与弹簧式的温度控感器18联接。当燃气从进气口14进入,经阀杆气道33、出气口2喷出。当关闭时,转动气门塞杆1到90°即关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处于开状态的气门塞杆1随温度控感器18收缩,使绳索4强迫气门塞杆1转动关闭。控感器座17上的二个定位销35限制气门塞杆1的活动范围。参见图10,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阀门,壳体28上装配可旋转的气门塞杆1,气门塞杆1的上下起开闭气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防火安全燃气阀门,包括在有进出气口的壳体中装配可提、可转的气门塞杆(1),其特征是:在壳体中装配能够防火自动关闭燃气的温度控感器(1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义唐卫胜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