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贝母植物药材及其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96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它包括(1)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机底肥进行耕翻,再进行箱式整地或小畦整地;(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后用清水淘洗,再与经过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1∶3~6的重量比混匀并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15℃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80天;(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化学处理并结合物理处理技术使种子萌发率提高到85%以上,可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与规范化栽培技术,尤其涉及 暗紫贝母植物药材及其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青藏高原复杂的地理地貌构成了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有的植 物类群,这些植物绝大部分是藏药材。由于高原气候条件特殊,特别是太阳 辐射强烈,平均气温较低,导致植物具有生理上和形态上的特异性及不可替 代性。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的生长依赖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因而存在极大的脆 弱性。近年来全球性气候变化,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加剧,使高原药用植物生 存环境恶化,并影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正常再生,从而造成了资源下降和枯 竭,许多种类趋于衰退或濒临灭绝, 一些优良品种资源正在消失或解体。暗紫贝母是是青藏高原传统地道中药材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常用的大宗 珍贵药材之一,其在中药成方制剂中使用频率较高,目前在《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收载的含有暗紫贝母的制剂品种共有121种,占其制剂 总数的2.99%。由于暗紫贝母具有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喉痹乳难、 金疮凤痉、撩腹中结实、咳嗽上气、止咳热渴等功效,特别是在止咳化痰上 有独到的疗效,因而药用需求量很大。据不完全统计,临床用药及成方制剂 对暗紫贝母的年需求量应在1500吨以上,而目前市场能提供的暗紫贝母在 50吨左右,且绝大部分为野生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其价格逐年上涨, 2007年野生药材已经达到2000-2400元/kg。由于长期过度采集使其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从而造成了价格的大幅上升, 而价格上升又更进一步地刺激了掠夺性开采,导致野生资源更趋日益稀少, 主要产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己经被国家列为三类濒危保护药材 品种。为了保护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国家自2005年全面开展和 实施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程,目前,暗紫贝母地道产区均已 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范围,国家和地方对包括暗紫贝母药材 在内的许多地道药材实行禁采或限采的保护性措施,进一步加剧了暗紫贝母药材的市场紧缺程度。因此,开展暗紫贝母药材的人工种植与生产已经成为 保障暗紫贝母药材市场供给的唯一途径,也是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鼓励 发展的地方特色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种子萌发率、可规模化生产 的暗紫贝母植物药材及其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l)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机底肥进行耕翻,再进行箱式整地或小 畦整地;(2) 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 将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后用清水淘洗,再与经过灭菌处理的细 砂按照l: 3~6的重量比混匀并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C -15-C 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80天;(4) 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步骤U)所述的箱式整地指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15cm深进行。步骤(l)所述的小畦整地指降水量大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15cm高进行。步骤(3)中的赤霉素溶液浓度为50ppm 100ppm。步骤(4)所述的直播是指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经步骤(3)处理 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 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2800m 4500m水浇地 或旱作耕地,播种量为510g 1000g/亩,播种深度3 5cm。一种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 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鳞茎采收后,选择无腐变、无霉病、无 损伤的鳞茎按照直径0.6 cm以上、0.3~0.6cm、 0.3cm以下三个等级进行分级;② 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溶液浸泡后用清水冲洗,按照一层细砂一层 鳞茎平铺在容器内;③ 将处理后的鳞茎种球进行大田直播。步骤②所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3%。 5%>,多菌灵溶液为将浓度50%的多菌灵溶液稀释200~400倍后的溶液。步骤③所述的直播是指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步骤(2)处理的 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种球按照直径0.6cm以上、0.3M).6cm、 0.3cm以下三个等 级分别以3 5cm、 5~8cm、 8cm 10cm行距进行点播于海拔2800m 4500m水 浇地或旱作耕地,播种量按照直径0.6cm以上、0.3~0.6cm、 0.3cm以下三个 等级分别为20kg/亩 30kg/亩、30kg/亩 40kg/亩、50kg/亩 60kg/亩,播种深度 5~8c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暗紫贝母种子进行处理,可以 使种子萌发率提高到85%以上;通过施用有机底肥、采用条播播种方式,可 以生产出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要求的优质暗紫贝母植物药材产品,并且经实验证明,野生与人工 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相似。不同地区野生与人工栽培暗紫贝母中总生物碱(贝母乙素计)含量<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2、当采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暗紫贝母植物鳞茎的人工栽培方法时,可以快 速生产出产量稳定、质量可控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为规模化、大面积生产 暗紫贝母植物药材产品提供优质种子,可满足建立符合国家GAP规范的暗紫 贝母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和优质种子生产基地的要求。3、本专利技术易于实施,可以应用在海拔2800m 4500m暗紫贝母药材原产 地,在恢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资源的同时,也可实现保护高原地区生态环境 和拯救暗紫贝母濒危植物药材资源的目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l)平整土地后,按 3000kg/亩施用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酵素有机肥,该有机底肥是 专业厂家利用牛、羊等家畜粪便经过发酵腐熟添加生物菌素生产的有机肥,其有机质含量》30%,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大于28%、 27%和18%,并 进行30cm浅层耕翻,将肥料埋入土壤中,再进行lm宽、10 15cm深的箱式 整地(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或进行lm宽、10~15cm高的小畦整地(降 水量大于550mm地区);(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 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浸泡在50ppm赤霉素溶液 (简称GA溶液)中24 48h后,用清水淘洗三次;将处理后的种子与经过阳 光曝晒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1: 3的重量比混匀并喷洒水分使其含水量达到 50%以上,放置在0C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天,可以使种子萌发率达到85 %以上;(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即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 将经步骤(3)处理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 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 2800m 4500m水浇地,播种量为510g 1000g/亩,播种深度3~5cm,播种后 1~2年内持续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阳(架设高度5~10cm),保持土壤水分,防 止强光直射烧苗。实施例2 —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l)平整土地后,按 3000kg/亩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机底肥进行耕翻,再进行箱式整地或小畦整地;(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后用清水淘洗,再与经过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1∶3~6的重量比混匀并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15℃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80天;(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平整土地后施用有机底肥进行耕翻,再进行箱式整地或小畦整地;(2)将野生或人工生产的暗紫贝母种子通过风力筛选或水力浮选方法选种,剔除不成熟种子;(3)将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浸泡后用清水淘洗,再与经过灭菌处理的细砂按照1∶3~6的重量比混匀并使其含水量达到50%以上,放置在0℃~-15℃低温储藏室内储藏60~80天;(4)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大田直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l)所述的箱式整地指降水量小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 15cm 深进行。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l)所述的小畦整地指降水量大于550mm地区采用lm宽、10~15cm 高进行。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3)中的赤霉素溶液浓度为50ppm 100ppm。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暗紫贝母植物药材的人工栽培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4)所述的直播是指在春季4月中旬或秋季10月初,将经步骤(3)处 理的暗紫贝母植物种子以8cm 10cm行距进行条播于海拔2800m 4500m水浇 地或旱作耕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世震胡风祖杨月琴何晓琳李国良王立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