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挠性架板,主要由一塑胶片板及两结合杆所组成,该塑胶片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并在板面的两端设有与板面同宽的弯折线槽,该弯折线槽可使原本不易弯折的塑胶片板具有适度的可挠性,而该结合杆两端头各设有一螺孔,结合杆通过螺孔设置于塑胶片板两端的弯折线槽上,并通过对塑胶片板向内弯折的两端施以高周波加工固结于塑胶片板的板面上,而形成一架板。由此,通过弯折线槽配合架体,即可随意弯折成各种形式的置物架,增加产品的实用功效。(*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领域家具的一般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挠性架板。在现今社会工商业高度发展之下,国民收入日益增加,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一般大众对于生活品质的提高也越加重视,尤其是居家的环境品质更是注重,相对家中的生活用品不但注重其美观更加注重其实用性,例如像置物架或展示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可谓相当广泛与普遍,因置物架或展示架的摆设可调整空间的视觉,亦即如同室内的装潢,因而对于居家生活的品质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然而一般现有的置物架或展示架由一架体及数个架板所组成,其外观结构形态大同小异无特殊变化,因为现有置物架的架板为一硬质平板,其外观形状已固定,所以无法变化成不同形式或形状的置物架,因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再则,若要变换置物架形式则需改变架板的形状或大小以配合架体,因此制造者需制造各种不同形状尺寸的架板以供所需,如此一来会增加制造成本的负担,且因滞销品而使库存增加,相对造成业者金钱的损失,因而就现有的架板而言,显然尚有其实际运用上的缺点,故难称完全符合于实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挠性架板,使其可随意弯折成形,以增加实用的功效,并可降低制造成本,更可减少成品的库存量。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挠性架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一塑胶片板及两结合杆所组成,其中该塑胶片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并在板面的两端设有与板面同宽的并使塑胶片板具有适度可挠性的弯折线槽;该结合杆,其两端头各设有一螺孔,结合杆设置于塑胶片板两端的弯折线槽上,由弯折线槽将塑胶片板两端向内弯折,将结合杆包覆于内,并在塑胶片板向内弯折的两端高周波固接将结合杆固结于塑胶片板的板面上,而形成一架板。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可挠性架板,其中所述的加长的塑胶片板的板面上需弯折处预设有弯折线槽,而在架体上需弯折处设有圆杆,塑胶片板以弯折线槽与圆杆配合设置于架体上。前述的可挠性架板,其中所述的结合杆为一圆柱杆体。前述的可挠性架板,其中所述的结合杆为四方形杆体。前述的可挠性架板,其中所述的结合杆与塑胶片板其两端的结合结构,是在结合杆外设有一可对合的结合杆套,该结合杆套的一侧设有一缺口,塑胶片板的两端包覆结合杆,而结合杆套以其缺口套设夹固于包覆塑胶片板的结合杆外。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可挠性架板,其通过一塑胶片板上的弯折线槽,即可利用同一架板配合架体随意弯成各种形状的置物架或展示架,增加了实用的功效;同时,使用同一架板还可变化组成多种结构形式的置物架或展示架,降低制造成本,更可减少成品的库存。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后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组装成置物架的示意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外观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立体组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组装成置物架的实施例立体外观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可挠性架板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可挠性架板,其主要由一塑胶片板10及两个结合杆20所组成,其中该塑胶片板10,具有一定的厚度,当两端紧固后可承载一定的重量,并在板面的两端设有数道与板面同宽的弯折线槽11,该弯折线槽11可使原本不易弯折的塑胶片板10具有适度的可挠性;该结合杆20,为一截面为三角形的杆体,其两端头各设有一螺孔21,而可将结合杆20设置于塑胶片板10两端的弯折线槽11上,通过弯折线槽11使塑胶片板10两端可向内弯折,而将结合杆20包覆于内,并将塑胶片板10向内弯折的两端施以高周波加工固结于塑胶片板10的板面上,形成一架板。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技术组装成置物架的示意图,其可利用结合杆20两端的螺孔21,由螺栓将数层的塑胶片板10组装于一架体30上,成为一轻巧的置物架,不但组装简便,更可降低成本。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分别是本技术三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本技术的塑胶片板10为可加长的塑胶片板,并在塑胶片板10的板面上需弯折处再预设有数道弯折线槽11,如此即可将一端结合杆20螺固于架体30上,再在架体30上需弯折处分别设有一圆杆31,而塑胶片板10即可利用弯折线槽11与圆杆31相配合,在架体30上随意弯折成如图所示的各种结构形式的置物架或展示架,因此仅就架体形状、结构的单纯变化,并配合本技术的架板,皆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内。再请参阅图7、图8所示,是本技术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技术的结合杆20与塑胶片板10两端结合结构方式,亦可在结合杆20处设有一同形状的结合杆套22,其一侧设有一缺口23,而可将塑胶片板10的两端包覆于结合杆20外,再将结合杆套22利用其缺口23套覆于包覆塑胶片板10的结合杆20外,而可固定塑胶片板10于结合杆20上(如图7所示);倘若结合杆20的形状为图8所示的四方形杆体,该结合杆套22即设计为可对合的四方形的形状以配合结合杆20的形状,因此仅就结合杆套形状结构的单纯变化而配合其结合杆形状,皆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再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及其应用例图,其结合杆20的形状亦可设为一圆柱杆体,而可将圆柱杆体的结合杆20置于塑胶片板10两端的弯折线槽11上,通过弯折线槽11使塑胶片板10的两端可向内弯折,而将圆柱杆体的结合杆20包覆于内,并将塑胶片板10向内弯折的两端施以高周波加工固结于塑胶片板10的板面上,而形成一架板,其同样可利用结合杆20两端的螺孔21,由螺栓将数层的塑胶片板10组装于一架体30上,成为一轻巧形置物架(如图10所示),因此仅就结合杆形状结构的单纯变化而言,显然亦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挠性架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一塑胶片板及两结合杆所组成,其中该塑胶片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并在板面的两端设有与板面同宽的并使塑胶片板具有适度可挠性的弯折线槽;该结合杆,其两端头各设有一螺孔,结合杆设置于塑胶片板两端的弯折线槽上,由弯折线槽将塑胶片板两端向内弯折,将结合杆包覆于内,并在塑胶片板向内弯折的两端高周波固接将结合杆固结于塑胶片板的板面上,而形成一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长的塑胶片板的板面上需弯折处预设有弯折线槽,而在架体上需弯折处设有圆杆,塑胶片板以弯折线槽与圆杆配合设置于架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杆为一圆柱杆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杆为四方形杆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架板,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一塑胶片板及两结合杆所组成,其中:该塑胶片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并在板面的两端设有与板面同宽的并使塑胶片板具有适度可挠性的弯折线槽;该结合杆,其两端头各设有一螺孔,结合杆设置于塑胶片板两端的弯折线槽上 ,由弯折线槽将塑胶片板两端向内弯折,将结合杆包覆于内,并在塑胶片板向内弯折的两端高周波固接将结合杆固结于塑胶片板的板面上,而形成一架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聪佑,
申请(专利权)人:辰崧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