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35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包括PET绝缘基体,及一体制成于PET绝缘基体上的垫块;所述垫块中部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垫块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金属载流片;所述金属载流片顶面开设有石墨烯槽体;所述石墨烯槽体内侧涂覆有石墨烯远红外涂层;所述金属载流片外围包覆有一层耐高温PET绝缘外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其将金属载流片开设槽体,并在其内涂覆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并通过耐高温PET绝缘外包实现对金属载流片和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包覆压制,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与金属载流片充分融合,其能够适用于高温环境。

A kind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graphene far infrared electrothermal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热膜,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属于电热膜

技术介绍
电热膜分为高温、低温电热膜;高温电热膜一般用于电子电器、军事等,如今科技生产的电热膜;电热膜供暖系统是区别于以散热器、空调、暖气片为代表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的氧化物,其颜色为棕黄色,市面上常见的产品有粉末状、片状以及溶液状的;因经氧化后,其上含氧官能团增多而使性质较石墨烯更加活泼,可经由各种与含氧官能团的反应而改善本身性质;其具有较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石墨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很多领域,不过关于石墨烯基的远红外发热涂层的研究还是颇少;由于现有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普遍耐热性能差,不能在高温下发挥作用,严重制约了其运用的前景;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94849.4,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由8层结构构成,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耐高温PET绝缘层、玻璃纤维加强筋层、石墨烯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金属载流条、PE热熔胶膜层、第二耐高温PET绝缘层、接地金属带和第三耐高温PET绝缘层;本技术工工艺过程简单,制得的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可以在高温条件下有效地进行工作;但其制备比较复杂,在高温环境下,石墨烯增强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和金属载流条无法很好地复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其采用槽体收纳和耐高温PET绝缘外包内侧压制,能够避免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剥离金属载流体,其能够适用于高温环境。本技术的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包括PET绝缘基体,及一体制成于PET绝缘基体上的垫块;所述垫块中部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垫块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金属载流片;所述金属载流片顶面开设有石墨烯槽体;所述石墨烯槽体内侧涂覆有石墨烯远红外涂层;所述金属载流片外围包覆有一层耐高温PET绝缘外包;其先将石墨烯远红外涂层涂覆到金属载流片上,并通过耐高温PET绝缘外包进行包覆,同时,保证金属载流片其安装耳露出耐高温PET绝缘外包,其能够完成金属载流片安装,同时,通过加电设备进行加热;在金属载流片两端通电,石墨烯远红外涂层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碳分子团及导电金属之间的相互摩擦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波长在5-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有效电热能总转换率达99%以上。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石墨烯槽体为轴向开设或径向开设的多个槽体,或轴向和径向交叉开设的网格状槽体。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石墨烯槽体槽深小于0.3mm;所述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厚度小于0.25mm;所述耐高温PET绝缘外包内面于石墨烯远红外涂层顶面一体制成有与槽体密封嵌合的压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其将金属载流片开设槽体,并在其内涂覆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并通过耐高温PET绝缘外包实现对金属载流片和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包覆压制,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与金属载流片充分融合,其能够适用于高温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包括PET绝缘基体1,及一体制成于PET绝缘基体上的垫块2;所述垫块2中部轴向开设有螺孔3;所述垫块2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金属载流片4;所述金属载流片4顶面开设有石墨烯槽体5;所述石墨烯槽体5内侧涂覆有石墨烯远红外涂层6;所述金属载流片4外围包覆有一层耐高温PET绝缘外包7;其先将石墨烯远红外涂层6涂覆到金属载流片4上,并通过耐高温PET绝缘外包7进行包覆,同时,保证金属载流片4其安装耳露出耐高温PET绝缘外包7,其能够完成金属载流片安装,同时,通过加电设备进行加热;在金属载流片两端通电,石墨烯远红外涂层中的碳分子在电阻中产生声子、离子和电子,由碳分子团及导电金属之间的相互摩擦而产生热能,热能又通过控制波长在5-14微米的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有效电热能总转换率达99%以上。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槽体4为轴向开设或径向开设的多个槽体,或轴向和径向交叉开设的网格状槽体。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石墨烯槽体4槽深小于0.3mm;所述石墨烯远红外涂层6厚度小于0.25mm;所述耐高温PET绝缘外包7内面于石墨烯远红外涂层6顶面一体制成有与槽体密封嵌合的压面8。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绝缘基体,及一体制成于PET绝缘基体上的垫块;所述垫块中部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垫块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金属载流片;所述金属载流片顶面开设有石墨烯槽体;所述石墨烯槽体内侧涂覆有石墨烯远红外涂层;所述金属载流片外围包覆有一层耐高温PET绝缘外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PET绝缘基体,及一体制成于PET绝缘基体上的垫块;所述垫块中部轴向开设有螺孔;所述垫块上通过螺丝固定有金属载流片;所述金属载流片顶面开设有石墨烯槽体;所述石墨烯槽体内侧涂覆有石墨烯远红外涂层;所述金属载流片外围包覆有一层耐高温PET绝缘外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太敬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