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14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电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包括第一级电感器和第二级电感器,所述第一级电感器包括第一级线圈,所述第二级电感器包括铜排,所述第一级线圈和铜排由一根铜导线绕制而成,所述铜导线一端设有第一级电感器的输入端子,所述铜导线另一端设有第二级电感器的输出端子。将两级电感器中的线圈采用同一根铜扁平导线绕制而成,并在线圈上直接设置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电气连接端子,从而减少了两级电感器之间的过渡连接以及简化了与外部电路的电气连接。

An inductor assembly for DC-DC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电源变换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电子直流-直流变换器普遍采用电感器作为输出级的滤波器件,用于过滤电压纹波。在中、大功率级别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中,为提高电压纹波的滤波性能,会采用两级电感器和电容滤波,两级电感器均为采用独立分体的电感器。中、大功率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中的电感器体积都比较大,两级独立的电感器滤波从而会使直流-直流变换器设备体积增大,并且两级独立电感器之间的安装和电气连接也会增加直流-直流变换器制造的工序和环节,同时该电气采用普通线束,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简便、安全性高的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本技术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级电感器和第二级电感器,所述第一级电感器包括第一级线圈,所述第二级电感器包括铜排,所述第一级线圈和铜排由一根铜导线绕制而成,所述铜导线一端设有第一级电感器的输入端子,所述铜导线另一端设有第二级电感器的输出端子。较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级电感器还包括方向朝下的第一磁芯和方向朝上的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均包括磁芯外框和设置在磁芯外框中心的芯柱,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的芯柱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通过磁芯外框拼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级线圈的磁芯整体,所述第一级线圈为与芯柱配合的螺旋状结构,所述第一级线圈套设于所述第二磁芯的芯柱上。较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级电感器还包括绝缘分隔层,所述绝缘分隔层中心设有供芯柱通过的通孔,所述绝缘分隔层穿过芯柱固定在第二磁芯的上表面。较为优选的,所述铜排与第一级线圈衔接的一端焊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板上电容器的第一连接端子,所述铜排另一端焊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板上电容器的第二连接端子。较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均为焊接端子。较为优选的,所述铜导线为扁平状铜导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两级电感器中的线圈采用同一根铜扁平导线绕制而成,并在线圈上直接设置了与外部电路连接的电气连接端子,从而减少了两级电感器之间的过渡连接以及简化了与外部电路的电气连接。从而减小了直流-直流变换器的体积和减少安装与电气连接的工序。同时整个电感器组件中没有线束参与连接,其安全性更高。增加与外部电容器直接连接的焊接端子,无需通过螺栓连接,更加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线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外部电路的连接电路示意图;图中:1-第一级电感器,1.1-第一级线圈,1.2-磁芯整体,1.21-第一磁芯,1.21a-磁芯外框,1.21b-芯柱,1.22-第二磁芯,1.3-绝缘分隔层,1.31-通孔2-第二级电感器,2.1-铜排,3-输入端子,4-输出端子,5-第一连接端子,6-第二连接端子,7-电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本装置的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包括第一级电感器1由第二级电感器2组成,其中,第一级电感器1包括第一级线圈1.1、磁芯整体1.2和绝缘分隔层1.3,第二级电感器2包括铜排2.1。如图2和3所示,第一级线圈1.1和铜排2.1由一根扁平状铜导线绕制而成,铜导线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一级电感器1的输入端子3,输入端子3的中心设有螺栓过孔,输入端子3与电路板通过螺栓实现电器连接。铜导线另一端设有第二级电感器2的输出端子4,输出端子4的结构与输入端子3相同。第一级电感器1的磁芯整体1.2由方向朝下的第一磁芯1.21和方向朝上的第二磁芯1.22组成,第一磁芯1.21、第二磁芯1.22结构完全相同,它们的开口侧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从而拼合成一个可以容纳第一级线圈1.1的磁芯整体1.2。第一磁芯1.21、第二磁芯1.22均包括磁芯外框1.21a和设置在磁芯外框1.21a中心的芯柱1.21b,磁芯外框1.21a和芯柱1.21b一体成型,且形成一个“山”装结构。第一磁芯1.21和第二磁芯1.22的芯柱1.21b相对设置。绝缘分隔层1.3为板状结构,其板面与第二磁芯1.22的上表面和内侧面完全贴合,并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绝缘分隔层1.3中心设有供芯柱1.21b通过的通孔1.31,绝缘分隔层1.3穿过芯柱1.21b固定在第二磁芯1.22的上表面。绝缘分隔层1.3用于分隔第一级线圈1.1的磁芯整体1.2。第一级线圈1.1为与芯柱1.21b配合的螺旋状结构,第一级线圈1.1套设于第二磁芯1.22的芯柱1.21b上。如图4所示,铜排2.1与第一级线圈1.1衔接的一端焊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板上电容器7的第一连接端子5,该第一连接端子5为第一级线圈1.1和铜排2.1的共用端子。铜排2.1另一端焊接有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板上电容器7的第二连接端子6。第一连接端子5和第二连接端子6均为焊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5和第二连接端子6根据与外部电路板连接的空间位置不同,可以设置在铜扁平线圈的上表面、下表面或者侧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级线圈1.1和铜排2.1夹角为90°,但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根据布线位置的需求,角度可调整。且第一级线圈1.1并不限定为螺旋状,铜排2.1并不限定为条状。本说明书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包括第一级电感器(1)和第二级电感器(2),所述第一级电感器(1)包括第一级线圈(1.1),所述第二级电感器(2)包括铜排(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线圈(1.1)和第二级电感器(2)的铜排由一根铜导线绕制而成,所述铜导线一端设有第一级电感器(1)的输入端子(3),所述铜导线另一端设有第二级电感器(2)的输出端子(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包括第一级电感器(1)和第二级电感器(2),所述第一级电感器(1)包括第一级线圈(1.1),所述第二级电感器(2)包括铜排(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线圈(1.1)和第二级电感器(2)的铜排由一根铜导线绕制而成,所述铜导线一端设有第一级电感器(1)的输入端子(3),所述铜导线另一端设有第二级电感器(2)的输出端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直流变换器用电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电感器(1)还包括方向朝下的第一磁芯(1.21)和方向朝上的第二磁芯(1.22),所述第一磁芯(1.21)、第二磁芯(1.22)均包括磁芯外框(1.21a)和设置在磁芯外框(1.21a)中心的芯柱(1.21b),所述第一磁芯(1.21)和第二磁芯(1.22)的芯柱(1.21b)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磁芯(1.21)和第二磁芯(1.22)通过磁芯外框(1.21a)拼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第一级线圈(1.1)的磁芯整体(1.2),所述第一级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蔡林程诚徐刚胡磊孙志华尹国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