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263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包括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以及与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包胶注塑成型的扎带部分;所述扎带部分包括扎带和连接于扎带一端的扣头;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天线以及连接于天线一端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置于扣头上,所述天线则夹设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而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与扎带粘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天线埋植于扎带中,有效的保护了天线电路不被环境或人为的破坏,提高了扎带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延长了扎带结构的使用寿命,且保证了扎带结构的防盗性能。

A cable tie structure of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扎带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
技术介绍
扎带作为一种捆绑产品,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它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大小产品的捆绑需要,但由于扎带细而长的特点,一直是注塑成型领域的一大技术难点。目前,扎带除了用于捆绑产品之外,还会结合电子标签实现所捆绑产品防盗的目的。目前,电子标签扎带一般包括电子标签部分和扎带部分,电子标签部分由柔性电路板、天线、芯片,电子标签部分仅连接于扎带的带头。相对来说,电子标签部分与扎带部分相对比较独立,若将扎带剪断,电子标签部分仍能正常使用,这样就达不到防盗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一部分电子标签扎带通过背胶的方式将电子标签部分的天线贴于扎带的背面,当破坏扎带时,电子标签就无法正常接收信号,这样用户能够通过该异常情况判断扎带所绑产品是否被盗,从而起到防盗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的电子标签扎带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脱胶的现象,使得天线脱离扎带;也容易被人撕起天线进行破坏,这样导致电子标签扎带的使用寿命短,也会使用户得到产品被盗的错误信息,从而浪费用户资源。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电子标签扎带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进行深入构思,进而开发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的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包括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以及与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包胶注塑成型的扎带部分;所述扎带部分包括扎带和连接于扎带一端的扣头;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天线以及连接于天线一端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置于扣头上,所述天线则夹设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而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与扎带粘结。所述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扎带部分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扎带部分采用PP材料。所述天线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长度,所述天线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宽度。所述第一片材和/或第二片材上设有容置天线的容置槽。所述扎带设有呈对立面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上排列有多个卡齿,第二面上形成有配合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凹槽,扣头上设有供扎带穿过并固定扎带的卡孔。所述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连接于扎带的凹槽中。所述扎带的第二面上还设有一限位块,该限位块位于扎带与扣头连接的一端;所述柔性电路板部分位于扎带的凹槽中并置于限位块下端,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其余部分则设位于扣头上。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在扎带结构中增设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并将天线部分的天线夹设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中,然后通过包胶注塑的方式将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与扎带粘结在一起,从而将天线埋植于扎带中,有效的保护了天线电路不被环境或人为的破坏,提高了扎带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延长了扎带结构的使用寿命,且保证了扎带结构的防盗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的第一连接方式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的第二连接方式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的第三连接方式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的第四连接方式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的第五连接方式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扎带结构的第六连接方式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包括天线部分2、第一片材3、第二片材4以及与天线部分2、第一片材3、第二片材4包胶注塑成型的扎带部分1。其中,扎带部分1包括扎带11和连接扎带11一端的扣头12,扎带11设有呈对立面设置的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12,第一面111上排列有多个卡齿113,第二面112上形成有配合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的凹槽114,在第二面112上还设有一限位块115,该限位块115位于扎带11与扣头12连接的一端;扣头12上设有供扎带11穿过并固定扎带11的卡孔121。天线部分2包括天线21以及连接于天线21一端的柔性电路板22,柔性电路板部分22位于扎带11的凹槽114中并置于限位块115下端,柔性电路板22的其余部分则设置于扣头12上,且其形状与扣头12适配。天线21则夹设在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之间,而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设置于扎带11的凹槽114中,并与扎带11粘结。为保证第一片材3、第二片材4与扎带11之间的粘结稳定性,第一片材3、第二片材4以及扎带11采用相同的注塑材料,如PP、尼龙等。本技术将天线11夹设在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之间,然后再将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与扎带11包胶粘结,使得天线21稳定地设置扎带11内,有效地保护了天线21电路不被环境或人为的破坏,提高了扎带结构的使用寿命。天线21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的长度,而天线21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的宽度。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将第一片材3朝向扎带11的一面定义为上端面31,背向扎带11的一面定义为下端面32,由第一片材3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形成的两个面定义为侧端面33;同样地,第二片材4也相应地定义有上端面41、下端面42和侧端面43。图4所示为扎带结构的第一连接方式,天线21、第一片材3以及第二片材4的宽度相同,在与扎带部分1进行包胶注塑后,第一片材3与扎带11形成三个粘结面,即第一片材3的上端面31以及两个侧端面33与扎带11粘结;而第二片材4的两个侧端面43与扎带11粘结。这样,扎带11、第一片材3、第二片材4之间就能够进行稳定连接,从而将天线21稳定地埋植于扎带11中。图5所示为扎带结构的第二连接方式,第一片材3的宽度与天线21的宽度相等,而第二片材4的宽度大于天线21的宽度,将天线21夹设在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之间,再与扎带部分1进行包胶注塑后,第一片材3与扎带11形成三个粘结面,即第一片材3的上端面311以及两个侧端面33与扎带11粘结;而第二片材4的上端面41部分与扎带11粘结。与图4所示的扎带结构相比,该扎带结构增加了第二片材4与扎带11的粘结面积,进一步保证了扎带结构的稳定性,使天线21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图6所示为扎带结构的第三连接方式,在该连接方式中,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的宽度相等,且大于天线21的宽度。将天线21夹设在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之间,再与扎带部分1进行包胶注塑后,第一片材3与扎带11形成四个粘结面,即第一片材3除了上端面31和两个侧端面32与扎带11粘结之外,第一片材3的下端面32部分也会与扎带11粘结;第二片材4与扎带11形成三个粘结面,即第二片材4的上端面41部分与扎带11粘结、两个侧端面43亦与扎带11粘结。与图4和图5相比,该扎带结构增加了第一片材3、第二片材4与扎带11的粘结面积,进一步保证了扎带的稳定性。上述图4至图6所示的扎带结构中,扎带11除了与第一片材3和第二片材4粘结之外,也会与天线21的两个侧端面粘结,虽然该侧端面的面积很小,但还是会使天线21的性能受到一点影响。为此,可以将第一片材3和/或第二片材4设置为槽状结构,从而使天线21设置在槽中,避免天线21与扎带11接触,从而保证天线21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以及与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包胶注塑成型的扎带部分;所述扎带部分包括扎带和连接于扎带一端的扣头;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天线以及连接于天线一端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置于扣头上,所述天线则夹设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而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与扎带粘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以及与天线部分、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包胶注塑成型的扎带部分;所述扎带部分包括扎带和连接于扎带一端的扣头;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天线以及连接于天线一端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置于扣头上,所述天线则夹设在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而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与扎带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扎带部分的材料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第二片材和扎带部分采用PP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天线的扎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的长度,所述天线的宽度小于等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结杨永标陈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