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00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由上至下包括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的第一贴合基板、第二贴合基板、第三贴合基板和上固定基板;第一贴合基板、第二贴合基板、第三贴合基板的四个角均开设缺口;导位针依次穿过第一贴合基板的通孔和第二贴合基板的通孔;通孔距离第一贴合基板或第二贴合基板的最近边缘的距离为l,l为第一贴合基板长度或第二贴合基板长度的2/5处;下模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四贴合基板和下固定基板;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和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均对称开设腰形孔;分割条沿第一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模具的上下模座的运用,保证了材料贴合位置的准确度。

A kind of hardware mould with automatic butt sti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
本技术涉及模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
技术介绍
在模切中,手机听筒网布通常会运用到两半成品材料对贴。听筒网布一般分为三部分,分别是PET基材双面胶带,网布,发泡体双面胶带,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一般来说是需要一次对贴,两半成材料对贴过程中往往容易贴偏,导致冲压制品后胶宽大小边,经常会用到检测设备显微镜2.5次元来测定,尺寸是否是良品,既浪费工时又浪费原材料,导致制作成本加剧上升。一般市场上现有对听筒网布贴合方式:如图1所示,在加工中,第一双面胶带301和第二双面胶带302的上下内形是要通孔,网布303是不能有通孔的,需要通过定位板304来人工贴合第一双面胶带301和第二双面胶带302,第一双面胶带301和第二双面胶带302中间夹一层网布303。如图2所示,首先是双面胶带与网布这两颗料制作成第一材料A,发泡体双面胶带在分开制作成片第二材料B,通过第一材料A放入到治具的定位针上然后第二材料B在相应的定位针上套入,按依次顺序放入,操作过于繁琐,一次最多定位5片。人员操作时容易孔位套错,造成不必要的不良,还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贴合基板、第二贴合基板、第三贴合基板和上固定基板;第一贴合基板、第二贴合基板、第三贴合基板和上固定基板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第一贴合基板的四个角、第二贴合基板的四个角、第三贴合基板的四个角均开设缺口;导位针依次穿过第一贴合基板的通孔和第二贴合基板的通孔;所述通孔距离第一贴合基板或第二贴合基板的最近边缘的距离为l,l为第一贴合基板长度或第二贴合基板长度的2/5处;下模座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四贴合基板和下固定基板;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一腰形孔;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二腰形孔;第一腰形孔的位置、大小和第二腰形孔的位置、大小分别对应;分割条沿第一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相同;第一固定板的长度大于下固定基板的长度;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固定基板的一侧对齐。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所述第四贴合基板上开设导位柱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使用本技术贴合时,第一材料A依次放入到上层的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中,第二材料B依次放入到下层的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中。通过分割条分离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防止两种材料粘合在一起。再通过导位针导入第一材料A和第二材料B的定位孔中,使两材料粘合位置相同,依次循环贴合。本技术通过模具的上下模座的运用,达到模具公差在±0.01mm,保证了材料贴合位置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听筒网布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简易贴合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上模座爆炸图。图7为图5中下模座爆炸图。图中:100、上模座;101、第一贴合基板;102、第二贴合基板;103、第三贴合基板;104、上固定基板;105、导位针;200、下模座;201、第一固定板;202、第二固定板;203、第四贴合基板;204、下固定基板;205、第一腰形孔;206、第二腰形孔;207、分割条;301、第一双面胶带;302、第二双面胶带;303、网布;304、定位板;A、第一材料;B、第二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图4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包括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图6为图5中上模座爆炸图。如图6所示,上模座1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贴合基板101、第二贴合基板102、第三贴合基板103和上固定基板104。第一贴合基板101、第二贴合基板102、第三贴合基板103和上固定基板104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第一贴合基板101的四个角、第二贴合基板102的四个角、第三贴合基板103的四个角均开设缺口。导位针105依次穿过第一贴合基板101的通孔和第二贴合基板102的通孔。通孔距离第一贴合基板101或第二贴合基板102的最近边缘的距离为l,l为第一贴合基板101长度或第二贴合基板102长度的2/5处。本实施例中导位针105有两个。图7为图5中下模座爆炸图。如图7所示,下模座2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固定板201、第二固定板202、第四贴合基板203和下固定基板204。优选地,第一固定板201的长度和第二固定板202的长度相同,第四贴合基板203上开设导位柱孔。第一固定板201的长度大于下固定基板204的长度。第一固定板201的一侧与下固定基板204的一侧对齐。第一固定板201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一腰形孔205。第二固定板202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二腰形孔206。第一腰形孔205的位置、大小和第二腰形孔206的位置、大小分别对应。分割条207沿第一固定板201的宽度方向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01上。本技术的安装原理如下:上固定基板104与第三贴合基板103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用M5螺丝固定。第三贴合基板103与第二贴合基板102用定位针相互连接,用M5螺丝固定。最后第二贴合基板102与第一贴合基板101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用M5螺丝固定,同时装入导位针105,上固定基板104镶嵌导位柱,组成上模座100。下固定基板204与第四贴合基板203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用M5螺丝固定。第二固定板202叠加在第一固定板201上用M3螺丝固定。再用M3螺丝固定分割条207。第四贴合基板203上开设导位柱孔,组成下模架200。上固定基板104和下固定基板204通过模切冲床的QDC模具固定,通过导位柱与导位柱孔的配合、导位针105的纠正,使冲压模具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贴合。本技术的贴合运行方式如下:第一材料A依次放入到上层的第二腰形孔206和第一腰形孔205中,第二材料B依次放入到下层的第二腰形孔206和第一腰形孔205中。通过分割条207分离第一材料A和第二材料B,防止两种材料粘合在一起。再通过导位针105导入第一材料A和第二材料B的定位孔中,使两材料粘合位置相同,依次循环贴合。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上模座(1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贴合基板(101)、第二贴合基板(102)、第三贴合基板(103)和上固定基板(104);第一贴合基板(101)、第二贴合基板(102)、第三贴合基板(103)和上固定基板(104)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第一贴合基板(101)的四个角、第二贴合基板(102)的四个角、第三贴合基板(103)的四个角均开设缺口;导位针(105)依次穿过第一贴合基板(101)的通孔和第二贴合基板(102)的通孔;所述通孔距离第一贴合基板(101)或第二贴合基板(102)的最近边缘的距离为l,l为第一贴合基板(101)长度或第二贴合基板(102)长度的2/5处;下模座(2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固定板(201)、第二固定板(202)、第四贴合基板(203)和下固定基板(204);第一固定板(201)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一腰形孔(205);第二固定板(202)的两侧对称开设第二腰形孔(206);第一腰形孔(205)的位置、大小和第二腰形孔(206)的位置、大小分别对应;分割条(207)沿第一固定板(201)的宽度方向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0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对贴的五金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0)和下模座(200);上模座(1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贴合基板(101)、第二贴合基板(102)、第三贴合基板(103)和上固定基板(104);第一贴合基板(101)、第二贴合基板(102)、第三贴合基板(103)和上固定基板(104)通过定位针相互连接;第一贴合基板(101)的四个角、第二贴合基板(102)的四个角、第三贴合基板(103)的四个角均开设缺口;导位针(105)依次穿过第一贴合基板(101)的通孔和第二贴合基板(102)的通孔;所述通孔距离第一贴合基板(101)或第二贴合基板(102)的最近边缘的距离为l,l为第一贴合基板(101)长度或第二贴合基板(102)长度的2/5处;下模座(2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壬和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