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巫新财专利>正文

固设于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94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固设于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它包括:一充放座本体,所述充放座本体具有一底壁、一由所述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以及一由所述周壁向外延伸的裙板;一进气阀,连接于所述充放座本体上,当进行充气时,可适合用于连通至所述电动机的所述送气口,用以将空气导入所述充气物品内并防止空气逆流外泄;以及一泄气门,当进行放气时,可适合用于连接至所述电动机的所述吸气口以将空气吸放至所述充气物品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供一具有一吸气口与一送气口的电动机连接与定位,并借助所述电动机的作用,快速将空气充入所述充气物品内以及自所述充气物品内快速排放出空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设置于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特别是指可与电动机连接的空气充放座。
技术介绍
一般市面上的充气物品通常具有一个可供充气与放气的气嘴。如图1所示,所述气垫01的一侧上具有一气嘴02,可供人工吹气方式或是用一电动机03以机械性充气方式,将空气充入气垫01内。但在图1中的气嘴02仅于连通至所述气垫的通道上设置一简单的逆止片(未标示于图上),平时阻隔住气嘴02,用以防止进入的空气外泄。而于充入空气时,需将逆止片顶入气垫01内,才能进行充气。但因气嘴02与逆止片的构造过于简陋并无法真正做到防止空气外泄的功能。再则,若使用电动机03来进行充气时,又常因气嘴02过小,不易将大量空气迅速由气嘴02充入气垫01内。此外,由于电动机3占有一定大小的体积,常造成使用者在共同收纳气垫与电动机时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方便且可自一充气物品快速充放空气的空气充放座,以让使用者节省充放气的劳力与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有所述空气充放座的充气物品组合体,供以使用者可方便收纳一电动机与一充气物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固设于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包括一充放座本体,具有一底壁、一由所述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以及一由所述周壁向外延伸的裙板,所述底壁与所述周壁界定出一用以置放所述电动机的容置空间;一设置于所述充放座本体底面上的进气阀,它具有一气孔,用以连通至所述充气物品内,且可分离地连接至所述充放座本体的所述底面上;一连接口,供以连通至所述充放座本体;以及一逆止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气孔之间;以及一泄气门,固定设置于所述裙板上且连通入所述充气物品内,并具有一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泄气门上的外盖,用以盖护所述泄气门。所述充放座本体还具有一对隔板,形成于所述周壁的相反两侧壁部间且延伸连接至所述底壁上,用以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以界定出一第一凹槽、一第二凹槽以及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接近泄气门的位置,以供电动机的吸气口吸入空气;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供以容置电动机;所述对隔板分别各具有一缺口,可分别供以跨置电动机的送气口与吸气口;所述裙板具有一支撑部,为延伸自裙板的一侧外并连接形成于泄气门周缘,以及一补强部,为延伸自支撑部与泄气门的下方且固定于周壁上,用以防止支撑部自裙板断裂。所述进气阀还具有一含有气孔且连接于充气物品上的基座,以及一含有连接口且可分离地与充放座本体连结的连接环座;所述进气阀的基座与连接环座之间还具有一由所述基座底壁面向充气物品外延伸并连通至所述充气物品内的中空管柱,以使空气沿气孔进入充气物品内;一活塞,设置于所述逆止片下方且延伸入所述中空管柱内,用于顶抵所述逆止片,借以抵住所述连接口;以及一弹簧,套设于所述中空管柱内,并供以所述活塞穿透后,恒使所述活塞于未充气状态时,连同逆止片与活塞去顶抵住连接环座的连接口以免充气物品内的空气逆流外泄,并于连接至电动机的送气口后,可相应送气口的顶抵,随同逆止片与活塞往充气物品的方向移动,以使空气可借助送气口、连接口与气孔进入充气物品内。其中,所述活塞,具有一用以穿透弹簧且延伸入中空管柱内的活动杆,以及一与活动杆相对垂直设置且顶推所述逆止片的推片,于未充气状态时,可连同逆止片顶抵住连接环座;所述裙板为设置于平行所述底壁的方向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所述充气物品组合体,包括一充气物品,具有一可填充入气体及排出气体的气体容置空间;一空气充放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充气物品上,用以控制所述充气物品内空气进出;以及一可分离地与所述空气充放座连接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一吸气口与一送气口,可分别通过所述空气充放座以快速充满与抽放所述充气物品内的空气;其中,所述空气充放座包括一充放座本体,所述空气充放座本体具有一底壁,一由所述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一由所述周壁向外延伸的裙板,所述底壁与所述周壁界定出一用以置放所述电动机的容置空间;一进气阀,设置于所述充放座本体的底面上,所述进气阀具有一气孔,用以连通至所述充气物品内,且可分离地连接至所述充放座本体的底壁上;一连接口,供以连通至所述充放座本体上;以及一逆止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气孔之间;以及一泄气门,固定设置于所述裙板上,且连通入所述充气物品内,所述泄气门具有一外盖,活动地连接于泄气门上,用以盖护所述泄气门。于是,本专利技术的固设于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可供一具有一吸气口与一送气口的电动机连接与定位,可相应所述电动机的作用,快速将空气充入所述充气物品内及自所述充气物品内排放出空气。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固设于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的气垫与电动机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设置于一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与一电动机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空气充放座的一仰视图;图4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空气充放座的一俯视图,以说明所述空气充放座的内部构造;以及图5是所述较佳实施例的空气充放座的进气阀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充放座1是组装在充气物品2上,并可与一电动机3可分离地连接。所述电动机3具有一吸气口31与一送气口32,可用以相应所述电动机3的作用,通过空气充放座1,分别将空气快速充入充气物品2内及自所述充气物品2内放出空气。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充放座1包括有一充放座本体10,一进气阀11、一泄气门12。于充放座本体10内,本专利技术设置有一底壁101、一由所述底壁周缘自所述底壁的方向向上延伸的周壁102以及一由所述周壁向外延伸的裙板103,且裙板103的方向与底壁101的方向平行,并可借助底壁101与周壁102相互配合后,以界定出一容置空间来置放电动机3(如图2所示)。另外,如图4所示,设有一对隔板14,15,它们形成于周壁102的相反两侧壁部之间,且延伸连接至底壁101上,用以将充放座本体10内的容置空间区隔开,以界定并形成出一第一凹槽16、一第二凹槽17以及一第三凹槽18。其中,第三凹槽18设置于第一凹槽16与第二凹槽17之间,且在隔板14,15上分别各具有一缺口141、151,可分别供以跨置电动机3的送气口32与吸气口31。另外,在充放座本体10的底壁101上还具有一个与第一凹槽16相通的开口20来连接进气阀11。如图3,进气阀11为设置在充放座本体10的底部上,一端密合固定在充气物品2上,并且具有一气孔111连通至所述充气物品2内,另一端可分离地连接至所述充放座本体10的底面上,并且具有一连接口112(如图5所示),可在进行充气时,用于连通至电动机3的送气口32,用以将空气导入充气物品2内并防止空气逆流外泄。如图3与图4所示,泄气门12设置在空气连接座1上。泄气门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裙板103的一侧,另一端可与充气物品2密合并延伸入充气物品2内(如图2所示)。当进行放气时,泄气孔12可用于连接至电动机3的吸气口31,以将空气吸放至充气物品2外。另外,在图3和4中还可清楚见到一支撑部121,延伸形成自裙板103的一侧外,与泄气门相连并形成在泄气门12的周缘。在支撑部121下方,还可见到一补强部122,延伸形成自支撑部121位于泄气门12正下方,且具有两个侧边,以分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设于充气物品上的空气充放座,它可与一具有一吸气口与一送气口的电动机连接与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充放座本体,具有一底壁、一由所述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周壁以及一由所述周壁向外延伸的裙板,所述底壁与所述周壁界定出一用以置放所述电动机的容置空间;一设置于所述充放座本体底面上的进气阀,具有:一气孔,用以连通至所述充气物品内,且可分离地连接至所述充放座本体的所述底面上;一连接口,供以连通至所述充放座本体;以及一逆止片,设置于所述连接口与所述气孔之间;以及一泄气门,固定设置于所述裙板上且连通入所述充气物品内,并具有一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泄气门上的外盖,用以盖护所述泄气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新财
申请(专利权)人:巫新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