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57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其设置在呼吸面罩与呼吸机之间,包括连接软管、加热丝和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斜设在主管上且支管上设置有检测管孔,主管外端口成喇叭状,主管外端口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连接头,连接头固定有两探针,主管内端口插设在连接软管的一端口内,电热丝设置在连接软管内侧,电热丝沿连接软管内壁螺旋缠绕,电热丝的两集分别连接两探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热丝沿连接软管内壁螺旋缠绕,电热丝螺旋设置增大了电热丝的长度,且使连接软管内壁均匀覆盖,使其加热更均匀,且能够有效避免温湿气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扰流现象。

A kind of warm and wet gas heating tube for vent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
本技术涉及呼吸机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
技术介绍
在医院的加护病房或呼吸加护病房中,为提供急性开刀病患或慢性呼吸器官病患的供气需求,温湿器已被普遍的使用。通用的温湿器结构,主要包括一容器(chamber),容器上设有一进气孔、一出气孔及一进水孔,当空气及无菌水分别由进气孔及进水孔进入容器内后,通过由一加温器的加热以产生温湿的气体,再使温湿的气体由出气孔经由一气体输出管输送给所需要的病患。上述温湿气体供给的较佳温度大约在34℃~37℃之间,而加护病房的温度大约设定在21℃~22℃之间,因此,温湿气体在气体输出管的输送过程中,容易会有降温及在气体输出管的外周缘凝结水气的现象,必需通过由升高容器内的温湿气体温度,以补偿输送过程中所下降的温度,但此种提高输出温度的做法仍无法解决水气凝结的问题,且将加热温度提高后,相对将使得无菌水大量的消耗,增加使用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美国第3,856,051号专利已揭露了一种在气体输出管内设有加热线的结构,以直接加热管内的空气,其缺点在于会使温湿气体产生扰流地现象,无法平顺的提供给病患,且将加热线曝露于温湿气体之中,会有潜在的危险。因此,美国第7,120,354号专利揭露了另一种在气体输出管的外周缘设有加热线的结构,该加热线是与气体输出管同时成型,以使加热线被完全包覆于气体输出管之中,其不但解决了水气凝结的问题,同时可有效避免输送过程中的温度下降,不会产生扰流的现象,也可得到较佳的安全保障。然而,将加热线与气体输出管一体成型需要较高的成本,当气体输出管因损伤而有轻微的漏气现象时,由于医疗品质的要求,即需整条更换,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而申请号为CN200720140158.4的专利一种温湿器的气体输出管做了进一步的改进降低了成本,使加热装置包裹在气体输出管的外侧,来解决水气凝结和输送过程中的温度下降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对加热装置重复使用容易受到污染,且加热装置套设在气体输出管的外侧用拉链或黏扣带套设在气体输出管的外侧,使加热装置的电热丝不能完全包覆主气体输出管,导致加热不均匀,会在拉链或黏扣带连接处出现冷凝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其设置在呼吸面罩与呼吸机之间,包括连接软管、加热丝和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斜设在主管上且支管上设置有检测管孔,主管外端口成喇叭状,主管外端口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连接头,连接头固定有两探针,主管内端口插设在连接软管的一端口内,电热丝设置在连接软管内侧,电热丝沿连接软管内壁螺旋缠绕,电热丝的两集分别连接两探针。优先的,呼吸机湿化器出气口与呼吸面罩之间进气管路上设置有温湿气体加热管。优先的,呼吸机进气口与呼吸面罩之间出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温湿气体加热管。优先的,所述支管连接呼吸机湿化器的出气口。优先的,所述连接软管采用透明的波纹管。优先的,所述支管和主管夹角为30°-60°。优先的,所述的支管为锥型口。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可有效维持输出管内温湿气体的温度,以输送给病患。2、本技术可在管体损坏时,拆除加热装置,直接更换软管,以降低使用成本。3、本技术连接软管采用透明的波纹管可实时监控管体内温湿气体的输出状态,确保医疗品质。4、本技术可以补偿输送过程中所下降的温度,提供具有稳定温度的温湿气体输出,有效克服气体输出管的外周缘凝结水气的问题。5、相比传统的呼吸机用加热管,本技术电热丝沿连接软管内壁螺旋缠绕,电热丝螺旋设置增大了电热丝的长度,且使连接软管内壁均匀覆盖,使其加热更均匀,且能够有效避免温湿气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扰流现象。6、本技术管为锥型口的设置能够有效实现提高支管与呼吸机湿化器出气口或呼吸机进气口的连接的气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图;图2为管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到呼吸机上的示意图。图中:1.管接头、2.连接头、3.探针、4.支管、5.电热丝、6.检测管孔、7.连接软管、8.呼吸面罩、9.呼吸机、10.第一软管、11.呼吸机湿化器、14.温湿气体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14,其设置在呼吸面罩8与呼吸机9之间,包括连接软管7、加热丝和管接头1,所述的管接头1包括主管和支管4,所述支管4斜设在主管上,且支管4上设置有检测管孔6,检测管孔6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湿气体加热管14内部输送的温湿气体的温度,对加热管内部输送的温湿气体的温度进行监控。主管外端口成喇叭状,主管外端口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连接头2,连接头2固定有两探针3,喇叭状的主管外端口便于连接头2的固定,主管内端口插设在连接软管7的一端口内,电热丝5设置在连接软管7内侧,电热丝5沿连接软管7内壁螺旋缠绕,电热丝5螺旋设置增大了电热丝5的长度,且使其在连接软管7内壁均匀覆盖,使其加热更均匀,且能够有效避免温湿气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扰流现象,电热丝5的两集分别连接两探针3。实施例一,呼吸机湿化器11的出气口与呼吸面罩8之间进气管路上设置有温湿气体加热管14。实施例二,呼吸机9的进气口与呼吸面罩8之间出气管路上设置有温湿气体加热管14。实施例三,所述支管4连接呼吸机湿化器11的出气口。实施例四,所述连接软管7采用透明的波纹管。相比传统的呼吸机9用加热管,本技术加热均匀,且加热丝沿连接软管7内壁螺旋缠绕,有效避免温湿气体产生扰流地现象。实施例五,所述支管4和主管夹角为30°-60°。本技术可有效维持输出管内温湿气体的温度,以输送给病患。本技术可在管体损坏时,拆除加热装置,直接更换软管,以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连接软管7采用透明的波纹管可实时监控管体内温湿气体的输出状态,确保医疗品质。本技术可以补偿输送过程中所下降的温度,提供具有稳定温度的温湿气体输出,有效克服气体输出管的外周缘凝结水气的问题。本技术管为锥型口的设置能够有效实现提高支管4与呼吸机湿化器11的出气口或呼吸机9的进气口的连接的气密性。在使用时呼吸机湿化器11的进气口与呼吸机9的出气口通过设置的第一软管10连接,呼吸机湿化器11的出气口与呼吸面罩8之间设置有一个温湿气体加热管14,温湿气体加热管14的管接头1的支管4接设在呼吸机湿化器11的出气口上,连接头2连接电源,且使连接头2内的两探针3与电源的正负极接通,在呼吸面罩8与呼吸机9的进气口之间设置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其设置在呼吸面罩与呼吸机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软管、加热丝和管接头,所述的管接头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斜设在主管上,且支管上设置有检测管孔,主管外端口成喇叭状,主管外端口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连接头,连接头固定有两探针,主管内端口插设在连接软管的一端口内,电热丝设置在连接软管内侧,电热丝沿连接软管内壁螺旋缠绕,电热丝的两集分别连接两探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其设置在呼吸面罩与呼吸机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软管、加热丝和管接头,所述的管接头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支管斜设在主管上,且支管上设置有检测管孔,主管外端口成喇叭状,主管外端口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连接头,连接头固定有两探针,主管内端口插设在连接软管的一端口内,电热丝设置在连接软管内侧,电热丝沿连接软管内壁螺旋缠绕,电热丝的两集分别连接两探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用温湿气体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呼吸机湿化器出气口与呼吸面罩之间进气管路上设置有温湿气体加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昌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