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53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包括床体及倾斜调节装置,所述床体包括床框及床板,所述床板设于所述床框中并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及第三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一端与所述床框铰接,所述第二床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铰接;所述倾斜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蜗轮、蜗杆、螺纹杆及调节把手,所述螺纹杆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床板或所述第二床板滑动连接,通过蜗轮蜗杆传动驱动所述螺纹杆上升下降,从而实现床板倾斜度的调节;所述调节把手为伸缩结构,并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对病床倾斜度的调整,而且能够防止调节把手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
技术介绍
传统医院病床分为不可调式和仰角调节式,医护人员多为女性,在辅助护理病人时由于体力原因导致无法顺利的对病人姿势进行更有效的调整,传统病床的调整局限性比较大,对于只是腰部和腿部进行合理调整没有考虑到。由于医护人员多为女性,当其怀孕的时候,不便于弯腰、下蹲对病床进行调整。并且用于对病床进行调整的把手为了便于调节,需要伸出于病床,这样会阻碍医护人员的工作,而且当在经过病床时不注意,容易绊倒行人,从而造成意外的发生。目前虽然要电动调节方式的病床,但是因为价格昂贵,普及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对病床倾斜度的调整,而且能够防止调节把手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包括床体及倾斜调节装置,所述床体一端为床头,另一端为床尾,所述床体包括床框、床脚及床板,所述床框的四个角分别与所述床脚固定连接,所述床框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床脚固定连接;所述床板设于所述床框上并包括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及第三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位于靠近所述床头的一端,所述第一床板远离所述床头的一端与所述床框铰接,所述第二床板位于所述床头与所述床尾之间,所述第二床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铰接,所述第三床板远离所述第二床板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槽与所述床框滑动连接;所述倾斜调节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用于所述第一床板及所述第二床板的倾斜度的调节,每一所述倾斜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蜗轮、蜗杆、螺纹杆及调节把手,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螺纹杆固定地穿设所述蜗轮,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并通过第二滑动槽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床板或所述第二床板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把手为伸缩结构,并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床脚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具有制动功能。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把手包括固定杆、调节杆及把手,所述固定杆为空心多边形结构,并一端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杆相互契合并嵌入于所述固定杆内,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固定孔,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准;所述调节杆内设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一端嵌入所述调节杆内,另一端穿出所述调节杆并通过拉伸弹簧与所述调节杆抵接,所述锁定杆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契合的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背向所述拉伸弹簧的一侧为斜面结构,弹性卡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卡接,通过按下所述锁定杆,能够使所述弹性卡件脱离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并进入所述调节杆内。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及所述调节杆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转动盘及握把,所述转动盘固定地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握把连接于所述转动盘的偏心圆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拧动调节把手,能够使蜗杆与蜗轮进行蜗轮蜗杆传动,在蜗轮的转动下,螺纹杆能够上下升降,从而将第一床板抬起或降低,以使患者的腰部抬起一定的高度,通过倾斜调节装置能够对第二床板进行抬起或降低,由于第三床板一端与第二床板铰接,另一端与床框滑动连接,在第二床板的带动下,第三床板随之抬起,实现了患者腿部倾斜度的调整,通过对患者腰部和腿部倾斜度的调整,使得患者能够处于舒适的姿势。由于倾斜调节装置架设在固定架上,使得调节把手靠近与床框的位置,医护人员不需弯腰就能够拧动调节把手。调节把手为伸缩结构,当调整完毕后,可将调节把手缩短隐藏于床体下,避免阻碍医护人员的工作,防止意外的发生。2.弹性卡件一侧为斜面结构,另一侧能够与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卡接,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锁定杆被拉向把手的方向,使得弹性卡件能够与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稳定卡接,从而使调节杆固定在固定杆内的任意一端;按下锁定杆,斜面结构弹性卡件顺利脱离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从而允许锁定杆沿调节杆滑动,以使得调节杆在固定杆内的滑动顺畅,实现了调节杆的伸长或收缩。需要拉伸调节杆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按下锁定杆即可使调节杆自动弹出,便于医护人员对病床进行调整。3.握把位于转动盘的偏心圆处,并与转动盘转动连接,摇动握把即可对转动盘进行正转或反转,从而进行第一床板或第二床板倾斜度的调整,降低医护人员调整病床的力度,从而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调节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调节的病床的倾斜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调节的病床的调节把手结构示意图。图中,11-床头,12-床尾,2-床框,21-固定架,22-第一滑动槽,3-床脚,31-万向轮,4-床板,41-第一床板,42-第二床板,43-第三床板,44-第二滑动槽,5-壳体,51-蜗轮,52-蜗杆,53-螺纹杆,6-调节把手,61-固定杆,611-第一固定孔,62-调节杆,621-第二固定孔,63-把手,631-转动盘,632-握把,64-锁定杆,641-弹性卡件,65-拉伸弹簧,66-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便于调节的病床,包括床体及倾斜调节装置。床体一端为床头11,另一端为床尾12,床体包括床框2、床脚3、床板4,床框2的四个角分别与床脚3固定连接,床框2下方设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与床脚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床脚3设有万向轮31,万向轮31具有制动功能,通过万向轮31便于对床体进行移动,方便患者的治疗。带有制动功能的万向轮31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床板4设于床框2上并包括第一床板41、第二床板42及第三床板43,第一床板41位于靠近床头11的一端,第一床板41远离床头11的一端与床框2铰接,第二床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及倾斜调节装置,所述床体一端为床头(11),另一端为床尾(12),所述床体包括床框(2)、床脚(3)及床板(4),所述床框(2)的四个角分别与所述床脚(3)固定连接,所述床框(2)下方设有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与所述床脚(3)固定连接;所述床板(4)设于所述床框(2)上并包括第一床板(41)、第二床板(42)及第三床板(43),所述第一床板(41)位于靠近所述床头(11)的一端,所述第一床板(41)远离所述床头(11)的一端与所述床框(2)铰接,所述第二床板(42)位于所述床头(11)与所述床尾(12)之间,所述第二床板(42)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4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43)铰接,所述第三床板(43)远离所述第二床板(42)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槽(22)与所述床框(2)滑动连接;所述倾斜调节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用于所述第一床板(41)及所述第二床板(42)的倾斜度的调节,每一所述倾斜调节装置包括壳体(5)、蜗轮(51)、蜗杆(52)、螺纹杆(53)及调节把手(6),所述壳体(5)固定在所述固定架(21)上,所述蜗轮(51)位于所述壳体(5)内,并与所述壳体(5)转动连接,所述蜗杆(52)与所述壳体(5)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蜗轮(51)啮合,所述螺纹杆(53)固定地穿设所述蜗轮(51),且所述螺纹杆(53)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5)并通过第二滑动槽(44)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床板(41)或所述第二床板(42)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把手(6)为伸缩结构,并与所述蜗杆(5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及倾斜调节装置,所述床体一端为床头(11),另一端为床尾(12),所述床体包括床框(2)、床脚(3)及床板(4),所述床框(2)的四个角分别与所述床脚(3)固定连接,所述床框(2)下方设有固定架(21),所述固定架(21)与所述床脚(3)固定连接;所述床板(4)设于所述床框(2)上并包括第一床板(41)、第二床板(42)及第三床板(43),所述第一床板(41)位于靠近所述床头(11)的一端,所述第一床板(41)远离所述床头(11)的一端与所述床框(2)铰接,所述第二床板(42)位于所述床头(11)与所述床尾(12)之间,所述第二床板(42)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4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床板(43)铰接,所述第三床板(43)远离所述第二床板(42)的一端通过第一滑动槽(22)与所述床框(2)滑动连接;所述倾斜调节装置设有两个并分别用于所述第一床板(41)及所述第二床板(42)的倾斜度的调节,每一所述倾斜调节装置包括壳体(5)、蜗轮(51)、蜗杆(52)、螺纹杆(53)及调节把手(6),所述壳体(5)固定在所述固定架(21)上,所述蜗轮(51)位于所述壳体(5)内,并与所述壳体(5)转动连接,所述蜗杆(52)与所述壳体(5)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蜗轮(51)啮合,所述螺纹杆(53)固定地穿设所述蜗轮(51),且所述螺纹杆(53)的一端穿出所述壳体(5)并通过第二滑动槽(44)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床板(41)或所述第二床板(42)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把手(6)为伸缩结构,并与所述蜗杆(5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脚(3)设有万向轮(31),所述万向轮(31)具有制动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英陈冠冲梁英福林兴荣韦川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