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50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合器。上述缝合器,使用时,将安装管从切口处插入患者体内,向上拉动拉伸组件,以使两活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至两个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的延伸处,然后将缝线的一端挂在缝合针的末端,并从第一避让槽中插入与第一避让槽相对应的定位板中的定位孔中,同理将领域线头经第二避让槽放入定位孔中,然后按压拉伸组件,使转向组件带动两活动板向安装管内移动,使两活动板闭合并夹紧两个线头,然后将安装管从患者体内取出,因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位于安装管的两侧,因此,两个线头自动穿过缝线的中部形成一个活索结,拉动活索结,使其靠近切口处即可完成切口的缝合和打结,缝合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缝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缝合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医疗技术中,常常需要进行体内手术,手术时,需要在患处的表面切开一个切口,然后从切口进入患者体内对病变器官或者组织进行手术,并在手术后缝合切口。现有的缝合切口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医护人员手动缝合,并借助镊子等器械,辅助牵引缝合线,以将切口通过缝合线按特定的方式缝合,并在缝合线的末端打结,防止因伤口开裂而导致缝合线松脱,造成伤口感染。但是,现有的缝合切口的方式,因采用人工的方式,导致缝合精度低,且缝合速度慢,使患者受到痛苦的时间较长,同时,在打结时,因通过医护人员手动打结,导致无法控制结点的位置,如结点与切口的距离过长,则会导致切口缝合不严密,造成切口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合器,以解决现有的缝合切口的方式速度缓慢的问题。一种缝合器,包括安装管、设于所述安装管上端拉伸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内部的转向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下端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安装管配合的缝合针,所述安装管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一端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上侧,另一端逐渐向安装管的下侧延伸,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的延伸方向对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块活动板和连接两块所述活动板的第一转轴,每一所述活动板均包括插接部和设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缝合器,使用时,将安装管从切口处插入患者体内,向上拉动拉伸组件,以通过转向组件使定位组件向下移动,直至两活动板的插接部完全位于安装管外,此时,两活动板绕第一转轴转动至两个定位孔分别位于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的延伸处,然后将缝线的一端挂在缝合针的末端,并从第一避让槽中倾斜进入切口内部,并穿过切口两侧的皮肤组织后插入与第一避让槽相对应的定位板中的定位孔中,再拔出缝合针,使线头留在定位孔中,再将缝线的另一个线头通过缝合针插入与第二避让槽相对应的定位板中的定位孔中,再拔出缝合针,然后按压拉伸组件,使转向组件带动两活动板向安装管内移动,使两活动板闭合并夹紧两个线头,然后将安装管从患者体内取出,因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位于安装管的两侧,因此,两个线头自动穿过缝线的中部形成一个活索结,拉动活索结,使其靠近切口处即可完成切口的缝合和打结,缝合速度快。进一步地,所述拉伸组件包括拉环和设于所述拉环下端的连接块,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第一连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杆自由末端的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转动杆、设于所述转动杆中部的第三转轴,以及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的自由末端设有倒圆角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管的上侧设有一个导向盘,所述导向盘与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一个导向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管位于所述导向盘的下端设有把手凹陷,所述把手凹陷上设有多个防滑凸块。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缝合针包括把持块和与所述把持块连接的针体,所述针体的下侧设有一个卡线槽,所述卡线槽的槽底朝向所述把持块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把持块上设有多个防滑凹纹。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内设有一个脱线锥套,所述脱线锥套一端与所述定位孔的孔壁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定位孔的下端延伸,且所述脱线锥套完全容置于所述定位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避让槽间隔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避让槽间隔设于所述安装管的另一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缝合器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为图1中圈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圈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安装管的主视图;图5为图1中的安装管的俯视图;图6为图1中的活动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缝合器中的活动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圈I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的缝合器中的安装管的主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安装管10转动杆33缝合针50第一避让凹槽11第三转轴34把持块51第二避让凹槽12第二连杆35防滑凹纹511把手凹陷13定位组件40针体52拉伸组件20活动板41卡线槽521拉环21插接部411导向盘60连接块22定位部412导向孔61转向组件30定位孔413脱线锥套70第一连杆31避让缺口414皮肤组织100第二转轴32第一转轴4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缝合器,包括安装管10、设于所述安装管10上端拉伸组件20、设于所述安装管10内部的转向组件30、设于所述安装管30下端的定位组件40,以及与所述安装管10配合的缝合针50。具体的,所述安装管10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11,与所述第一避让槽1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12,所述第一避让槽11一端设于所述安装管11的上侧,另一端逐渐向安装管10的下侧延伸,所述第二避让槽12与所述第一避让槽11的延伸方向对称,所述定位组件40包括两块活动板41和连接两块所述活动板41的第一转轴42,每一所述活动板41均包括插接部411和设于所述插接部411连接的定位部412,所述定位部412上设有定位孔413。上述缝合器,使用时,将安装管10从切口处插入患者体内,向上拉动拉伸组件20,以通过转向组件30使定位组件40向下移动,直至两活动板41的插接部411完全位于安装管10外,此时,两活动板41绕第一转轴42转动至两个定位孔413分别位于第一避让槽11和第二避让槽12的延伸处,然后将缝线的一端挂在缝合针50的末端,并从第一避让槽11中倾斜进入切口内部,并穿过切口两侧的皮肤组织后插入与第一避让槽11相对应的定位板41中的定位孔413中,再拔出缝合针,使线头留在定位孔413中,同理,再将缝线的另一个线头通过缝合针50插入与第二避让槽11相对应的定位板41中的定位孔413中,再拔出缝合针,然后按压拉伸组件20,使转向组件30带动两活动板41向安装管10内移动,使两活动板41闭合并夹紧两个线头,然后将安装管10从患者体内取出,因第一避让槽11和第二避让槽12位于安装管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设于所述安装管上端拉伸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内部的转向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下端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安装管配合的缝合针,所述安装管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一端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上侧,另一端逐渐向安装管的下侧延伸,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的延伸方向对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块活动板和连接两块所述活动板的第一转轴,每一所述活动板均包括插接部和设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设于所述安装管上端拉伸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内部的转向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管下端的定位组件,以及与所述安装管配合的缝合针,所述安装管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一端设于所述安装管的上侧,另一端逐渐向安装管的下侧延伸,所述第二避让槽与所述第一避让槽的延伸方向对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块活动板和连接两块所述活动板的第一转轴,每一所述活动板均包括插接部和设于所述插接部连接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拉环和设于所述拉环下端的连接块,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第一连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杆自由末端的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的转动杆、设于所述转动杆中部的第三转轴,以及与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自由末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自由末端设有倒圆角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德贵吕正和陈永洪陈于龙李南华夏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中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