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290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其特征在于:该拱棚包括拱棚下基筒、升降杆、拱棚顶盖和侧面保温层;该拱棚中升降杆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拱棚顶盖固定在升降杆的上端;另外,在拱棚下基筒的两侧面下方处连接有斜向支撑杆;同时在拱棚下基筒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长脚钉;侧面保温层上端连接在拱棚顶盖的边沿。该拱棚能够很好的固定在土壤中,有效提升羊肚菌的栽培效率;拆除时也便于从土壤中移出,具有可移动性;那么在进行搭建时,拱棚下基筒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长脚钉插进泥土中进行固定,长脚钉的长度视土壤情况而定;当拱棚需要拆除时,再将拱棚下基筒整体移出带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
本技术涉及羊肚菌栽培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
技术介绍
羊肚菌因为其菌盖羊肚状而得名,在欧洲,羊肚菌的名贵地位被认为是仅次于世界三大美食之一块菌(松露),排名第二的美味食用菌;据统计,2014年全国的羊肚菌人工种植面积在3000亩左右,2015年全国种植面积约4500亩,到2016年已经突破6000亩,当前的大面积种植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各县市地区,独立个体投资面积超过300亩的有5家左右,超过100亩的种植户有二十家以上。目前,农作物栽培来讲多数会采用拱棚(大棚)来完成,对于羊肚菌栽培来讲也是如此,然而为了便于羊肚菌栽培和节约建造成本,现有多数栽培羊肚菌的拱棚都会搭建在土壤中,然而在具体搭建时现有结构的这些拱棚难以在土壤中固定,这势必会羊肚菌的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该拱棚能够很好的固定在土壤中,有效提升羊肚菌的栽培效率;拆除时也便于从土壤中移出,具有可移动性;那么在进行搭建时,拱棚下基筒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长脚钉插进泥土中进行固定,长脚钉的长度视土壤情况而定;当拱棚需要拆除时,再将拱棚下基筒1整体移出带走。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其特征在于:该拱棚包括拱棚下基筒、升降杆、拱棚顶盖和侧面保温层;该拱棚中升降杆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拱棚顶盖固定在升降杆的上端;另外,在拱棚下基筒的两侧面下方处连接有斜向支撑杆;同时在拱棚下基筒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长脚钉;侧面保温层上端连接在拱棚顶盖的边沿。根据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其特征在于:拱棚顶盖的中部具有加强钢管,加强钢管对应于该大棚的内部,加强钢管上安装有灭蚊虫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其好处是能够很好的在土壤中固定,提升羊肚菌的栽培效率;如图1所示,该拱棚包括拱棚下基筒、升降杆、拱棚顶盖和侧面保温层(保温层利于拱棚内部保温);该拱棚中升降杆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拱棚顶盖固定在升降杆的上端;另外,在拱棚下基筒的两侧面下方处连接有斜向支撑杆;同时在拱棚下基筒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长脚钉;侧面保温层上端连接在拱棚顶盖的边沿。在本专利所述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中,拱棚顶盖的中部具有加强钢管,加强钢管对应于该大棚的内部,加强钢管上安装有灭蚊虫灯。加强钢管对应于该大棚的内部,这里设置加强钢管的目的是增强拱棚顶盖整理的强度和受力。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该拱棚能够很好的固定在土壤中,有效提升羊肚菌的栽培效率;拆除时也便于从土壤中移出,具有可移动性;那么在进行搭建时,拱棚下基筒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长脚钉插进泥土中进行固定,长脚钉的长度视土壤情况而定;当拱棚需要拆除时,再将拱棚下基筒整体移出带走。另外,本专利与其他栽培大棚不同在于该拱棚中升降杆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本专利拱棚顶棚下降后如图2,同时在加强钢管上安装有灭蚊虫灯,那么在夜晚或下午一些时间中,可将拱棚顶棚下降成如图2状态,利用灭蚊虫灯便于去除下层的蚊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拱棚的整体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拱棚顶棚下降后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拱棚下基筒下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能够很好的在土壤中固定,提升羊肚菌的栽培效率;如图1所示,该拱棚包括拱棚下基筒1、升降杆2、拱棚顶盖3和侧面保温层4(保温层利于拱棚内部保温);该拱棚中升降杆2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1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拱棚顶盖3固定在升降杆2的上端;另外,在拱棚下基筒1的两侧面下方处连接有斜向支撑杆5;同时在拱棚下基筒1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5的下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长脚钉6;同时,侧面保温层4上端连接在拱棚顶盖3的边沿。在本专利所述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中,拱棚顶盖3的中部具有加强钢管7,加强钢管7对应于该大棚的内部,加强钢管7上安装有灭蚊虫灯8。加强钢管7对应于该大棚的内部,这里设置加强钢管7的目的是增强拱棚顶盖3整理的强度和受力。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该拱棚能够很好的固定在土壤中,有效提升羊肚菌的栽培效率;拆除时也便于从土壤中移出,具有可移动性;那么在进行搭建时,拱棚下基筒1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5的下端分别通过长脚钉6插进泥土中进行固定,长脚钉6的长度视土壤情况而定;当拱棚需要拆除时,再将拱棚下基筒1整体移出带走。另外,本专利与其他栽培大棚不同在于该拱棚中升降杆2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1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本专利拱棚顶棚下降后如图2,同时在加强钢管7上安装有灭蚊虫灯8,那么在夜晚或下午一些时间中,可将拱棚顶棚下降成如图2状态,利用灭蚊虫灯8便于去除下层的蚊虫。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其特征在于:该拱棚包括拱棚下基筒(1)、升降杆(2)、拱棚顶盖(3)和侧面保温层(4);该拱棚中升降杆(2)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1)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拱棚顶盖(3)固定在升降杆(2)的上端;另外,在拱棚下基筒(1)的两侧面下方处连接有斜向支撑杆(5);同时在拱棚下基筒(1)的底部以及斜向支撑杆(5)的下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长脚钉(6);侧面保温层(4)上端连接在拱棚顶盖(3)的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羊肚菌栽培的拱棚,其特征在于:该拱棚包括拱棚下基筒(1)、升降杆(2)、拱棚顶盖(3)和侧面保温层(4);该拱棚中升降杆(2)的下端位于拱棚下基筒(1)内,两者形成可调节的升降结构,拱棚顶盖(3)固定在升降杆(2)的上端;另外,在拱棚下基筒(1)的两侧面下方处连接有斜向支撑杆(5);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述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