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农业恒温大棚,解决了现有的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对光伏发电的热利用率不高,造成能源的浪费,而在冬季,灌溉水温度太低,不利于浇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大棚本体上方设置光伏装置,光伏装置通过竖直杆的伸缩实现倾角的调节,所述光伏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背板形成中空腔体,光伏发电产生的余热可加热中空腔体中流过的空气并给大棚内部供暖,而另外的热还可通过空气源热泵加热水槽中雪水用于浇灌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大棚的光伏发电效率和热利用率高等优点。
A photovoltaic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
本技术涉及温室大棚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用于蔬菜、花卉等种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温室大棚往往需要风机进行空气流通,需要水泵进行灌溉等,因此,需要用到电,如果从外部拉线会比较繁琐、难施工且不节能,为此出现了太阳能供电的温室大棚,但是现有温室大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有用于温室大棚的光伏装置无法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而且在调节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保持整个大棚骨架稳定;第二,对于光伏发电产生的热量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进行很好地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第三,在大棚顶部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在遇到下雪积雪时会严重影响到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第四,对于收集的积雪用于灌溉,水温低,要加热的话需要额外的能耗,第五,现有恒温大棚在光照很强的天气,一般是采用拉网的方式进行遮阳,这种操作很不方便,而且无法调节光照的强度;第六,在炎热的天气,对大棚内的温度调节采用水帘和风机,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对光伏发电的热利用率不高,造成能源的浪费,而在冬季,灌溉水温度太低,不利于浇菜。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上方设置光伏支撑架,所述光伏支撑架上设置光伏装置,所述光伏支撑架包括横梁和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铰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自由搭接在大棚本体的边沿,所述横梁的下方铰接竖直杆,所述竖直杆是可伸缩杆,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背面的背板,所述光伏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扣边,所述扣边与背板形成中空腔体,所述光伏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面向横梁的一侧设置通气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相对侧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抽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延伸至大棚内,这样可以利用光伏发电时散发的热量并用于大棚内部供暖。进一步地,所述光伏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多块,多块太阳能电池板的中空腔体采用管道连通,当抽风机抽气时,外部空气通过通气孔进入中空腔体,并被太阳能电池板传热,再由抽风机抽入到大棚内。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倾斜的扣边还设置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与空气源热泵连通,光伏发电产生的热还可以由空气源热泵利用对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其中水槽和空气源热泵之间连接有循环水泵,可以对水反复加热,在雪水下落进入到水槽中时,可以对温度很低的雪水进行加热,便于灌溉时水温不至于太低。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口与水槽连通。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大棚的两侧顶部,所述第二横梁位于大棚中顶部,所述竖直杆穿过所述第二横梁且与所述横梁间隙配合。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竖直杆包括上部的内杆和下方的外杆,所述内杆可在外杆中伸缩。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外杆的上段为实心结构,下段为空心结构,上段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外杆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有开槽,与所述开槽一侧相邻的两个侧面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内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通孔,通过销轴依次穿过所述外杆的通孔和所述内杆的通孔固定外杆和内杆的相对位置。具体的调节过程为:在需要减少光伏板的倾斜角时,逐一取下销钉,将内杆沿外杆向下移动,然后再逐一将销钉插入通孔固定内杆和外杆的相对位置,由于内杆是悬空的而且承载着上方支撑板和光伏组件的重量,内杆的下方可以采用垫块先进行支撑,再进行销钉的插接操作。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支撑板为钢化玻璃。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水槽设置可拆卸的盖体。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还包括除雪结构,所述除雪结构包括第一滑辊、第二滑辊、第三滑辊、绞辊和遮挡布,所述第一滑辊固定在横梁的上方,所述第二滑辊和第三滑辊水平间隔设置并均位于近光伏装置的大棚侧边且通过立柱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绞辊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滑辊和第三滑辊的下方,所述遮挡布依次套在第二滑辊、第一滑辊、第三滑辊上,并由两个绞辊转动进行移动。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水槽的上边沿设置可拆卸的刮板。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水槽的前后两侧壁上边沿设置面向大棚倾斜的槽口,所述刮板斜插于所述槽口中。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槽口中设置锯齿状凹凸部,所述刮板斜插于所述槽口中,刮板可将遮挡布上雪刮下并引入到所述水槽中。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遮挡布包括透光段和遮挡段,所述透光段由细线间隔排列而成,所述遮挡段为遮挡布。进一步地,所述遮挡布的材质为防水牛津布。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绞辊的侧边设置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操作手柄。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第二滑辊和第三滑辊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一横梁的高度。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分布在第二滑辊和所述绞辊之间的遮挡布垂直地面且与所述刮板接触。本技术优选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所述大棚的底部周边挖有水槽二,所述水槽二与所述水槽采用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阀门。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大棚上设置光伏板,其产生的电用于供应大棚中用电,光伏发电的热可加热空气并给大棚供暖,而另外的热可通过空气源热泵对雪水进行适当的加热,避免水温太低影响植物生长。2.本技术节能环保,光伏板的倾角可调节,使得光伏板能利用更多的太阳能,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3.本技术的除雪结构能够保护光伏板不被雪遮挡,使得发电效率和热利用率更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光伏板与管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大棚本体,100-第二横梁,2-横梁,3-支撑板,4-竖直杆,40-外杆,400-开槽,41-内杆,5-通孔,6-太阳能电池板,7-背板,8-管道,9-抽风机,10-管道二,11-空气源热泵,12-水槽,120-槽口,1200-锯齿凹凸部,13-刮板,14-第一滑辊,15-第二滑辊,16-第三滑辊,17-绞辊,18-遮挡布,180-透光段,181-遮挡段,19-操作手柄,20-水槽二,21-喷淋管,22-喷淋头,“→”表示风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所述大棚本体1的上方设置光伏支撑架,所述光伏支撑架上设置光伏装置,所述光伏支撑架包括横梁2和多个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铰接,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自由搭接在大棚本体1的边沿,所述横梁2的下方铰接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上方设置倾斜的光伏支撑架,所述光伏支撑架上设置光伏装置,所述光伏支撑架包括横梁(2)和多个支撑板(3),所述横梁(2)位于倾斜上端,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铰接,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自由搭接在大棚本体(1)的边沿,所述横梁(2)的下方铰接竖直杆,所述竖直杆是可伸缩杆,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和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背面的背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设置扣边,所述扣边与背板(7)形成中空腔体,所述光伏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面向横梁(2)的一侧设置通气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与通气孔相对的一侧连接有管道(8),所述管道(8)的另一端与抽风机(9)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抽风机(9)的出风口延伸至大棚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农业温室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上方设置倾斜的光伏支撑架,所述光伏支撑架上设置光伏装置,所述光伏支撑架包括横梁(2)和多个支撑板(3),所述横梁(2)位于倾斜上端,所述支撑板(3)的一端与所述横梁(2)铰接,所述支撑板(3)的另一端自由搭接在大棚本体(1)的边沿,所述横梁(2)的下方铰接竖直杆,所述竖直杆是可伸缩杆,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和固定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背面的背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设置扣边,所述扣边与背板(7)形成中空腔体,所述光伏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上,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面向横梁(2)的一侧设置通气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与通气孔相对的一侧连接有管道(8),所述管道(8)的另一端与抽风机(9)的进风口连接,所述抽风机(9)的出风口延伸至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怀民,黄蓉,朱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聚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