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26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包括具有气室的外壳、具有种腔的外盖,外盖盖合在外壳端部敞口处形成封闭型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气室和种腔之间的散气装置、转动设置在散气装置外侧的分种盘组件,外壳上设置有与气室连通的吸气口,外盖上设置有与种腔连通的进种口和出种口,出种口位于散气装置上无压区下方,分种盘组件包括粘合连接的钢盘和贴片,钢盘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贴片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组吸种孔,每个通气孔与每组吸种孔一一正对设置,且分种盘组件旋转过程中部分通气孔对应于散气装置上的散气孔位置,部分通气孔对应于散气装置上的无压区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吸种精确度高的特点,提高播种的成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吸式精量排种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播种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分种盘,通常采用开缝或打小孔的形式,种子在吸力作用下进入到分种盘中的开缝或小孔内,然后吸力去除后种子在重力作用下由开缝或小孔内掉落到种穴内完成种子的排种及播种过程。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分种盘上打孔太大时,由于谷子颗粒较小的原因,一个孔会吸附好几颗种子或者种子直接从孔中透过去;打孔太小时由于分种盘厚度原因,气压透不过气孔,吸不住种子,而如果选择薄钢板制成分种盘,又由于钢板过薄会产生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部分分种盘采用在较厚的钢板上开缝的方式进行排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是不能严格控制吸种数量,无法实现精量排种。因此,研究出一种提高小籽粒作物播种精度的排种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吸式精量排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种器排种小籽粒作物时吸种数量无法控制,无法精量排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包括具有气室的外壳、具有种腔的外盖,所述外盖盖合在所述外壳端部敞口处形成封闭型所述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室和所述种腔之间的散气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散气装置外侧的分种盘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气室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种腔连通的进种口和出种口,所述出种口位于所述散气装置上无压区下方,所述分种盘组件包括粘合连接的钢盘和贴片,所述钢盘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贴片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组吸种孔,每个所述通气孔与每组所述吸种孔一一正对设置,且所述分种盘组件旋转过程中部分所述通气孔对应于所述散气装置上的散气孔位置用以使所述种腔内的种子被吸附在所述吸种孔内,部分所述通气孔对应于所述散气装置上的无压区位置用以使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出种口处掉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种腔内且位于所述进种口和所述出种口之间的集种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盖上对应于所述集种装置外侧的清种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孔规格大于所述吸种孔规格。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盘厚度大于所述贴片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贴片厚度不大于0.1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吸种孔包括沿所述贴片径向设置的呈排形分布的四个吸种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气装置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散气孔为沿所述散气装置圆周方向设置的C形圆环通孔,所述无压区位于所述散气装置上对应于所述散气孔两端之间的区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盖包括盖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盖本体内的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盖本体同心设置从而在所述盖本体内壁、所述挡圈外壁和所述分种盘组件之间形成密闭的所述种腔,所述进种口位于所述盖本体周侧壁上,所述清种装置设置在所述盖本体端面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种装置包括集种板,所述集种板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种腔内,且所述集种板低端朝向所述外盖端面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种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外盖端面上对应所述集种板位置的清种口以及活动设置在所述清种口上的清种门,所述清种口宽度与所述种腔宽度相同,所述清种口长度大于所述集种板投影到所述分种盘组件上的投影长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孔为沿所述钢盘径向设置的条形孔,所述通气孔长度小于所述种腔宽度,所述通气孔长度大于所述散气孔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一端敞口的圆筒形壳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壳本体内的圆环形内环,所述内环与所述壳本体同心设置,所述内环外壁、所述壳本体内壁和所述壳本体顶壁之间形成所述气室。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环高度与所述壳本体深度相同,所述吸气口上连接吸气管,吸气管与抽气装置连接,从而在所述气室内形成负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盘为圆环形结构,所述钢盘的内径与所述内环外径相等,所述贴片为圆盘形结构,所述壳本体中心处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分种盘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旋转轴末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压区位于所述散气装置下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孔长度与每组所述吸种孔长度相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分种盘组件,分种盘组件包括打有大圆孔或条形通气孔的钢盘,提高气流通过性;贴片上开有小吸种孔,贴片上的小吸种孔与钢盘上打有的大通气孔相对应进行粘贴,贴片采用厚度为0.1mm以下薄钢板并在其上打小孔,贴片与钢盘进行组合,兼备厚钢板的硬度与薄钢板的吸种精确的特性;具有吸种精确度高的特点,提高播种的成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爆照图一;图4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的爆炸图二;图5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中外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中散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中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气吸式精量排种器中分钟盘组件的爆炸图。图中1、外壳;11、吸气口;12、壳本体;13、内环;14、吸气管;15、旋转轴;2、外盖;21、进种口;22、出种口;23、盖本体;24、挡圈;3、散气装置;31、散气孔;32、无压区;4、分种盘组件;41、钢盘;411、通气孔;42、贴片;421、吸种孔;5、集种装置;6、清种装置;61、清种口;62、清种门;100、气室;200、种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包括具有气室100的外壳1、具有种腔200的外盖2,外盖2盖合在外壳1端部敞口处形成封闭型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气室100和种腔200之间的用以将气室100内的负压吸力传输到种腔200中的散气装置3、转动设置在散气装置3外侧的用以对种腔200内的种子进行分种和播种的分种盘组件4,外壳1上设置有与气室100连通的吸气口11,外盖2上设置有与种腔200连通的进种口21和出种口22,出种口22位于散气装置3上无压区32下方,进种口21位于出种口22上方,分种盘组件4包括粘合连接的钢盘41和贴片42,钢盘41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通气孔411,贴片42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贯穿设置有多组吸种孔421,每个通气孔411与每组吸种孔421一一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气室的外壳、具有种腔的外盖,所述外盖盖合在所述外壳端部敞口处形成封闭型所述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室和所述种腔之间的散气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散气装置外侧的分种盘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气室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种腔连通的进种口和出种口,所述出种口位于所述散气装置上无压区下方,所述分种盘组件包括粘合连接的钢盘和贴片,所述钢盘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贴片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组吸种孔,每个所述通气孔与每组所述吸种孔一一正对设置,且所述分种盘组件旋转过程中部分所述通气孔对应于所述散气装置上的散气孔位置用以使所述种腔内的种子被吸附在所述吸种孔内,部分所述通气孔对应于所述散气装置上的无压区位置用以使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出种口处掉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气室的外壳、具有种腔的外盖,所述外盖盖合在所述外壳端部敞口处形成封闭型所述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室和所述种腔之间的散气装置、转动设置在所述散气装置外侧的分种盘组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气室连通的吸气口,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种腔连通的进种口和出种口,所述出种口位于所述散气装置上无压区下方,所述分种盘组件包括粘合连接的钢盘和贴片,所述钢盘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贴片边缘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组吸种孔,每个所述通气孔与每组所述吸种孔一一正对设置,且所述分种盘组件旋转过程中部分所述通气孔对应于所述散气装置上的散气孔位置用以使所述种腔内的种子被吸附在所述吸种孔内,部分所述通气孔对应于所述散气装置上的无压区位置用以使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所述出种口处掉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种腔内且位于所述进种口和所述出种口之间的集种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外盖上对应于所述集种装置外侧的清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规格大于所述吸种孔规格。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吸式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盘厚度大于所述贴片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吸式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良轩昆鹏刘军付永斌王超奚玉银王峰顾玉章李军任全军王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