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718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滚筒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安装在驱动滚筒的轴向位置,机架的另一侧设有从动滚筒,从动滚筒通过安装轴安装在机架的另一侧上,从动滚筒与驱动滚筒之间卷绕有输送带;架的下部设有副挡位架,副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副除静电棒,机架的顶部设有除静电车,除静电车包括升降架,升降架的下部设有主挡位架,主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主除静电棒。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对主除静电棒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大大提高了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的效率,对计算机电路板的表面进行更加有效地除静电。

A device for removing static electricity from computer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静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
技术介绍
除静电设备是由离子风棒、离子风枪、离子风机、离子风咀/风嘴、离子风蛇等一系列的设备组成。它们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可以将物体上所带有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们就会吸引气流中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们就会吸引气流中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掉,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离子风棒是一种固定式消除静电设备,具有铜质外壳、坚固美观、风力强劲、除静电除灰尘迅速快捷特点,适用于自动除静电除灰尘装置。离子风棒可产生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气团,可以将经过它的离子辐射区的物体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现有的除静电设备不方便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除静电棒与副除静电棒之间形成的除静电辐射区大大提高了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的效率;可以方便对主除静电棒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大大提高了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的效率,对计算机电路板的表面进行更加有效地除静电的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滚筒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安装在驱动滚筒的轴向位置,机架的另一侧设有从动滚筒,从动滚筒通过安装轴安装在机架的另一侧上,从动滚筒与驱动滚筒之间卷绕有输送带;架的下部设有副挡位架,副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副除静电棒,副除静电棒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一插接轴,第一插接轴安装在副挡位架上;机架的顶部设有除静电车,除静电车包括升降架,升降架的下部设有主挡位架,主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主除静电棒,主除静电棒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二插接轴,第二插接轴安装在主挡位架上,机架的顶部设有车架,车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万向轮安装在机架的顶部,车架上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下部设有升降活塞杆,升降活塞杆的下端与升降架的中部连接;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前部设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前端与车架的侧部位置连接;车架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导轨,万向轮安装在导轨上;主除静电棒与副除静电棒之间为除静电辐射区,输送带的上部穿过除静电辐射区。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除静电机构,除静电机构包括从动轮与主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安装在机架上,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卷绕有往复皮带,往复皮带上设有若干除静电毛刷,机架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前部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在主动轮的轴向位置;往复皮带安装在输送带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部设有若干滑管,机架的顶部一侧设有定位架,机架的顶部另一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与定位架的顶部之间设有若干导向轴,滑管套装在导向轴的外周面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均设有弯曲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设有进板台,进板台与输送带的一端连接,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设有出板台,出板台与输送带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板台为弧面形状。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滚筒的外端设有锁轮,锁轮上设有锁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锁帽,第一锁帽锁接在副挡位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接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锁帽,第二锁帽锁接在主挡位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活塞杆的下端与升降架的中部之间设有固定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操作者将待处理的计算机电路板放置在输送带上,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控制驱动滚筒实现转动,驱动滚筒的转动通过输送带带动从动滚筒实现转动,通过从动滚筒与驱动滚筒使输送带传动稳定性更加好;通过输送带使计算机电路板输送到除静电辐射区位置,副挡位架对副除静电棒进行定位安装,通过副除静电棒对计算机电路板的背面进行除静电处理,主挡位架通过主除静电棒对计算机电路板的正面进行除静电处理;主除静电棒与副除静电棒之间形成的除静电辐射区大大提高了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的效率;第一液压缸通过升降活塞杆控制升降架实现竖直升降调节,升降架的竖直升降调节带动主挡位架实现竖直升降调节,主挡位架的下降控制主除静电棒实现下降,通过主除静电棒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的效率;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活塞杆控制第一液压缸实现水平移动调节,第一液压缸通过车架的万向轮沿着机架的顶面实现水平移动调节,使车架与第一液压缸进行水平灵活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对主除静电棒进行水平移动调节,大大提高了对计算机电路板进行除静电处理的效率,对计算机电路板的表面进行更加有效地除静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除静电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除静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主挡位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机架2,机架2的一侧设有驱动滚筒3与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前部设有驱动轴5,驱动轴5安装在驱动滚筒3的轴向位置,机架2的另一侧设有从动滚筒6,从动滚筒6通过安装轴8安装在机架2的另一侧上,从动滚筒6与驱动滚筒3之间卷绕有输送带7;机架2的下部设有副挡位架15,副挡位架15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副除静电棒16,副除静电棒16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一插接轴17,第一插接轴17安装在副挡位架15上;机架2的顶部设有除静电车19,除静电车19包括升降架26,升降架26的下部设有主挡位架25,主挡位架25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主除静电棒30,主除静电棒30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二插接轴31,第二插接轴31安装在主挡位架25上,机架2的顶部设有车架36,车架36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37,万向轮37安装在机架2的顶部,车架36上设有第一液压缸27,第一液压缸27的下部设有升降活塞杆28,升降活塞杆28的下端与升降架26的中部连接;机架2的顶部设有第二液压缸33,第二液压缸33的前部设有第二活塞杆34,第二活塞杆34的前端与车架36的侧部位置连接;车架36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导轨,万向轮37安装在导轨上;主除静电棒30与副除静电棒16之间为除静电辐射区,输送带7的上部穿过除静电辐射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操作者将待处理的计算机电路板放置在输送带7上,驱动电机4通过驱动轴5控制驱动滚筒3实现转动,驱动滚筒3的转动通过输送带7带动从动滚筒6实现转动,通过从动滚筒6与驱动滚筒3使输送带7传动稳定性更加好;通过输送带7使计算机电路板输送到除静电辐射区位置,副挡位架15对副除静电棒16进行定位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滚筒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安装在驱动滚筒的轴向位置,机架的另一侧设有从动滚筒,从动滚筒通过安装轴安装在机架的另一侧上,从动滚筒与驱动滚筒之间卷绕有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下部设有副挡位架,副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副除静电棒,副除静电棒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一插接轴,第一插接轴安装在副挡位架上;机架的顶部设有除静电车,除静电车包括升降架,升降架的下部设有主挡位架,主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主除静电棒,主除静电棒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二插接轴,第二插接轴安装在主挡位架上,机架的顶部设有车架,车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万向轮安装在机架的顶部,车架上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下部设有升降活塞杆,升降活塞杆的下端与升降架的中部连接;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前部设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前端与车架的侧部位置连接;车架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导轨,万向轮安装在导轨上;主除静电棒与副除静电棒之间为除静电辐射区,输送带的上部穿过除静电辐射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驱动滚筒与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前部设有驱动轴,驱动轴安装在驱动滚筒的轴向位置,机架的另一侧设有从动滚筒,从动滚筒通过安装轴安装在机架的另一侧上,从动滚筒与驱动滚筒之间卷绕有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下部设有副挡位架,副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副除静电棒,副除静电棒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一插接轴,第一插接轴安装在副挡位架上;机架的顶部设有除静电车,除静电车包括升降架,升降架的下部设有主挡位架,主挡位架上设有一排呈等间距布置的主除静电棒,主除静电棒的轴向位置设有第二插接轴,第二插接轴安装在主挡位架上,机架的顶部设有车架,车架的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万向轮安装在机架的顶部,车架上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下部设有升降活塞杆,升降活塞杆的下端与升降架的中部连接;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前部设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前端与车架的侧部位置连接;车架的顶部两侧均设有导轨,万向轮安装在导轨上;主除静电棒与副除静电棒之间为除静电辐射区,输送带的上部穿过除静电辐射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电路板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除静电机构,除静电机构包括从动轮与主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安装在机架上,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卷绕有往复皮带,往复皮带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李晶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