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92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显示区的一周边区,其包括一基板、一胶框以及一支撑模块,胶框设置于基板上且围绕于显示区,支撑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支撑模块包括一第一支撑部以及一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环绕显示区设置,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一支撑部的外部。其中,第一支撑部包括邻近显示区的一第一端部和邻近第二支撑部的一第二端部,第一支撑部于第一端部的底面积小于第一支撑部于第二端部的底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于第一端部的底面积小于第一支撑部于第二端部的底面积,消除了涂布配向膜时路径的重复性,避免了于可视区产生色差。

Display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窄边框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显示面板在排布工艺中,一般采用顺次排布的方式,即前一显示面板的顶部与后一显示面板的底部相对。该排布工艺中,为了保证后续工艺中能够顺利切割,前一显示面板的顶部与后一显示面板的底部之间必须预留有100μm甚至更大的切割空隙。现显示面板出现了一种顶对顶的新的排布工艺,该排布工艺中,前一显示面板的顶部与后一显示面板的顶部相对,无需预留过大切割空隙,有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但是如何保证配向膜涂布的均匀性,避免产生配向显示不均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在涂布配向膜时产生的配向显示不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显示区的一周边区,其包括:一基板、一胶框以及一支撑模块,胶框设置于基板上且围绕于显示区,支撑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支撑模块包括一第一支撑部以及一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环绕显示区设置,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一支撑部的外部。其中,第一支撑部包括邻近显示区的一第一端部和邻近第二支撑部的一第二端部,第一支撑部于第一端部的底面积小于第一支撑部于第二端部的底面积。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由多组隔垫物围绕显示区依次排列形成。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按照由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每组隔垫物包括多个子隔垫物。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按照由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每组隔垫物的多个子隔垫物的底面积逐渐增大。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按照由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每组隔垫物的多个子隔垫物的高度逐渐增加。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定义垂直穿过显示区的各像素单元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穿过每组隔垫物的多个子隔垫物的底面积的轴线与第一方向具有一锐夹角。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由一组隔垫物围绕显示区依次排列形成。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隔垫物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具有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小于第二高度。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的底面积呈梯形、三角形或水滴形。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部于第一端部的底面积至第一支撑部于第二端部的底面积逐渐增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于第一端部的底面积小于第一支撑部于第二端部的底面积,消除了涂布配向膜时路径的重复性,避免于可视区产生色差。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排布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配向膜涂布过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母板10、20、30:显示面板100:基板200:胶框300:支撑模块310、310b、310c、310d:第一支撑部320:第二支撑部310’、310b’、310d’、310e’:第一端部310”、310b”、310d”、310e”:第二端部311、311a、311b、311c、311d、311e:隔垫物3111、3112:子隔垫物3111a、3112a:子隔垫物3111b、3112b、3113b:子隔垫物3111c、3112c:子隔垫物11:涂布辊12:像素单元AA:显示区BA:周边区CL:切割线H1、H2、H3、H4: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说明书中针对“实施例”、“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的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便于清楚说明,本文述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次序用语是用于将元件、区域、部分与另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区域、部分区分开来,而非用以限定特定的元件、区域、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排布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采用的是顶对顶(headtohead)的排布工艺,如图1所示,于母板1上排布多个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10的天侧与相邻的显示面板20的天侧相对,结合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沿相邻显示面板之间的切割线CL切割完成后,形成各独立的显示面板10、20、30等,各显示面板结构相同,以下具体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说明。结合图1至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显示的是图1的A处(天侧)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AA和周边区BA,周边区BA邻接于显示区AA。显示面板10还包括基板100、胶框200以及支撑模块300,胶框200设置于基板100上且围绕于显示区AA,支撑模块300设置于基板100上且位于周边区BA。详言之,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2,设置于显示区AA,用来控制显示功能。其中,支撑模块300包括第一支撑部310和第二支撑部320,第一支撑部310环绕显示区AA设置,第二支撑部320设置于第一支撑部310的外部,即第二支撑部320设置于周边区BA,且相对于第一支撑部310而言,第二支撑部320是远离显示区AA的靠外侧的位置。第一支撑部310例如为高度支撑用支撑部,第二支撑部320例如为切割用支撑部,切割线CL位于第二支撑部320的外侧。如图3所示,详细来说,于显示面板10中,第一支撑部310位于显示区AA与第二支撑部320之间,第二支撑部320位于第一支撑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所述显示区的一周边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胶框,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围绕于所述显示区;一支撑模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周边区,包括:一第一支撑部,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以及一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邻近所述显示区的一第一端部和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底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底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显示区以及邻接于所述显示区的一周边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胶框,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围绕于所述显示区;一支撑模块,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周边区,包括:一第一支撑部,环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以及一第二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邻近所述显示区的一第一端部和邻近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底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底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由多组隔垫物围绕所述显示区依次排列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按照由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每组所述隔垫物包括多个子隔垫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按照由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每组所述隔垫物的多个所述子隔垫物的底面积逐渐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傑翟邦和郑宏哲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