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74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涉及到对阀门或其他机器的控制机构进行操作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此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具有第1和第2吸气口、第1和第2排气口的阀体;沿着上述阀体内部向着轴的方向延长并与大气连通的贯通孔,形成中空通路的阀芯;包括上述阀芯30两端开闭的提升阀盘,和连接在上述第1和第2吸气口、第1和第2排气口并控制第1和第2阀芯底座开闭的、带有阀芯底座阀盘的第1和第2阀盘;向上述第1和第2阀盘提供向阀芯的方向移动的偏向力的第1和第2偏向部件;将容纳上述阀芯的阀体内部空间分成若干膈膜。此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复动式的结构,采用了没有摩擦力的膈膜,可线形调节输出压力。此发明专利技术与0-环形结构相比具有更加卓越的控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的专利技术,确切地讲尤其是采用复动式操作,通过膈膜进行动作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阀。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是用于其他的阀或机器上,为了操作控制机器而起到辅助作用的气压调节阀的统称。传统技术当中,贺儿碧格(HOERBIGER)的单动式膈膜型导向阀机构和SMC的复动式O-环形导向阀机构被业界人士广为利用。前者,对膈膜的操作性能非常优秀,但因为提升阀仅有1个,而且是单动式,因此适用于进行一些简单控制。后者是具有2个提升阀的复动性结构,适用于复杂的操作,但是由于O-环形结构的摩擦导致控制性能较差。加上,安装O-环形的部位经常发生空气泄漏的现象,因此经常出现不合格产品,并且此产品的输出压力为ON/OFF的形式,因此具有控制条件苛刻的问题。既有复动式结构,加上膈膜型的导向阀机构是最理想的结构。拥有这样两种结构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为复动式,并且具有膈膜,控制性能优越,不合格率低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在其他的阀门和机器上进行辅助操作,其特征包括阀体,包括连接在空气供给源的第1和第2吸气口,和各连接在上述第1和第2吸气口上,通过排出压缩空气来操作控制机构的第1和第2排气口;阀芯,在上述阀体内部沿着轴方向延长,并具有与大气相连通的贯通孔,而且沿中心线形成有中空的通路;第1、第2提升阀,包括负责开闭上述阀芯两端的提升阀盘以及阀芯底座阀盘,而阀芯底座阀盘用于开闭连接上述第1、第2吸气口和第1、第2排气口的第1和第2阀芯底座;第1和第2偏向部件,提供偏向力使上述第1和第2提升阀各自向阀芯的方向移动;复数膈膜,设置成将上述收容阀芯的阀体的内部空间分为,和大气相连通的空间、收容一定压力空气的空间、收容压电压力变化器所排出空气的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具有下列效果。首先,结构采用复动式和没有摩擦力的膈膜形式,输出压力可以进行线形调节,此专利技术与O-环形结构相比具有更加优秀的控制性能。其次,提升阀没有采用O-环形的结构,可以防止由于磨擦产生的控制性能低下的现象。加上,通过膈膜可以完全切断空气的流入,可以防止从现有技术中的O-环形部位发生细微的空气泄漏的现象。这使导向阀机构的产品不合格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中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启动状态时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1,12,13,14,15壳体20调节器30阀芯31,32辅助阀芯34中空通路35贯通孔41,42提升阀 41a,42a提升阀盘41b,42b阀芯底座阀盘 51,52吸气口53,54排气口 61,62,63,64膈膜70盖子81,82偏向部件90调整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理想的安装实例参考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制作的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的整体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中的导向阀机构为了进行气压控制,安装在定位器内部等部位,其包括阀体和安装在上述阀体内部的阀芯。上述阀体内部有多个分割的壳体11、12、13、14、15,依靠螺丝相互连接。当然上述阀体本身可为一个整体。上述阀体的右端,即第5壳体15上装有调节器20。这个调节器20获得主线(mainline)(图中未标)的空气压力而维持在一定的压力,即压电压力变换器图中未标发挥最佳性能时的14kgf/cm2的压力。向后述的第2膈膜62和第3膈膜63之间形成的空间和第3膈膜63和第4膈膜64之间形成的空间提供稳定气压。上述调节器20上包括固定螺丝22,这个固定螺丝22是为了调节调节器上的设置压力的。当旋转固定螺丝22时,调节器20中所设定的空气压力增大或减小。此种结构与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方式相同,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上述阀芯30与阀体沿着轴的方向延长。这个阀芯30沿着轴的两端各自设有固定的辅助阀芯31、32。上述阀芯30和辅助阀芯(End Spool)31、32沿着中心线形成大致中空的结构。为了使说明更加简洁,左侧的辅助阀芯31称为“第1辅助阀芯”,右侧的辅助阀芯32称为“第2辅助阀芯”。上述第1辅助阀芯31末端通过第1提升阀41开闭,上述第2辅助阀芯32末端通过第2提升阀42开闭。上述第1和第2提升阀41、42具有同样的形状,其包括为了使上述第1辅助阀芯31和第2辅助阀芯32自由开闭,呈半球形结构的提升阀盘41a、42a;为了对第1和第5壳体11、15上的第1和第2阀芯底座11a、15a进行开闭,呈半球形端部的阀芯底座阀盘41b、42b。上述第1阀芯底座11a连接第1吸气口51和第1排气口53。上述第1吸气口51为了驱动定位器,从主线中吸入空气。上述第1排气口53排出从第1吸气口51供给并通过第1阀芯底座11a的空气,以驱动定位器。上述第2阀芯底座15a连接第2吸气口52和第2排气口54。上述第1吸气口52为了驱动定位器,在主线中吸入空气。上述第2排气口54排出从第2吸气口52供给并通过第2阀芯底座15a的空气,以驱动定位器。为了使上述第1阀芯底座11a可以沿着阀体的轴方向移动,将其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另外,上述阀芯30由多个膈膜61、62、63、64弹性支撑。这些膈膜61、62、63、64将阀芯30所容纳的阀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分割。上述第1膈膜61固定在阀体和阀芯30上,使其位于第1壳体11和第2壳体12之间。第1膈膜61和第1阀芯底座11a之间存在连接第1吸气口51,第1排气口53和阀芯30中空部分的中空通路32的空间。上述第2膈膜62固定在阀体和阀芯30上,使其位于第2壳体12和第3壳体13之间。第1膈膜61和第2膈膜62之间形成有与外界连通的空间,此空间通过形成在上述阀芯30的贯通孔35,连接至阀芯30的中空通路34。上述第3膈膜63固定在阀体和阀芯30上,使其位于第3壳体13和第4壳体14之间。在第2膈膜62和第3膈膜63之间形成有可以从压电控制的吸气端口55吸入根据预先设定的一定压力空气的空间。上述第4膈膜64固定在阀体和阀芯30上,使其位于第4壳体14和第5壳体15之间。在第3膈膜63和第4膈膜64之间存在连接第2吸气口52,第2排气口54和形成在阀芯30中空部分的中空通路32的空间此时形成位于上述第3膈膜63两端空间的阀芯30的表面中,与该阀芯3 0的轴方向竖直形成的表面,即施加到小室面积的空气压力发出使上述阀芯30移动的作用力。设计上第3膈膜63右侧小室的面积比第3膈膜64左侧小室的面积大,向上述压电控制吸气端口55供给的空气使阀芯30左侧移动,当吸气被切断时,阀芯30向右侧移动。上述阀体左端通过盖子70阻隔。上述第1提升阀41由第1偏向部件81提供向右侧方向的偏向力。上述第2提升阀42由第2偏向部件82提供向左侧方向的偏向力。此时,上述盖子70依靠C型的止挡环固定在第1壳体11,而上述第1和第2偏向部件8182采用螺旋弹簧为佳。另外,在上述第1壳体11装有沿着阀体半径方向移动的调整螺丝90。为了使该调整螺丝90移动时带动第1阀芯底座11a沿着阀体的轴方向移动,该调整螺丝90前端部位以及与该部位接触的第1阀芯底座11a的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控制用导向阀机构,其特征包括:阀体,包括连接在空气供给源的第1和第2吸气口(51)、(52),和各连接在上述第1和第2吸气口上(51)、(52),通过排出压缩空气来操作控制机构的第1和第2排气口(53)、(54);阀 芯(30),在上述阀体内部沿着轴方向延长,并具有与大气相连通的贯通孔(35),而且沿中心线形成有中空的通路(34);第1、第2提升阀(41)、(42),包括开闭上述阀芯(30)两端的提升阀盘(41a)(42a)以及阀芯底座阀盘(41 b)、(42b),而阀芯底座阀盘(41b)、(42b)用于开闭连接上述第1、第2吸气口和第1、第2排气口的第1和第2阀芯底座(11a)、(15a);第1和第2偏向部件(81)、(82),提供偏向力使上述第1和第2提升阀(41)、(4 2)各自向阀芯(30)的方向移动;复数膈膜(61)、(62)、(63)、(64),将上述收容阀芯(30)的阀体内部空间分为,和大气相连通的空间、收容一定压力空气的空间、收容压电压力变化器所排出空气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镛熙李规植
申请(专利权)人:永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