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6488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9:00
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及操作方法,属于冶炼炉冷却技术领域。冷却管与冶炼炉排气管和环保设备的进气管连通,冷却管的外侧设有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沿气体流动方向交替设置。开启风机、制冷器一和制冷器二,通过风机使自然风进入到制冷器一内;通过制冷器二使水箱里的冷却水快速冷却,在制冷器一的作用下,自然风迅速变冷成冷风,冷风从制冷器一内出来后,经过干燥机构,对冷风中的水蒸气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冷风进入风管,对冷却管进行冷却,开启水泵,使冷却水进入到水管内,冷却水在水管内对冷却管进行冷却,完成冷却的冷却水在回到水箱内重新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保护了环保除尘设备。

A heat exchange cooling device for smelting furnac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及操作方法,属于冶炼炉冷却

技术介绍
钢铁冶炼是钢、铁冶金工艺过程的总称。工业生产的铁根据含碳量分为生铁(含碳量2%以上)和钢(含碳量低于2%)。现代炼铁绝大部分采用高炉炼铁,个别采用直接还原炼铁法和电炉炼铁法。炼钢主要是以高炉炼成的生铁和直接还原炼铁法炼成的海绵铁以及废钢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炼成钢。其基本生产过程是在炼铁炉内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以生铁为原料,用不同方法炼成钢,再铸成钢锭或连铸坯。高炉炼铁是应用焦炭、含铁矿石(天然富块矿及烧结矿和球团矿)和熔剂(石灰石、白云石)在竖式反应器——高炉内连续生产液态生铁的方法。它是现代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现代高炉炼铁是由古代竖炉炼铁法改造、发展起来的。尽管世界各国研究开发了很多炼铁方法,但由于此方法工艺相对简单,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故高炉炼铁仍是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其产量占世界生铁总产量的95%以上。中国是世界第一钢铁大国,钢铁行业的能耗在全国占到14%左右,而高炉炼铁在这钢铁厂能耗中占到70%左右。生产时,冶炼炉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有害物质,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除尘设备的使用得到了快速普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冶炼炉的炉温过高,排出的烟尘温度也非常高,高温烟尘在经过除尘环保设备时,特别容易将环保设备内的除尘装置烧毁,继而缩短了除尘装置的使用寿命,极大地影响了环保除尘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及操作方法。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风冷机构以及水冷机构;所述冷却管的进气端与冶炼炉的排气管的出气管连通设置,冷却管的出气端与环保设备的进气管的进气端连通设置,冷却管的外侧设有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沿气体流动方向交替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及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同时开启风机、制冷器一和制冷器二,通过风机使自然风进入到制冷器一内;通过制冷器二使水箱里的冷却水快速冷却;步骤二:在制冷器一的作用下,自然风迅速变冷成冷风;步骤三:冷风从制冷器一内出来后,经过干燥机构,对冷风中的水蒸气进行干燥;步骤四:干燥后的冷风进入风管,对冷却管进行冷却;步骤五:开启水泵,使冷却水进入到水管内;步骤六:冷却水在水管内对冷却管进行冷却;步骤七:完成冷却的冷却水在回到水箱内重新进行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水冷机构和风冷机构交替设置的方式对冶炼炉的烟尘进行冷却,可以有效避免单一的冷却方式带来的效率低的问题,进而避免了烟尘在高温状态下通过除尘环保设备,有效地保护了环保除尘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干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3、风冷机构以及水冷机构;所述冷却管3的进气端与冶炼炉的排气管4的出气管连通设置,冷却管3的出气端与环保设备的进气管5的进气端连通设置,冶炼炉的排气管4的出气端以及环保设备的进气管5的进气端均为漏斗状,便于气体的聚拢,冶炼炉的排气管4的出气端以及环保设备的进气管5的进气端均设有法兰盘一,冷却管3的两端均设有法兰盘二,两个法兰盘二分别与对应的法兰盘一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冷却管3的外侧设有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沿气体流动方向交替设置。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冷却管3与冶炼炉的排气管4以及环保设备的进气管5之间均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具体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材质可为橡胶或硅胶。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风机11、制冷器一12、干燥机构13以及风管14;所述风机11、制冷器一12、干燥机构13以及风管14沿风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所述风管14紧密地缠附在冷却管3的外侧壁。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干燥机构13包括干燥管131以及多个放置箱132,所述干燥管131的进风端与制冷器一12的出风端连通设置,干燥管131的出风端与风管14的进风端连通设置,干燥管131与多个放置箱132插接,干燥管131的上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紧密地插入有多个放置箱132,所述多个放置箱132沿风流方向并列设置,每个放置箱132内均填充有干燥剂且进风端和出风端均设有过滤网133。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水冷机构包括水箱21、制冷器二22、水泵23以及水管24;所述水管24紧密地缠附在冷却管3的外侧壁且与所述风管14交替设置,水管24的出水口与水箱21的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水箱21的外侧包裹有制冷器二22且内部放置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的出水口与水管24的给水口连通设置。具体实施方式六:一种根据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具体实施方式五中任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同时开启风机11、制冷器一12和制冷器二22,通过风机11使自然风进入到制冷器一12内;通过制冷器二22使水箱21里的冷却水快速冷却;步骤二:在制冷器一12的作用下,自然风迅速变冷成冷风;步骤三:冷风从制冷器一12内出来后,经过干燥机构13,对冷风中的水蒸气进行干燥;步骤四:干燥后的冷风进入风管14,对冷却管3进行冷却;步骤五:开启水泵23,使冷却水进入到水管24内;步骤六:冷却水在水管24内对冷却管3进行冷却;步骤七:完成冷却的冷却水在回到水箱21内重新进行冷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管(3)、风冷机构以及水冷机构;所述冷却管(3)的进气端与冶炼炉的排气管(4)的出气管连通设置,冷却管(3)的出气端与环保设备的进气管(5)的进气端连通设置,冷却管(3)的外侧设有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沿气体流动方向交替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管(3)、风冷机构以及水冷机构;所述冷却管(3)的进气端与冶炼炉的排气管(4)的出气管连通设置,冷却管(3)的出气端与环保设备的进气管(5)的进气端连通设置,冷却管(3)的外侧设有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和水冷机构沿气体流动方向交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与冶炼炉的排气管(4)以及环保设备的进气管(5)之间均设有密封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包括风机(11)、制冷器一(12)、干燥机构(13)以及风管(14);所述风机(11)、制冷器一(12)、干燥机构(13)以及风管(14)沿风流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所述风管(14)紧密地缠附在冷却管(3)的外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冶炼炉换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构(13)包括干燥管(131)以及多个放置箱(132),所述干燥管(131)的进风端与制冷器一(12)连通设置,干燥管(131)的出风端与风管(14)连通设置,干燥管(131)与多个放置箱(132)插接,所述多个放置箱(132)沿风流方向并列设置,每个放置箱(132)内均填充有干燥剂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姿洪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