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637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包括:分析二维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与测井测量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参数设置、仪器误差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合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建立实验室‑测井校正模型;选取同深度点、同饱和流体状态下的岩心与测井弛豫时间布点值进行对比,确定模型参数,建立岩心实验刻度二维核磁T2‑T1测井的校正公式;利用根据本专利形成的校正公式对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比上、下储层实际测试结论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结论吻合,证实了该气水识别方法的可靠性,同时也证实了基于岩心结果校正后确定的弛豫时间(T2、T1)截止值是可靠的。

A method to calibrate 2D nuclear magnetic logging with core experiment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
本项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储层的流体性质是储层评价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准确判断储层气水关系,对确定气井开发方案、提高单井产能与投入产出效益均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储层流体性质开展评价时往往基于电阻率测井方法以及孔隙度曲线重叠法、图版法等进行判断最终在区域上识别出同一套流体压力系统中的气水分布界限,以达到快速、准确指导气藏勘探的目的。然而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川西致密碎屑岩、海相缝洞性白云岩气藏作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增储上产主战区之一,陆续在川西多条构造带上见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然而在储层致密、纵横向非均质性强、储层裂缝及溶孔、洞发育、气水关系复杂等特殊地质背景下,利用常规测井、一维核磁测井方法判断储层流体性质时也遇到了诸多的多解性问题,限制了川西雷四段白云岩气藏的高效勘探开发。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是在国内投入应用的测井新方法之一,已在含油气储层评价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证实了其在弥补常规测井、一维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局限性上的独特优势。T2-T1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解决致密碎屑岩、缝洞性白云岩储层气、水识别方面准确率高,对指导川西乃至国内各大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岩心分析结果刻度测井信息或解释结果,是测井解释工作的一般原则,是排除测井结果中非地质因素、提高测井解释精度的重要途径。利用二维核磁共振T2-T1测井判断储层流体性质前,有必要开展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室分析,明确储层中可能存在的不同流体如钻井液、束缚水、可动水、天然气的T2-T1分布区间,继而建立相应的识别图版。因此建立岩心刻度二维核磁共振T2-T1测井方法对于储层综合评价工作尤为重要。利用岩心实验分析结果刻度测井信息或解释结果是建立储层测井评价模型的第一步。然而针对致密碎屑岩、缝洞性白云岩储层,在利用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共振T2-T1测井结果时,均发现在同一口井中、同深度点采集的岩心实验室分析结果与测井采集弛豫时间谱分布存在这明显差异的现象(图1、图2)。这使得利用岩心分析数据确定的弛豫时间截止值不能直接用于测井数据的解释分析,基于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分析结果建立的流体识别图版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有必要针对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分析结果建立一种校正方法(岩心刻度测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造成实验室观测结果与测井结果存在差异的因素,结合含油气储层核磁共振响应原理,建立有针对性的岩心实验结果校正模型,从而形成可以利用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分析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包括:影响因素分析步骤:分析二维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与测井测量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参数设置、仪器误差因素;建立校正模型步骤: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合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建立实验室-测井校正模型;确定校正公式步骤:选取同深度点、同饱和流体状态下的岩心与测井弛豫时间布点值进行对比,确定模型参数,建立岩心实验刻度二维核磁T2-T1测井的校正公式;校正步骤:利用根据本专利形成的校正公式对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进行校正。作为优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校正后岩心结果刻度测井解释模型,根据钻井测试与测井解释结果的吻合程度,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方式,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观测模式参数以及系统误差;环境因素包括:测量时的温度、流体的粘度、B0磁场大小、磁场方向、岩样的内部梯度,实验室与井下测量频率;观测模式参数:岩心实验室测量时设置的观测模式参数与井下测量时所设置的观测模式参数;系统误差:测井仪器与实验室仪器在进行数据采集时的系统噪音与误差。作为优选方式,环境因素为实验室分析结果与井下测井响应存在差异的主因,消除环境因素差异导致的误差需在分析各种因素的作用方式基础上,形成校正模型,针对岩心测量的流体谱峰、谱边界弛豫等进行校正,以刻度测井反演弛豫时间布点值。作为优选方式,由核磁共振测井原理,弛豫时间(T2、T1)可以分别用以下公式表示:1/T2=1/T2S+1/T2B+D(GγTE)2/12(1)1/T1=1/T1S+1/T1B(2)式中表面弛豫(T2S、T1S)、体积弛豫(T2B、T1B)、磁旋比(γ)在实验室、测井条件下的差异不大,而存在差异的部分为受温度、压力影响的扩散弛豫(D)、磁场梯度(G)、回波间隔(TE),由式(1)可知D、G、TE与T2均可用线性关系来进行表示,为考虑仪器频率、磁场方向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先在横向弛豫时间T2,lab与测井采集的T2,log值之间建立幂函数关系:T2,log=a(T,P,D,TE2,G2)×T2,labb(3)式(3)中:a的取值与温度T、压力P、D、TE2、G2有关;b的取值受仪器频率、磁场方向的影响;式(3)中的参数a、b值通过岩心与测井的束缚流体、可动水谱峰与边界T2谱布点值进行幂函数拟合确定。作为优选方式,在单井中建立此幂函数模型对岩心测试T2,lab进行校正,再对测井曲线进行刻度,确定出谱峰T2,log特征值与T2,log截止值。作为优选方式,针对二维核磁共振T2-T1测井,由于T1不受扩散弛豫的影响(2),建立线性公式(4)对T1进行校正。公式(4)对T1进行校正。式(4)中a值的确定方法与式(3)中a值的确定方法一致。T1,log=a(T,P,)×T1,lab(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上、下储层实际测试结论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解释结论吻合,证实了该气水识别方法的可靠性,同时也证实了基于岩心结果校正后确定的弛豫时间(T2、T1)截止值是可靠的。附图说明图1:碎屑岩储层同深度点饱和岩样实验室与测井井下采集弛豫时间对比;图2:白云岩储层同深度点饱和岩样实验室与测井井下采集弛豫时间对比;图3:实验室分析结果与测井测量弛豫时间关系;图4:川西气田白云岩储层二维核磁T2-T1测井气水识别图版;图5:P15井应用效果;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6所示,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包括:影响因素分析步骤:分析二维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与测井测量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参数设置、仪器误差因素;建立校正模型步骤: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合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建立实验室-测井校正模型;确定校正公式步骤:选取同深度点、同饱和流体状态下的岩心与测井弛豫时间布点值进行对比,确定模型参数,建立岩心实验刻度二维核磁T2-T1测井的校正公式;校正步骤:利用根据本专利形成的校正公式对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进行校正。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校正后岩心结果刻度测井解释模型,根据钻井测试与测井解释结果的吻合程度,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观测模式参数以及系统误差;环境因素包括:测量时的温度、流体的粘度、B0磁场大小、磁场方向、岩样的内部梯度,实验室与井下测量频率;观测模式参数:岩心实验室测量时设置的观测模式参数与井下测量时所设置的观测模式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影响因素分析步骤:分析二维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与测井测量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参数设置、仪器误差因素;建立校正模型步骤: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合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建立实验室‑测井校正模型;确定校正公式步骤:选取同深度点、同饱和流体状态下的岩心与测井弛豫时间布点值进行对比,确定模型参数,建立岩心实验刻度二维核磁T2‑T1测井的校正公式;校正步骤:利用根据本专利形成的校正公式对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影响因素分析步骤:分析二维核磁共振实验过程与测井测量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参数设置、仪器误差因素;建立校正模型步骤: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合核磁共振响应机理,建立实验室-测井校正模型;确定校正公式步骤:选取同深度点、同饱和流体状态下的岩心与测井弛豫时间布点值进行对比,确定模型参数,建立岩心实验刻度二维核磁T2-T1测井的校正公式;校正步骤:利用根据本专利形成的校正公式对岩心二维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进行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校正后岩心结果刻度测井解释模型,根据钻井测试与测井解释结果的吻合程度,检验模型的可靠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观测模式参数以及系统误差;环境因素包括:测量时的温度、流体的粘度、B0磁场大小、磁场方向、岩样的内部梯度,实验室与井下测量频率;观测模式参数:岩心实验室测量时设置的观测模式参数与井下测量时所设置的观测模式参数;系统误差:测井仪器与实验室仪器在进行数据采集时的系统噪音与误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校正岩心实验结果刻度二维核磁测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因素为实验室分析结果与井下测井响应存在差异的主因,消除环境因素差异导致的误差需在分析各种因素的作用方式基础上,形成校正模型,针对岩心测量的流体谱峰、谱边界弛豫等进行校正,以刻度测井反演弛豫时间布点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祥张正玉张世懋吴见萌缪祥禧侯克均王辛颜磊李阳兵廖元垲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