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4635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支撑架和装料小车,支撑架一端与既有建筑楼板结构固定,另一端伸出至楼板结构外部,在支撑架上沿建筑楼板内侧向楼板结构外部的方向铺设U形滑道;装料小车的底部设有导向轮,装料小车能在楼层内任意区域内移动,用于楼层内任意区域的周转物料的收集,且装料小车的导向轮可沿U形滑道移动,用于将收集的周转物料由楼板结构内侧输送至楼板结构外部,实现所述装料小车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的转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减轻建筑工人将周转材料归集到装料小车的劳动强度,提高已施工的下层结构楼面散落周转材料归集的效率,特别是楼层面积大的建筑。

A self moving unloading platfor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悬挑卸料平台是建筑施工领域内周转材料从已施工的下楼层转移至待施工的上楼层最重要的转运装置,这种装置目前主要采用安装固定于下楼层突出楼层外边沿,悬挑卸料平台本身不能移动,操作工人徒手将相应的建筑施工周转材料从楼搬运到转料平台,然后通过垂直运输机械塔式起重机将周转材料转运到待施工楼层,这种悬挑卸料平台在周转材料的搬运中均采用人工将下楼层内收集并搬运到卸料平台,一方面搬运比较费时费力,工效很低,同时存在高处作业中的高处落物和高处坠落等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悬挑钢平台很少采用标准件形式,所有构件之间的连接都是采用焊接连接,采用的焊接工艺将悬挑卸料平台的主挑梁和次梁等连接起来,受到焊接工艺的限制,加工成的悬挑卸料钢平台工艺繁琐,验收规程不完善,产品质量保证困难,且产品维保也没有具体有效规定,产品重复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非标准件形式的构件拆装,相对复杂,构件回收及再利用等管理也不方便,不符合当今国家主管部门提倡的绿色施工和环保节能的主题。经检索,公开号为2037556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缩式卸料平台,包括固定框架和活动框架,固定框架的第一H型钢的前端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一侧面导向滚轮;活动框架的第二H型钢的后端安装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与第一H型钢梁的内侧翼缘接触,第一滚轮与第二H型钢梁的外侧翼缘接触;两条第二H型钢梁之间设有装载底板、斜坡底板和可翻转的活动底板,第二H型钢梁的后端调整活动底板位置的脚踏旋转机构。公开号为CN10708235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卸式运输吊笼及其施工方法,自卸式运输吊笼包括:吊笼本体,包括底板和围护设于底板的四周侧板,侧板中面向楼层的一侧形成开口;轨道的第二端通过开口延伸出吊笼本体,轨道的第二端在吊笼本体停靠楼层后搭设于楼层上;以及供物料搁置的移动承台,安装于轨道上且可沿轨道上且可沿轨道滑动。该专利的吊笼体虽然能随移动承台沿轨道滑动,但是只是单方向的沿轨道滑动,而且滑动的距离非常有限,即只限于轨道范围,楼层内其他位置的周转材料依然需要通过人力收集并人工搬运到吊笼本体内,但是该专利存的问题是安装固定施工中浪费大量塔吊资源,安装费时耽误工期的问题。以上专利存在的问题是:卸料平台的移动或滑动范围都有限,只局限于轨道小范围内的调整,对于楼层内特别楼层面积大的建筑,其周转材料的转运方面依然不方面,周转材料散料的归集,操作人员依然采用人工逐一收集并搬运到卸料平台内,工人搬运劳动强度依然没有降低,在减轻劳动强度方面依然不明显,收集功效依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装料小车,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既有建筑楼板结构固定,另一端伸出至楼板结构外部;在所述支撑架上沿建筑楼板内侧向楼板结构外部的方向铺设U形滑道;所述装料小车的底部设有导向轮,使所述装料小车在楼层内任意区域内移动,实现楼层内任意区域的周转物料的收集;且所述装料小车的所述导向轮可沿所述U形滑道方向移动,实现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由楼板结构内侧输送至楼板结构外部;实现所述装料小车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的转移。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挑梁、第二支撑架挑梁、横撑、斜撑;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楼板结构内侧,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楼板结构外部;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之间沿长度方向横向相隔布置多个所述横撑,所述横撑的两端分别焊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上,通过所述横撑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所述斜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一端的下方,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下楼层边梁外侧,用于支撑上部结构。优选地,所述U形滑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的顶部,所述U形滑道用于收集物料的装料小车移动。优选地,所述装料小车包括底座、围挡,其中,所述围挡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围挡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三个周边上,使所述围挡与所述底座形成具有一敞开边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收集的周转物料;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导向轮,使所述装料小车沿任意方向移动或沿所述U形滑道移动;所述底座的周边上设置吊环,用于连接吊运装置,实现收集周转物料由本楼层转移至指定楼层。优选地,所述底座由两个纵向杆和多个横向杆拼装组成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方设置垫板,用于搁置周转材料;在两个所述纵向杆之间横向相隔布置所述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两个所述纵向杆连接;所述围挡由多个立杆、多个水平杆和防护密目安全网拼装组成,其中,所述立杆的底部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三个边上,相邻的所述立杆水平之间通过所述水平杆横向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方围成一个具有两条长边和一条短边的U型围栏,在所述U型围栏的外侧设置一层防护密目安全网,使所述U型围栏与所述底座形成具有一边开口的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开口为所述装料小车的装卸料口。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阻拦块,所述阻拦块横向设置于所述U形滑道的一端上,用于阻止所述装料小车的向前移动。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位于所述楼板结构的外部所述支撑架的端部,且位于所述阻拦块的外侧,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防止所述装料小车向外移动。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立杆、第二限位立杆、限位横杆,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立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上,所述第二限位立杆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上,所述限位横杆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立杆、所述第二限位立杆之间,所述限位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立杆、所述第二限位立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所述第一栏杆和所述第二栏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的外侧,用于防止所述装料小车由所述U形滑道两侧冲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根据拟使用建筑结构设计图纸,进行支撑架和装料小车的设计,并进行所述支撑架的安全分析计算;根据所述支撑架的设计,进行相应预制构件的加工,并进行各个所述预制构件的拼装;将所述支撑架吊装至楼层现场,进行加固处理,将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于混凝土楼板上,另一端伸出至楼板结构外部;在所述支撑架上沿楼板结构内侧向楼板结构外部铺设有U形滑道;根据装料小车的设计进行所述装料小车各个预制构件的加工,并进行各个所述预制构件的拼装;将所述装料小车放置到楼层内,所述装料小车通过底部的导向轮能在楼层内任意区域内移动,实现楼层内任意区域的周转物料的收集,且所述装料小车的所述导向轮可沿所述U形滑道方向移动,在装料小车装满周转材料之后,将所述装料小车移动至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装料小车沿所述U形滑道向外移动到楼层结构以外的支撑架,达到预定位置;实现所述装料小车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的转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上述平台中,通过在支撑架体上设置U形滑道,装料小车底部设有导向轮,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装料小车,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既有建筑楼板结构固定,另一端伸出至楼板结构外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上沿建筑楼板内侧向楼板结构外部的方向铺设U形滑道;所述装料小车的底部设有导向轮,所述装料小车能在楼层内任意区域内移动,用于楼层内任意区域的周转物料的收集,且所述装料小车的所述导向轮可沿所述U形滑道移动,用于将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由楼板结构内侧输送至楼板结构外部,实现所述装料小车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的转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包括支撑架和装料小车,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既有建筑楼板结构固定,另一端伸出至楼板结构外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上沿建筑楼板内侧向楼板结构外部的方向铺设U形滑道;所述装料小车的底部设有导向轮,所述装料小车能在楼层内任意区域内移动,用于楼层内任意区域的周转物料的收集,且所述装料小车的所述导向轮可沿所述U形滑道移动,用于将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由楼板结构内侧输送至楼板结构外部,实现所述装料小车收集的所述周转物料的转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挑梁、第二支撑架挑梁、横撑、斜撑;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楼板结构内侧,另一端伸出至所述楼板结构外部;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之间沿长度方向横向相隔布置多个所述横撑,所述横撑的两端分别焊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上,通过所述横撑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所述斜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一端的下方,所述斜撑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的底部,另一端固定于下楼层边梁外侧,用于支撑上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滑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挑梁的顶部,所述U形滑道用于收集物料的装料小车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料小车包括底座、围挡,其中,所述围挡可拆卸式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围挡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三个周边上,使所述围挡与所述底座形成具有一敞开边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收集的周转物料;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导向轮,使所述装料小车沿任意方向移动或沿所述U形滑道移动;所述底座的周边上设置吊环,用于连接吊运装置,实现收集周转物料由本楼层转移至指定楼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移动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由两个纵向杆和多个横向杆拼装组成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方设置垫板,用于搁置周转材料;在两个所述纵向杆之间横向相隔布置所述横向杆,所述横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两个所述纵向杆连接;所述围挡由多个立杆、多个水平杆和防护密目安全网拼装组成,其中,所述立杆的底部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三个边上,相邻的所述立杆水平之间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迥董春山陈旦波严军波赵强陈彦红蒋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