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建仁专利>正文

一种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616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龙头,水龙头的阀座上设置有阀芯组件和阀芯底座,阀芯底座上带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龙头主壳体上还设置有调节手柄,阀芯组件包括定阀片、动阀片、导向座、传动座和摇杆,动阀片上开设有水槽,动阀片与导向座相互扣接,定阀片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动阀片的水槽中还设置有挡块,挡块将水槽分割成进水槽和出水槽,水槽的上方形成联通进水槽和出水槽的水道;所述定阀片的第二出水孔朝向靠近出水管的方向设置,阀芯底座与定阀片配套设置,其第一出水孔对准第二出水孔靠近出水管设置,动阀片的出水槽同样与定阀片配套设置于朝向靠近出水管的位置。该水龙头能够实现将出水孔设置于靠近出水管一侧的目的,而且水龙头的制造难度和材料成本也不会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是可以改变出通水道设置位置的水龙头。
技术介绍
2004年7月26日申请的公告号为CN217834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改变龙头出水的水道的设置位置的水龙头,该水龙头通过在阀芯底座的进水孔和出水孔上设置隔断膜以改变进水孔和出水孔的进出水位置,使龙头的出水水道可以设置在靠近出水管的一侧,使龙头的进水水道可以设置在远离出水管的一侧。这种水龙头存在以下缺陷A、阀芯底座的高度增加,相应的使阀座的深度增加,因此增加了材料成本;B、增加了阀芯底座的制造难度,因此使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龙头,该水龙头能够实现将出水孔设置于靠近出水管一侧的目的,而且水龙头的制造难度和材料成本也不会提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龙头主壳体包括阀座、进水管和出水管,阀座上设置有阀芯组件和阀芯底座,阀芯底座上带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龙头主壳体上还设置有调节手柄,阀芯组件包括定阀片、动阀片、导向座、传动座和摇杆,动阀片上开设有水槽,动阀片与导向座相互扣接,定阀片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动阀片的水槽中还设置有挡块,挡块将水槽分割成进水槽和出水槽,水槽的上方形成联通进水槽和出水槽的水道;所述定阀片的第二出水孔朝向靠近出水管的方向设置,阀芯底座与定阀片配套设置,其第一出水孔对准第二出水孔靠近出水管设置,动阀片的出水槽同样与定阀片配套设置于朝向靠近出水管的位置。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龙头的定阀片的水槽被挡块分隔形成进水槽和出水槽,定阀片的第二出水孔朝向靠近出水管的方向设置,阀芯底座与定阀片配套设置,其第一出水孔靠近出水管设置,动阀片的出水槽朝向靠近出水管的方向设置,因此与出水管相通的的出水通道可就近与阀芯底座上的第一出水孔联通,而不必同一般水龙头一样从设置于远离出水管一侧的出水孔联通,当使用者向上扳动调节手柄时,出水槽对准第二出水孔,进水槽对准第二进水孔,这时进入进水槽的水可以经过水道从出水槽流出,水流可以从出水管排出,当使用者将调节手柄向下压时出水槽定阀片向后移动,动阀片上的挡块逐渐封闭定阀片上的进水孔,直至水流被完全阻隔,这种结构的水龙头实现了以下几种功能1、调节手柄的扳动方向实现的功能与普通水龙头完全一致;2、使阀芯底座上的出水通道的设置位置靠近出水管,不必从两条进水通道之间经过,从而使龙头主壳体的制造更加简便,而且成品率更高;3、本专利技术采用改变动阀片的模式实现将出水孔设置于水龙头靠近出水管一侧的目的,相比现有技术中改变阀芯底座的模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结构非常简单,制造和材料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阀芯组件分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动阀片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定阀片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的导向座的后视结构立体图。图8为图2中的动阀片上的水槽与定阀片的配合关系示意图,该状态下龙头处于止水状态。图9为图2中的动阀片上的水槽与定阀片的配合关系示意图,该状态下龙头处于出水状态。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动阀片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的动阀片的后视结构立体图。各附图中1、龙头主壳体,2、阀座,3、进水管,4、出水管,5、定阀片,6、动阀片,7、导向座,8、传动座,9、摇杆,10、水槽,11、第二进水孔,12、第二出水孔,13、挡块,14、进水槽,15、出水槽,16、水道,17、凹槽,18、凹坑,19、阀芯底座,20、阀盖,21、第一进水孔,22、第一出水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1,龙头主壳体1包括阀座2、进水管3和出水管4,阀座2上设置有阀芯组件、阀芯底座19和阀盖20,阀芯底座19上带有第一进水孔21和第一出水孔22,龙头主壳体1上还设置有调节手柄,阀芯组件包括定阀片5、动阀片6、导向座7、传动座8和摇杆9,动阀片6上开设有水槽10,动阀片6与导向座7相互扣接,定阀片5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1和第二出水孔12,动阀片6的水槽10中还设置有挡块13,挡块13将水槽10分割成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水槽10的上方形成联通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的水道16,水道15可如图3所示设置在水槽10的正上方形成暗道;定阀片5的第二出水孔12朝向靠近出水管4的方向设置,阀芯底座19与定阀片5配套设置,其第一出水孔22对准第二出水孔12靠近出水管4设置,第一进水孔21对准第二进水孔11,动阀片6的出水槽15同样与定阀片5配套设置于朝向靠近出水管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挡块13设置于动阀片6的下部,挡块13的上部设置有与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相通的凹槽17,导向座7覆盖在凹槽17上包围形成水道16,导向座7与动阀片6液密封配合,两者的液密封配合可通过橡胶密封圈实现。如图10、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动阀片6和导向座7结构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贯穿动阀片6本体,挡块13延伸至动阀片6的上端面,导向座7贴紧动阀片6的一侧设置有凹坑18,凹坑18覆盖在动阀片6上形成水道16,导向座7与动阀片6液密封配合。如图12、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提供的水龙头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动阀片6的结构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联通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的水道16设置在动阀片6上水槽10的侧上方。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1),龙头主壳体(1)包括阀座(2)、进水管(3)和出水管(4),阀座(2)上设置有阀芯组件和阀芯底座(19),阀芯底座(19)上带有第一进水孔(21)和第一出水孔(22),龙头主壳体(1)上还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定阀片(5)、动阀片(6)、导向座(7)、传动座(8)和摇杆(9),动阀片(6)上开设有水槽(10),动阀片(6)与导向座(7)相互扣接,定阀片(5)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1)和第二出水孔(12),其特征是所述动阀片(6)的水槽(10)中还设置有挡块(13),挡块(13)将水槽(10)分割成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水槽(10)的上方形成联通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的水道(16);所述定阀片(5)的第二出水孔(12)朝向靠近出水管(4)的方向设置,所述阀芯底座(19)与定阀片(5)配套设置,其第一出水孔(22)对准第二出水孔(12)靠近出水管(4)设置,动阀片(6)的出水槽(15)同样与定阀片(5)配套设置于朝向靠近出水管(4)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挡块(13)设置于动阀片(6)的下部,挡块(13)的上部设置有与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相通的凹槽(17),导向座(7)覆盖在凹槽(17)上包围形成水道(16),导向座(7)与动阀片(6)液密封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进水槽(14)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包括龙头主壳体(1),龙头主壳体(1)包括阀座(2)、进水管(3)和出水管(4),阀座(2)上设置有阀芯组件和阀芯底座(19),阀芯底座(19)上带有第一进水孔(21)和第一出水孔(22),龙头主壳体(1)上还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定阀片(5)、动阀片(6)、导向座(7)、传动座(8)和摇杆(9),动阀片(6)上开设有水槽(10),动阀片(6)与导向座(7)相互扣接,定阀片(5)上开设有第二进水孔(11)和第二出水孔(12),其特征是:所述动阀片(6)的水槽(10)中还设置有挡块(13),挡块(13)将水槽(10)分割成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水槽(10)的上方形成联通进水槽(14)和出水槽(15)的水道(16);所述定阀片(5)的第二出水孔(12)朝向靠近出水管(4)的方向设置,所述阀芯底座(19)与定阀片(5)配套设置,其第一出水孔(22)对准第二出水孔(12)靠近出水管(4)设置,动阀片(6)的出水槽(15)同样与定阀片(5)配套设置于朝向靠近出水管(4)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邹建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