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579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包括缓冲组件、调节组件、转动杆、拨片、转动轴、第一固定杆、支撑杆、踏板、斜杆、坐垫、转盘、第一齿轮、链条、连接柱、横杆、固定柱、第二齿轮、圆盘、转动柱、第一转动板、套管、连接杆、支撑柱、钢绳、拉环、支撑座、底板、固定腿、铁块和第二转动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斜杆的底端焊接,所述底板的顶端另一侧中心处与套管的底端焊接,该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避免了铁块与底板之间直接产生碰撞,造成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损坏,有利于降低维修成本和延长了该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链条进行传动,减少了摩擦力,提高了热身效率。

A pre match warm-up device for sports based on chain wheel driv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
技术介绍
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培养的各种活动,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另外还有教育、政治、经济等功能。在体育比赛中,为了让参赛选手发挥稳定以及适应运动减少运动损伤,常需要热身装置让参赛选手进行热身,但传统的热身装置不利于调节拨片与挡片之间的阻力,适用范围小,且热身装置易损坏,提高了其维修费用,降低了热身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包括缓冲组件、调节组件、转动杆、拨片、转动轴、第一固定杆、支撑杆、踏板、斜杆、坐垫、转盘、第一齿轮、链条、连接柱、横杆、固定柱、第二齿轮、圆盘、转动柱、第一转动板、套管、连接杆、支撑柱、钢绳、拉环、支撑座、底板、固定腿、铁块和第二转动板,所述底板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斜杆的底端焊接,所述底板的顶端另一侧中心处与套管的底端焊接,所述套管的内部相向一侧两端分别与缓冲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杆、固定座、滑块、第一缓冲垫、第二缓冲垫和弹簧,所述套管的内部相向一侧分别与固定座的一侧焊接,所述固定座的相向一侧分别与第二固定杆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位于第二固定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的底端中心处一侧和固定座的顶端中心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对应套管的另一侧分别与铁块的侧面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铁块的底端分别与第二缓冲垫的顶端通过胶粘剂粘接,所述拉环的顶端与钢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内部与转动柱的中心处外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柱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的相向一侧顶端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柱的中心处两侧分别与第一转动板的一端套接固定,所述第一转动板对应钢绳的另一侧设置有轴承,且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轴承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分别与底板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两端焊接,所述底板的中心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底端设置的轴承与调节组件的顶端套接固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第三固定杆、滑座、挡片和螺套,所述螺套的顶端与底板的中心处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螺套的内部顶端与螺杆的底端通过螺旋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与挡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底板的中心处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竖直固定连接,所述挡片的顶端位于转盘的正下方,所述转盘的内部与转动杆的中心处外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腿的相向一侧顶端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固定腿的顶端分别与底板的顶端中心处一侧焊接,所述转动杆的中心处两侧分别与第二齿轮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外部与链条的内部一端啮合连接,所述链条的内部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齿轮的外部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分别与转动轴的中心处外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支撑杆的顶端开设的通孔与第二转动板的一端套接固定,且转动轴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转动板对应第一齿轮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杆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部分别与轴承的内部套接固定,且轴承的内部分别与踏板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套接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底板的顶端对应固定腿的另一侧中心处两端焊接,所述底板的顶端中心处两侧分别与连接柱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分别与横杆的底端两侧焊接,所述横杆对应坐垫的另一侧两端分别与固定柱的一侧焊接,且固定柱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圈。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分别与支撑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支撑座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斜杆的顶端与坐垫的底端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套管的内部底端中心处设置有第一缓冲垫,且第一缓冲垫的底端与底板的顶端一侧中心处通过胶粘剂粘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铁块的顶端中心处与拉环的底端焊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钢绳的顶端与圆盘的底端焊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片的侧面底端分别与滑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座位于第三固定杆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对应的拨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有利于调节挡片的顶端与转盘底端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拨片与挡片之间的阻力,从而扩大了该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同时设置的缓冲组件,有利于避免铁块与底板之间产生直接碰撞,导致该专利技术的损坏,降低了其维修成本,延长了该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且该专利技术有利于参赛选手对身体不同部位进行热身,利用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链条进行传动,减少了摩擦力,增加了热身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横杆的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踏板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转动轴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转动杆的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套管的侧视图;图中:1、缓冲组件;2、调节组件;3、转动杆;4、拨片;5、转动轴;6、第一固定杆;7、支撑杆;8、踏板;9、斜杆;10、坐垫;11、转盘;12、第一齿轮;13、链条;14、连接柱;15、横杆;16、固定柱;17、第二齿轮;18、圆盘;19、转动柱;20、第一转动板;21、套管;22、连接杆;23、支撑柱;24、钢绳;25、拉环;26、支撑座;27、底板;28、固定腿;29、铁块;30、第二转动板;101、第二固定杆;102、固定座;103、滑块;104、第一缓冲垫;105、第二缓冲垫;106、弹簧;201、螺杆;202、第三固定杆;203、滑座;204、挡片;205、螺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调节组件2、转动杆3、拨片4、转动轴5、第一固定杆6、支撑杆7、踏板8、斜杆9、坐垫10、转盘11、第一齿轮12、链条13、连接柱14、横杆15、固定柱16、第二齿轮17、圆盘18、转动柱19、第一转动板20、套管21、连接杆22、支撑柱23、钢绳24、拉环25、支撑座26、底板27、固定腿28、铁块29和第二转动板30,底板27的底端四角分别与支撑座2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支撑座26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有利于防滑,底板2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斜杆9的底端焊接,斜杆9的顶端与坐垫10的底端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利于参赛选手的热身,底板27的顶端另一侧中心处与套管21的底端焊接,套管21的内部相向一侧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调节组件(2)、转动杆(3)、拨片(4)、转动轴(5)、第一固定杆(6)、支撑杆(7)、踏板(8)、斜杆(9)、坐垫(10)、转盘(11)、第一齿轮(12)、链条(13)、连接柱(14)、横杆(15)、固定柱(16)、第二齿轮(17)、圆盘(18)、转动柱(19)、第一转动板(20)、套管(21)、连接杆(22)、支撑柱(23)、钢绳(24)、拉环(25)、支撑座(26)、底板(27)、固定腿(28)、铁块(29)和第二转动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斜杆(9)的底端焊接,所述底板(27)的顶端另一侧中心处与套管(21)的底端焊接,所述套管(21)的内部相向一侧两端分别与缓冲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组件(1)包括第二固定杆(101)、固定座(102)、滑块(103)、第一缓冲垫(104)、第二缓冲垫(105)和弹簧(106),所述套管(21)的内部相向一侧分别与固定座(102)的一侧焊接,所述固定座(102)的相向一侧分别与第二固定杆(101)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3)位于第二固定杆(101)上,所述弹簧(10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103)的底端中心处一侧和固定座(102)的顶端中心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3)对应套管(21)的另一侧分别与铁块(29)的侧面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铁块(29)的底端分别与第二缓冲垫(105)的顶端通过胶粘剂粘接,所述拉环(25)的顶端与钢绳(2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盘(18)的内部与转动柱(19)的中心处外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柱(1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23)的相向一侧顶端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柱(19)的中心处两侧分别与第一转动板(20)的一端套接固定,所述第一转动板(20)对应钢绳(24)的另一侧设置有轴承,且连接杆(22)的一端分别与轴承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支撑柱(23)的底端分别与底板(2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两端焊接,所述底板(27)的中心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底端设置的轴承与调节组件(2)的顶端套接固定;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螺杆(201)、第三固定杆(202)、滑座(203)、挡片(204)和螺套(205),所述螺套(205)的顶端与底板(27)的中心处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螺套(205)的内部顶端与螺杆(201)的底端通过螺旋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01)的顶端与挡片(20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20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27)的中心处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竖直固定连接,所述挡片(204)的顶端位于转盘(11)的正下方,所述转盘(11)的内部与转动杆(3)的中心处外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杆(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腿(28)的相向一侧顶端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固定腿(28)的顶端分别与底板(27)的顶端中心处一侧焊接,所述转动杆(3)的中心处两侧分别与第二齿轮(17)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第二齿轮(17)的外部与链条(13)的内部一端啮合连接,所述链条(13)的内部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齿轮(12)的外部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2)的内部分别与转动轴(5)的中心处外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5)的两端分别贯穿支撑杆(7)的顶端开设的通孔与第二转动板(30)的一端套接固定,且转动轴(5)与支撑杆(7)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第一转动板(20)对应第一齿轮(12)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杆(6)的一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杆(6)的外部分别与轴承的内部套接固定,且轴承的内部分别与踏板(8)的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套接固定,所述支撑杆(7)的底端分别与底板(27)的顶端对应固定腿(28)的另一侧中心处两端焊接,所述底板(27)的顶端中心处两侧分别与连接柱(14)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4)的顶端分别与横杆(15)的底端两侧焊接,所述横杆(15)对应坐垫(10)的另一侧两端分别与固定柱(16)的一侧焊接,且固定柱(16)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链轮传动机构的体育运动赛前热身装置,包括缓冲组件(1)、调节组件(2)、转动杆(3)、拨片(4)、转动轴(5)、第一固定杆(6)、支撑杆(7)、踏板(8)、斜杆(9)、坐垫(10)、转盘(11)、第一齿轮(12)、链条(13)、连接柱(14)、横杆(15)、固定柱(16)、第二齿轮(17)、圆盘(18)、转动柱(19)、第一转动板(20)、套管(21)、连接杆(22)、支撑柱(23)、钢绳(24)、拉环(25)、支撑座(26)、底板(27)、固定腿(28)、铁块(29)和第二转动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与斜杆(9)的底端焊接,所述底板(27)的顶端另一侧中心处与套管(21)的底端焊接,所述套管(21)的内部相向一侧两端分别与缓冲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组件(1)包括第二固定杆(101)、固定座(102)、滑块(103)、第一缓冲垫(104)、第二缓冲垫(105)和弹簧(106),所述套管(21)的内部相向一侧分别与固定座(102)的一侧焊接,所述固定座(102)的相向一侧分别与第二固定杆(101)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3)位于第二固定杆(101)上,所述弹簧(10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103)的底端中心处一侧和固定座(102)的顶端中心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3)对应套管(21)的另一侧分别与铁块(29)的侧面底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铁块(29)的底端分别与第二缓冲垫(105)的顶端通过胶粘剂粘接,所述拉环(25)的顶端与钢绳(2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盘(18)的内部与转动柱(19)的中心处外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柱(1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23)的相向一侧顶端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转动柱(19)的中心处两侧分别与第一转动板(20)的一端套接固定,所述第一转动板(20)对应钢绳(24)的另一侧设置有轴承,且连接杆(22)的一端分别与轴承的内部套接固定,所述支撑柱(23)的底端分别与底板(27)的顶端一侧中心处两端焊接,所述底板(27)的中心处一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底端设置的轴承与调节组件(2)的顶端套接固定;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螺杆(201)、第三固定杆(202)、滑座(203)、挡片(204)和螺套(205),所述螺套(205)的顶端与底板(27)的中心处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设置的轴承内部套接固定,所述螺套(205)的内部顶端与螺杆(201)的底端通过螺旋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01)的顶端与挡片(20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20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27)的中心处一侧开设的通孔内部竖直固定连接,所述挡片(204)的顶端位于转盘(11)的正下方,所述转盘(11)的内部与转动杆(3)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