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66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包括机体与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下端设置有和面机构,和面机构包括搅拌杆、挡板、支撑杆、连接柱、轴承、圆球、顶板与底板,通过设置轴承与圆球配合四个挡板与搅拌杆,当用户启动旋转电机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开始旋转并带动顶板进行旋转,当面粉与水搅拌成絮状时,四个挡板配合下弧板将面絮引导至四个挡板的内侧,使面絮通过挡板在圆球的表面进行滚动,此时圆球对面絮进行揉压,进而使面絮揉压成面团,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无需用户手动将面絮揉压成面团,且配合轴承与底板使面絮更容易被圆球挤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面团的效率。

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bl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的
,具体为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
技术介绍
和面就是在粉状的物体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粘性。用水揉和面粉。根据水温,和面又分为凉水和面,温水和面,热水和面,每一种和面方法揉制成的面不同,在生活中,和面是个体力活,要想把面和匀是件不容易的事儿,因此人们专利技术出了自动和面机,通过搅拌杆对面粉与水进行搅拌混合,使人们不用手动进行和面,但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和面机对面粉与水均只是简单的将面粉与水进行搅拌混合形成面絮,而面絮即使经由和面机的运作也无法形成面团,因此人们还需对面絮进行最后一步的加工,步骤复杂,且极大地降低人们制作面团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具备提高制作面团的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和面机对面粉与水均只是简单的将面粉与水进行搅拌混合形成面絮,而面絮即使经由和面机的运作也无法形成面团,因此人们还需对面絮进行最后一步的加工,步骤复杂,且极大地降低人们制作面团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提高制作面团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包括机体与旋转电机,机体为圆形筒体,机体内部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盖板,盖板为圆形板体,且盖板从正面看呈T形状,盖板的下表面与机体的上表面相贴合,盖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握把,握把的形状为环形板体,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盖板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机体的内部,且旋转电机的下表面贴合在盖板的上表面,机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圆台,圆台的形状为圆形柱体,圆台的外直径与机体的内直径大小相同,圆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梯形槽,梯形槽的内部与机体的内部相连通,且梯形槽的长边位于圆台的上方,梯形槽用来放置用户需要和面的面粉。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下端设置有和面机构,和面机构包括搅拌杆、挡板、支撑杆、连接柱、轴承、圆球、顶板与底板,顶板的形状为圆形板体,顶板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下端,顶板通过旋转电机带动旋转,搅拌杆为长方形杆体,搅拌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搅拌杆均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表面,且四个搅拌杆等分设置在顶板的下表面,通过四个搅拌杆对面粉与水进行搅拌,使面粉与水混合均匀,底板为圆环形,底板的直径为顶板直径的二分之一大小,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四个搅拌杆的下端,且底板通过四个搅拌杆固定在顶板的正下方,底板的位置位于梯形槽的内部,底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方柱,方柱为长方形柱体,且四个方柱等分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四个方柱的位置分别位于每两个搅拌杆之间,设置方柱可以在搅拌杆进行旋转时,辅助搅拌杆对面粉与水进行搅拌混合,支撑杆为L形杆体,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均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表面,且四个支撑杆等分设置在顶板的下表面,挡板为弧形板体,挡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挡板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支撑杆的内端,每个挡板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弧板,下弧板为弧形板体,下弧板用来将位于梯形槽内部的和面原料引导至挡板的内侧,每个挡板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上弧板,上弧板为弧形板体,且每个上弧板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在每个支撑杆的内侧,连接柱为圆形柱体,连接柱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端,且连接柱的圆心位于顶板下表面的圆心处,轴承为圆环状,轴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连接柱的下端,圆球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的下表面,且圆球跟随轴承转动而转动,圆球位于方柱的上方,且圆球位于四个挡板之间。机体的外部设置有送水机构,送水机构包括漏斗、环板、进水管与竖管,环板为圆环形板体,环板套接在机体的外部,且环板的内圈与机体的外部相贴合,环板的内部开设有环槽,环槽的形状为圆环状,进水管的数量为八个,每个进水管的内端均贯穿环槽的内侧壁并从机体与圆台的外壁延伸至梯形槽的内部,且进水管的内部分别与环槽的内部与梯形槽的内部相连通,竖管的数量为两个,竖管为两端开口的管体,两个竖管的下端均贯穿环板的上表面并延伸至环板的内部,漏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漏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竖管的上端。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内部与竖管的内部相连通。优选的,两个所述竖管分别设置在环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竖管的内部分别与环槽的内部和环板的外部相连通。优选的,八个所述进水管等分设置在环槽的内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为圆形管体。优选的,所述挡板位于方柱的上方。(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自动和面机,通过设置轴承与圆球配合四个挡板与搅拌杆,当用户启动旋转电机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开始旋转并带动顶板进行旋转,顶板带动四个搅拌杆对面粉与水进行混合搅拌,当面粉与水搅拌成絮状时,四个挡板配合下弧板将面絮引导至四个挡板的内侧,此时四个挡板通过挡板带动转动,从而使面絮通过挡板在圆球的表面进行滚动,此时圆球对面絮进行揉压,进而使面絮揉压成面团,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无需用户手动将面絮揉压成面团,且配合轴承与底板使面絮更容易被圆球挤压,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制作面团的效率。2、该智能自动和面机,通过设置漏斗与竖管配合环槽与进水管,当用户在进行和面时,用户将两个漏斗装满水,使水分别向两个竖管的内部流去,并使水流经由两个竖管的内部进入环槽的内部,当水在环槽的内部堆积直至与进水管位于同一平面时,此时水流同时经由八个进水管流入梯形槽的内部,使面粉受到不同方向水流的含量均为一致,从有效的使面粉与水均匀的混合,且有效的保证了出面的水分适应。3、该智能自动和面机,通过设置方柱配合底板与搅拌杆,当用户启动旋转电机时,旋转电机通过顶板带动四个搅拌杆与方柱进行旋转,从而使搅拌杆对梯形槽内的和面原料进行搅拌,并通过设置方柱可以提高搅拌杆对和面原料的搅拌程度,且通过方柱与底板的配合,使位于梯形槽底壁上的和面原料可以更轻松进入四个挡板的内侧,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运作效率。4、该智能自动和面机,通过设置上弧板配合挡板,当用户启动旋转电机时,旋转电机通过顶板带动四个挡板进行旋转,此时和面原料通过下弧板的引导从梯形槽的内部进入挡板的内侧,此时通过上弧板可以避免和面原料在转动时落入挡板与支撑杆连接处的缝隙,从而提高用户在清洁和面机构时的难度,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体验。5、该智能自动和面机,通过设置下弧板配合挡板,当用户启动旋转电机时,旋转电机通过顶板带动四个挡板进行旋转,从而使梯形槽内部的和面原料引导至挡板的内侧,使和面原料与圆球的表面接触,并由圆球对和面原料进行挤压,从而形成面团,通过下弧板配合挡板的引导,从而使和面原料成行成面团的速度提高,进而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机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环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盖板、3旋转电机、4握把、5送水机构、51漏斗、52环板、53环槽、54进水管、55竖管、6和面机构、61搅拌杆、62下弧板、63挡板、64上弧板、65支撑杆、66连接柱、67轴承、68圆球、69顶板、610方柱、611底板、7圆台、8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包括机体(1)与旋转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盖板(2),旋转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盖板(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机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圆台(7),圆台(7)的上表面开设有梯形槽(8);旋转电机(3)输出轴的下端设置有和面机构(6),和面机构(6)包括搅拌杆(61)、挡板(63)、支撑杆(65)、连接柱(66)、轴承(67)、圆球(68)、顶板(69)与底板(611),顶板(69)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3)输出轴的下端,搅拌杆(6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搅拌杆(61)均固定安装在顶板(69)的下表面,底板(61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四个搅拌杆(61)的下端,支撑杆(6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65)均固定安装在顶板(69)的下表面,挡板(6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挡板(63)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支撑杆(65)的内端,连接柱(66)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顶板(69)的下端,轴承(6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连接柱(66)的下端,圆球(68)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67)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包括机体(1)与旋转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的上方活动连接有盖板(2),旋转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盖板(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机体(1)的内部,机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圆台(7),圆台(7)的上表面开设有梯形槽(8);旋转电机(3)输出轴的下端设置有和面机构(6),和面机构(6)包括搅拌杆(61)、挡板(63)、支撑杆(65)、连接柱(66)、轴承(67)、圆球(68)、顶板(69)与底板(611),顶板(69)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3)输出轴的下端,搅拌杆(6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搅拌杆(61)均固定安装在顶板(69)的下表面,底板(611)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四个搅拌杆(61)的下端,支撑杆(6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杆(65)均固定安装在顶板(69)的下表面,挡板(6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挡板(63)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支撑杆(65)的内端,连接柱(66)的上端固定安装在顶板(69)的下端,轴承(6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在连接柱(66)的下端,圆球(68)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轴承(67)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板(63)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弧板(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动和面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亮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市美厨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