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35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涉及舞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光源,第一壳体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内,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冷却液,第二壳体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二壳体转动的转动环,转动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与第一壳体同轴连接,第一壳体远离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出光孔,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出光孔出光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无需开散热孔,不易积灰,便于清理,且成本低廉,实用性高。

A stage lamp for easy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
本技术涉及舞台设备
,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
技术介绍
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演出活动中舞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多种大型演出场地等,为了使表演艺术产生异乎寻常的特殊效果,安装了多种型式的舞台机械设备,在剧目节目的舞台演出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神来之笔的作用。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为了到达这种演出效果在现代化舞台设计中,往往需要安装数量庞大的舞台灯,它们一般安装在高空起到照明和彩光效果,但是现有舞台灯功率较大,照明过程中热量聚集厉害,一般为了散热都在灯壳上开散热孔,但是散热孔散热效果有限,且容易积灰,积灰更加不便于散热,造成舞台灯损坏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无需开散热孔,不易积灰,便于清理,且成本低廉,实用性高的便于散热的舞台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光源,所述第一壳体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冷却液,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壳体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壳体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出光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出光孔出光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冷却液为冷却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出光孔处设置有玻璃镜头。且玻璃镜头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出光孔外侧设置有灯罩。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转动环通过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壳体为导热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开口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杆为弹性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光源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反光层。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无需开散热孔,不易积灰,便于清理,且成本低廉,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11、光源,12、出光孔,13、玻璃镜头,14、灯罩,2、第二壳体,21、冷却液,22、开口,3、支撑杆,31、转动环,32、转动轴,33、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演出活动中舞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为了到达这种演出效果在现代化舞台设计中,往往需要安装数量庞大的舞台灯,它们一般安装在高空起到照明和彩光效果,但是现有舞台灯功率较大,照明过程中热量聚集厉害,一般为了散热都在灯壳上开散热孔,但是散热孔散热效果有限,且容易积灰,积灰更加不便于散热,造成舞台灯损坏的情况发生。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仅仅为本技术中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光源11,所述第一壳体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之间设置有冷却液21,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壳体2转动的转动环31,所述转动环31设置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与所述第一壳体1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转动轴32的一侧设置有出光孔1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出光孔12出光的开口22。在本技术中,在原有的设置有光源11的第一壳体1外侧设置一道装有冷却液21的第二壳体2,每当第一壳体1内的光源11开始工作,冷却液21与第一壳体1外壁进行热交换,对第一壳体1内进行降温散热,且冷却液21可以添加和更换,方便进行管理和维修。而且所述冷却液21为冷却水,降低冷却成本。另外是第二壳体2的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壳体2转动的转动环31,所述转动环31设置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与所述第一壳体1同轴连接。这样第一壳体1和转动轴32连接,第一壳体1并不转动;而第二壳体2和转动环31连接,通电之后,转动环31带动第二壳体2转动,这样冷却液21随着第二壳体2转动而流动,这样对第一壳体1的散热效果更好。最后是第一壳体1的出光,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转动轴32的一侧设置有出光孔1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出光孔12出光的开口22。这样第一壳体1内的光源11产生的光依次穿过出光孔12和开口22,对舞台进行照明。当然,所述出光孔12处设置有玻璃镜头13。且玻璃镜头13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这样保证第一壳体1的密封性,这样第一壳体1无需打散热孔即可散热,且无进灰风险。清理时,只需要清理第一壳体1外侧和玻璃镜头13即可。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无需开散热孔,不易积灰,便于清理,且成本低廉,实用性高。实施例二,仍如图1所示,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使得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的散热效果更好,使用更方便,本技术中还具有以下设计:首先,所述出光孔12外侧设置有灯罩14。对玻璃镜头13透过的光进行约束和反光,增强舞台效果。然后,所述转动环31通过连接柱33与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转动环31通电转动,通过连接柱33带动第二壳体2绕第一壳体1转动。而且,所述连接柱3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第二壳体2转动更加稳定。还有,所述第一壳体1为导热件。方便第一壳体1内的热量导至第一壳体1外侧壁与冷却液21进行热交换。以及,所述开口2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方便连接柱33处的灯罩14安装的同时,保证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安装的更加贴切。另外,所述支撑杆3为弹性件。这样第二壳体2转动对支撑杆3振动小,第一壳体1的光源11稳定照明,晃动小。当然,所述光源11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光源11可以有很多个,均匀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内侧即可。最后,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上设置有反光层。避免光损失。本技术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无需开散热孔,不易积灰,便于清理,且成本低廉,实用性高。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光源(11),所述第一壳体(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之间设置有冷却液(21),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壳体(2)转动的转动环(31),所述转动环(31)设置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与所述第一壳体(1)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转动轴(32)的一侧设置有出光孔(1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出光孔(12)出光的开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内设置有光源(11),所述第一壳体(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所述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之间设置有冷却液(21),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壳体(2)转动的转动环(31),所述转动环(31)设置有转动轴(32),所述转动轴(32)与所述第一壳体(1)同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远离所述转动轴(32)的一侧设置有出光孔(1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出光孔(12)出光的开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孔(12)处设置有玻璃镜头(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舞台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全明杨帆杨斯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友邦演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