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526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包括,至少两台并排设置的、同步升降的吊篮,相邻两台吊篮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工人搭乘、进行施工的操作平台。其中,由于操作平台水平设置,平稳性较好,工人可以在操作平台以及各台吊篮之间进行移动,可移动空间大,可以对吊顶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施工范围广,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场馆吊顶施工,提高了吊顶施工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搭设满堂脚手架影响吊顶下部结构施工,缩短了工期,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吊篮进行拼接组合,拆卸方便,生产成本低。

A lift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升降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施工中大型场馆吊顶施工一般采用满堂脚手架或者单台吊篮进行操作施工,但是采用满堂脚手架花费人力、材料及机械费用较高,并且采用满堂脚手架所需的空间较大,会直接影响吊顶下部结构的施工,影响工期,降低了施工效率;并且由于大型场馆吊顶的面积较大,采用单台吊篮所能加工的区域较小,施工效率低。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的升降施工平台,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的升降施工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包括,至少两台并排设置的、同步升降的吊篮,相邻两台所述吊篮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供工人搭乘、进行施工的操作平台。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包括若干根水平并排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吊篮侧面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相邻两台所述吊篮侧面的底部连接,所述钢管上方设置有用于供工人行走的脚手板。优选的,所述钢管的长度为4m~6m,各根所述钢管之间的间距为100mm~150mm。优选的,所述脚手板的两侧竖直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人从所述脚手板的两侧滑出的挡脚板。优选的,所述钢管为外径40~50mm、壁厚2mm~3mm的圆钢管。优选的,所述脚手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人跌落的防护栏杆。优选的,所述防护栏杆到所述脚手板上端面的距离为1200~1300mm。优选的,所述吊篮为ZLP800吊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包括,至少两台并排设置的、同步升降的吊篮,相邻两台吊篮之间设置有用于供工人搭乘、进行施工的操作平台。其中,由于操作平台水平设置,平稳性较好,工人可以在操作平台以及各台吊篮之间进行移动,可移动空间大,可以对吊顶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施工范围广,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场馆吊顶施工,提高了吊顶施工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搭设满堂脚手架影响吊顶下部结构施工,缩短了工期,并且本技术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吊篮进行拼接组合,拆卸方便,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的俯视图。图1~2中:1为吊篮、2为钢管、3为防护栏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的升降施工平台。请参考图1~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的俯视图。本技术所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包括,至少两台并排设置的、同步升降的吊篮1,相邻两台吊篮1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供工人搭乘、进行施工的操作平台。其中,吊篮1一般为长方形,吊篮1并排设置具体是指各个吊篮1的长边相对设置,两相邻吊篮1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为设置操作平台提供空间,工人不仅可以在各个吊篮1上进行施工,还可以在吊篮1之间的操作平台上对吊顶等高处的建筑进行施工,操作平台可以通过钢板、木板或者钢管2等部件搭建而成,只要能够供工人搭乘的结构形式均可。可以在每台吊篮1上设置提升电机,通过提升电机来带动吊篮1以及操作平台进行升降,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升降施工平台的垂直位置时,需要保证各台吊篮1同步升降,否则,可能会使操作平台发生倾斜,甚至于会由于受力不均而发生解体,严重影响工人的人身安全,当然,也可以不在每台吊篮1上设置提升电机,例如,只在最左侧的吊篮1以及最右侧的吊篮1上设置提升电机,需要注意的是,两台提升电机的功率需要满足升降施工平台正常的升降要求。并且,由于操作平台水平设置,平稳性较好,工人可以在操作平台以及各台吊篮1之间进行移动,可移动空间大,可以对吊顶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施工范围广,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结构的场馆吊顶施工,提高了吊顶施工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搭设满堂脚手架影响吊顶下部结构施工,缩短了工期,并且本技术提供的升降施工平台结构简单,利用现有的吊篮1进行拼接组合,拆卸方便,生产成本低。在关于操作平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操作平台包括若干根水平并排设置且垂直于吊篮1侧面的钢管2,钢管2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相邻两台吊篮1侧面的底部连接,钢管2上方设置有用于供工人行走的脚手板。可以理解的是,钢管2用于支撑脚手板,为放置脚手板提供一个支撑框架,因而,钢管2一般连接于吊篮1的底部,不宜设置较高,不方便工人移动,钢管2的具体数量以及尺寸间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中相邻两台吊篮1之间的间距选择,需要足够的钢管2对脚手板进行支撑,且各根钢管2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以避免脚手板受力不均而损坏。其中,连接件用于连接钢管2与吊篮1,可以采用螺栓或者碗扣等部件,拆卸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连接的稳定性更好。优选的,钢管2的长度为4m~6m,各根钢管2之间的间距为100mm~150mm。这样设置操作平台的稳定性较好,安全性高,当然,钢管2的长度以及各根钢管2之间的间距并无特殊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脚手板又称脚手片,一般在脚手架或者操作架上铺设,便于工人在其上方行走,是用于转运材料和施工作业的一种临时周转使用的建筑材料。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铝合金、塑料等材料制作,单块脚手板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脚手板有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脚手板,在本申请中所采用的脚手板的具体类型以及尺寸,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脚手板的两侧竖直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人从脚手板的两侧滑出的挡脚板。可以理解的是,脚手板只是用于铺设在钢管2上的水平板体,为避免工人从脚手板的侧面失足跌落,因而在脚手板的两侧设置挡脚板,挡脚板的作用在于,如果有物件掉落或人员摔倒,滚落到脚手架边上时,挡脚板可以将其挡住,避免高空坠落。当然,挡脚板的高度一般需要高于工人的脚部,可以采用铝制板或者胶合板,高度一般为180mm。当然,挡脚板的高度用户可以根据成本以及安全综合进行考虑,并无特殊限定。在关于钢管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钢管2为外径40~50mm、壁厚2mm~3mm的圆钢管。钢管2需要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对脚手板进行支撑,因而钢管2的外径以及壁厚可以根据所需的负载能力进行选择,圆钢管与脚手板之间可以通过钢丝等部件进行加固连接。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脚手板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止工人跌落的防护栏杆3。可以理解的是,防护栏杆3不仅阻挡工人跌落,还能够供工人在移动时抓握手扶,因而,防护栏杆3不宜设置的过低,不便于工人使用,也不能设置过高,起不到阻挡的作用,防护栏杆3可以采用方钢管、压型钢板、铁丝等材料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台并排设置的、同步升降的吊篮(1),相邻两台所述吊篮(1)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供工人搭乘的操作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台并排设置的、同步升降的吊篮(1),相邻两台所述吊篮(1)之间水平设置有用于供工人搭乘的操作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若干根水平并排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吊篮(1)侧面的钢管(2),所述钢管(2)的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相邻两台所述吊篮(1)侧面的底部连接,所述钢管(2)上方设置有用于供工人行走的脚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的长度为4m~6m,各根所述钢管(2)之间的间距为100mm~150mm。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鹏罗宁莫瑞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