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包括幕墙板块、副框以及固定在楼板靠近副框一侧表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挂槽,所述副框上固定有与挂槽适配且插接在挂槽内的挂件,这样通过在楼板靠近副框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固定件并设置挂槽,从而固定在副框上的挂件可以插接挂件在挂槽内,这样即便楼板便于的房槛宽度较窄或者副框到楼板之间距离较小的小进出位的场合,适用性更好,解决传统小进出位场合或者房槛宽度较小导致幕墙难以安装挂接的问题。
Hanging structure of glass curtai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幕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且不承重,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其主要包括幕墙面板以及副框,其幕墙面板固定在副框上借助副框固定在土建结构上,现有幕墙板块通常通过顶埋的方式挂接固定在楼板上表面,通过在楼板上表面设置预埋件,幕墙板块上的挂件挂接在预埋件上,这种挂接只适用于大进出位的幕墙结构上,在小进出位的场合无法适用,例如现实中很多土建结构上会有存在外挑板或房槛,存在外挑板与副框之间的距离很小,以及房槛的宽度较窄,在这样的场合都无法采用顶埋的方式安装幕墙,故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具有适用于小进出位场合安装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包括幕墙板块、副框以及固定在楼板靠近副框一侧表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挂槽,所述副框上固定有与挂槽适配且插接在挂槽内的挂件。这样通过在楼板靠近副框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固定件并设置挂槽,从而固定在副框上的挂件可以插接挂件在挂槽内,这样即便楼板便于的房槛宽度较窄或者副框到楼板之间距离较小的小进出位的场合,适用性更好,解决传统小进出位场合或者房槛宽度较小导致幕墙难以安装挂接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一面与楼板固定,另一面设置有调节块,所述挂槽设置在调节块上,所述调节块滑动连接在第一角钢上,所述第一角钢上设置有锁定调节块的锁定件。这样通过调节块的设置可以实现挂槽位置的调整,从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然后借助锁定件对调节块进行锁定即可,能够适用于多种不同场合的安装需求,更加实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角钢上开设有贯穿的条槽,所述调节块上穿设有穿过条槽且在条槽内滑动的第一螺栓,所述锁定件为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端部的第一螺母。调节块通过第一螺栓滑动连接在条槽内实现位置的滑动调节,在移动调节块移至所需位置后通过旋紧第一螺母的即可实现锁定限位,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一角钢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一角钢的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齿条。进一步通过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一齿条的设置,进而在旋紧第一螺母时第一限位板与第一角钢表面之间的第一齿条相互配合实现卡接,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对于调节块的锁定效果,使得调节块可以更加稳固的处于当前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挂件包括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一面与副框固定,另一面延伸有与挂槽插接配合的插块,所述插块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竖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抵接在调节块上的调节螺栓。这样借助第二角钢上的插块与挂槽的插接的配合实现幕墙板块的挂接固定,通过调节螺栓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于幕墙板块上下位置的调节,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遇到幕墙板块位置偏高或者偏低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来调节插块插入挂槽内的深度实现对于幕墙板块高度的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挂槽的开口两侧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通过两侧导向面的设置在插块与挂槽插接配合的过程中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更加便于插块与挂槽的插接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角钢通过槽式埋件和第二螺栓固定在楼板上,所述槽式埋件位于楼板内,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位于槽式埋件内,所述第二螺栓的端部穿过第一角钢且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通过事先在楼板内设置预埋件且让第二螺栓的端部穿出并穿过第一角钢,这样通过旋紧第二螺母即可将第一角钢固定在楼板上,且安装牢固性更有保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第一角钢上开设有供第二螺栓竖向滑动的调节槽,所述第二螺母与第一角钢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与第一角钢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二齿条。这样在安装第一角钢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安装场合需要来上下调节第一角钢的安装位置,确定位置后通过旋紧第二螺母使得第二限位板上压紧第一角钢,且第一角钢和第二限位板上的第二齿条配合实现限位,操作简单且对于调节位置后的第一角钢锁定稳定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角钢一面通过第三螺栓及第三螺母固定在副框上,所述第二角钢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三螺栓的头部陷于限位环内且与其适配。在将第二角钢与副框固定的时,第三螺栓的头部可以陷于限位环内,这样对第三螺栓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三螺栓出现松动的情况,使得第二角钢与副框的固定效果更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角钢固定在楼板靠近副框的一侧侧壁上,并在第一角钢供第二角钢上的插块插接实现挂接的挂槽,这样即便在小进出位的场合依然可以顺利实现幕墙板块的挂接安装,能够适用于更多安装场合的需要,而且其中挂槽的位置以及幕墙挂接的高度均可以根据安装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水平方向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竖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幕墙板块;2、副框;3、第一角钢;4、槽式埋件;5、第二螺栓;6、第二螺母;7、调节块;8、挂槽;9、第二角钢;10、第三螺栓;11、第三螺母;12、插块;13、限位环;14、条槽;15、第一螺栓;16、第一螺母;17、第一限位板;18、第一齿条;19、调节槽;20、第二限位板;21、第二齿条;22、导向面;23、延伸部;24、调节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幕墙板块1、副框2以及固定在楼板靠近副框2一侧侧壁上的固定件,其中幕墙板块1固定在副框2上,该固定件包括第一角钢3,在楼板内设置有槽式埋件4且槽式埋件4内设置有第二螺栓5,该第二螺栓5的头部位于槽式埋件4内,第二螺栓5的端部过第一角钢3且螺纹连接有压紧第一角钢3的第二螺母6,从而将第一角钢3一面固定在楼板上,第二角钢9的另一表面设置有调节块7,该调节块7上开设有挂槽8,同时在副框2上固定有与挂槽8插接配合实现挂接的挂件,该挂件包括第二角钢9,第二角钢9一面设置有第三螺栓10以及第三螺母11固定在副框2上,另一面上设置有与挂槽8插接配合的插块12,这样即可实现幕墙板块1与楼板的挂件安装固定,这样即便楼板便于的房槛宽度较窄或者副框2到楼板之间距离较小的小进出位的场合,适用性更好,解决传统小进出位场合或者房槛宽度较小导致幕墙难以安装挂接的问题,而且为了提高第二角钢9与副框2的连接牢固性,在第二角钢9的表面设置有限位环13,第三螺栓10的头部陷于限位环13内且与其适配,这样对第三螺栓10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三螺栓10出现松动的情况,使得第二角钢9与副框2的固定效果更佳。其中调节块7水平滑动连接在第一角钢3,且在第一角钢3上设置有锁定调节块7的锁定件,实现挂槽8位置的调节,更加适用于更多不同场合的安装需求,在第一角钢3上开设有贯穿的条槽14,第一角钢3上设置有穿过条槽14且在条槽14内滑动的第一螺栓15,锁定件为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15端部的第一螺母16,从而通过旋紧第一螺母16可以实现对于调节块7位置的锁定,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为了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幕墙板块(1)、副框(2)以及固定在楼板靠近副框(2)一侧表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挂槽(8),所述副框(2)上固定有与挂槽(8)适配且插接在挂槽(8)内的挂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幕墙板块(1)、副框(2)以及固定在楼板靠近副框(2)一侧表面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挂槽(8),所述副框(2)上固定有与挂槽(8)适配且插接在挂槽(8)内的挂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角钢(3),所述第一角钢(3)一面与楼板固定,另一面设置有调节块(7),所述挂槽(8)设置在调节块(7)上,所述调节块(7)滑动连接在第一角钢(3)上,所述第一角钢(3)上设置有锁定调节块(7)的锁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角钢(3)上开设有贯穿的条槽(14),所述调节块(7)上穿设有穿过条槽(14)且在条槽(14)内滑动的第一螺栓(15),所述锁定件为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15)端部的第一螺母(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螺母(16)与第一角钢(3)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7),所述第一螺栓(15)穿过第一限位板(17),所述第一限位板(17)与第一角钢(3)的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齿条(18)。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幕墙的挂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挂件包括第二角钢(9),所述第二角钢(9)一面与副框(2)固定,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宏,李磊,周智聪,董青,王水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