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432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属于高压电气技术领域。该铜母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铜母线的空间尺寸,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及定位件,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定位件的空间距离可调,所述固定板及所述定位件上均设置有检测面,所述检测面上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用于与所述铜母线端部上的圆孔对齐,且所述检测面用于与所述圆孔的加工面相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调节固定板与定位件之间的空间距离,能够在安装前检测出铜母线是否满足安装要求,不需要再在安装时进行反复调节整改,实现一次安装完成,工作量较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A copper bus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气
,尤其涉及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铜母线是制造电机绕组、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以及供配电安装中不可缺少的导电材料。铜母线是铜加工材中的一个主要品种,铜母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优良的抗腐蚀性、电镀性、钎焊性、美观的金属光泽及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因此用它制作的电器装备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高压开关柜应用最为广泛。但目前高压开关柜中的铜母线的尺寸一般采用现场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获取,然后再到现场安装时进行整改和校准;尤其是当高压开关柜中连接的铜母线采用的是铜棒时,由于其为空间结构,所以在现场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地校准,费时费力,且安装效果较差,工作效率较低。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能够在安装前检测出铜母线是否满足安装尺寸的要求并调整,不需在安装时再反复整改和校准。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铜母线的空间尺寸,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及定位件,所述固定板相对于所述定位件的空间距离可调,所述固定板及所述定位件上均设置有检测面,所述检测面上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用于与所述铜母线端部上的圆孔对齐,且所述检测面用于与所述圆孔的加工面相贴合。优选地,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还包括框架及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板连接于第一安装板,且所述固定板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位置可调节。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在所述框架上的位置可调。优选地,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还包括定位件安装板,所述定位件安装在所述定位件安装板上。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安装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件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优选地,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定位件安装板与所述安装组件连接,且所述定位件安装板在所述安装组件上的位置可调。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安装组件在所述框架上的位置可调。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定位件安装板侧边的顶端与第二安装板连接,且所述定位件安装板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连接位置可调节。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下侧,所述定位件安装板侧边的底端与第三安装板连接,且所述定位件安装板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连接位置可调节。优选地,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互平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铜母线安装在固定板与定位件之间,且固定板与定位件之间的空间距离能够根据不同尺寸的铜母线进行调节;当固定板及定位件上的检测孔分别与铜母线两个端部上的圆孔相对齐,且检测面与圆孔的加工面相贴合时,则制作的铜母线达到安装要求,能够直接进行现场安装。在安装前能够检测出铜母线是否满足安装要求,不需要再在安装时进行反复调节整改,实现一次安装完成,工作量较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母线检测装置的总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母线检测装置的侧视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母线检测装置的侧视图二。附图标记说明:图中:1-第一横梁;2-第二安装板;21-第四安装孔;3-第三安装板;31-第五安装孔;4-第二横梁;5-竖梁;51-第一安装孔;6-第一安装板;61-第三安装孔;7-固定板;71-第二安装孔;8-铜母线;81-第一端;811-第一圆孔;82-第二端;821-第二圆孔;9-定位件安装板;10-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己。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母线检测装置的总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母线检测装置的侧视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母线检测装置的侧视图二。铜母线是制造电机绕组、高低压电器、开关触头以及供配电安装中不可缺少的导电材料。铜母线是铜加工材中的一个主要品种,铜母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优良的抗腐蚀性、电镀性、钎焊性、美观的金属光泽及良好的成形加工性能,因此用它制作的电器装备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高压开关柜应用最为广泛。但目前高压开关柜中的铜母线的尺寸一般采用现场测量或根据设计图纸获取,然后再到现场安装时进行整改和校准;尤其是当高压开关柜中连接的铜母线采用的是铜棒时,由于其为空间结构,所以在现场安装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地校准,费时费力,且安装效果较差,工作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铜母线检测装置能够用于检测铜母线8的空间尺寸。具体地,铜母线检测装置包括框架,框架由四个第一横梁1、四个第二横梁4及四个竖梁5组成。其中,四个第一横梁1之间依次连接成第一四边形,四个第二横梁4之间依次连接成第二四边形,第一四边形位于四个竖梁5的顶端,第二四边形位于四个竖梁5的底端,第一四边形、第二四边形及四个竖梁5共同拼接组成一个完整的稳定框架,框架能够用于容纳及支撑其它组件。本实施例中,框架为长方体形状,其稳定性较好。在其它实施例中,框架还可以为三角形或者其它形状。进一步地,铜母线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安装板6,第一安装板6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竖梁5之间。第一安装板6通过第一紧固件安装在竖梁5上,且第一安装板6在竖梁5上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铜母线8的安装要求进行调节。其中,四个竖梁5沿竖直方向上均设置有等距离的第一安装孔51,第一安装板6可以通过安装在不同的第一安装孔51内,以调节第一安装板6在竖梁5上不同的安装位置。本实施例中,铜母线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组件,定位件安装板9与安装组件连接,且定位件安装板9在安装组件上的位置可调。安装组件设置在框架上,且安装组件在框架上的位置可调。具体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2位于第一安装板6的下侧,且与第一安装板6相互垂直,第二安装板2安装在两个相邻的竖梁5之间。且第二安装板2在竖梁5上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铜母线8具体地的安装要求进行调节。其中,第二安装板2可以通过安装在不同的第一安装孔51内,以调节第二安装板2在竖梁5上不同的安装位置。具体地,安装组件还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安装板3,第三安装板3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竖梁5之间。其中,第三安装板3位于第二安装板2的下侧,且与第二安装板2相互平行。第三安装板3在竖梁5上的安装位置能够根据铜母线8具体地的安装要求进行调节。其中,第三安装板3可以通过安装在不同的第一安装孔5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铜母线(8)的空间尺寸,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7)及定位件(10),所述固定板(7)相对于所述定位件(10)的空间距离可调,所述固定板(7)及所述定位件(10)上均设置有检测面,所述检测面上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用于与所述铜母线(8)端部上的圆孔对齐,且所述检测面用于与所述圆孔的加工面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母线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铜母线(8)的空间尺寸,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板(7)及定位件(10),所述固定板(7)相对于所述定位件(10)的空间距离可调,所述固定板(7)及所述定位件(10)上均设置有检测面,所述检测面上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用于与所述铜母线(8)端部上的圆孔对齐,且所述检测面用于与所述圆孔的加工面相贴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母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还包括框架及第一安装板(6),所述第一安装板(6)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固定板(7)连接于第一安装板(6),且所述固定板(7)在所述第一安装板(6)上的位置可调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母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6)在所述框架上的位置可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母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母线检测装置还包括定位件安装板(9),所述定位件(10)安装在所述定位件安装板(9)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母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安装板(9)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件(10)卡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施瑞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