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搓丝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4178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2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搓丝板及其生产工艺,搓丝板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外部的纳米复合镀层,所述基体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C 1.0‑1.15%,Si 1.2‑1.6%,Mn 0.3‑0.6%,Cr 0.95‑1.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纳米复合镀层由纳米镀液经电沉积工艺形成在基体表面,所述纳米镀液包括如下含量的组分:260‑300g/L NiSO4·6H2O、20‑30g/L NiCl2·6H2O、30‑40g/L硼酸、30‑40g/L纳米微粒、0.6‑1.3g/L分散剂。基体在9SiCr刀具钢的基础配方上提高C含量,使其纳米复合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更紧密。纳米复合镀层以镍镀层为基础,复合纳米微粒,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塑性、强度和硬度,使镀层的抗粘着磨损率增强。

A kind of wear-resistant thread rubbing board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搓丝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搓丝板,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搓丝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搓丝板即用于加工丝锥、螺丝的专用刀具,分为动板和顶板,其表面设有牙纹。搓丝板可拆卸安装于搓丝机上,磨损至一定程度后需要进行更换。搓丝板因其工作性质,需要具有高硬度、优良耐磨性、高强度、抗疲劳性好等特点。原本搓丝板常采用Cr12Mov钢制造,其耐磨性、强度、硬度等方面性能均十分优良,但生产成本高且工艺复杂,后来改用9SiCr钢制造,成本有所降低且使用寿命相对提高。不过9SiCr钢制搓丝板生产高强度螺栓时其磨损速率仍较快,使用寿命达不到理想指标,企业生产成本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搓丝板,具有极佳的耐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搓丝板,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外部的纳米复合镀层,所述基体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C1.0-1.15%,Si1.2-1.6%,Mn0.3-0.6%,Cr0.95-1.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纳米复合镀层由纳米镀液经电沉积工艺形成在基体表面,所述纳米镀液包括如下含量的组分:260-300g/LNiSO4·6H2O、20-30g/LNiCl2·6H2O、30-40g/L硼酸、30-40g/L纳米微粒、0.6-1.3g/L分散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体在9SiCr刀具钢的基础配方上提高C含量,使其屈服点和弹性极限提高,保证基体的硬度和耐磨性。而相对地,基体的韧性会下降,加工高强度螺栓时易出现崩牙现象。在基体表面形成纳米复合镀层,可以保证一定韧性的基础上,还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C含量的提高还有助于加强纳米复合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性能。纳米复合镀层以镍镀层为基础,复合纳米微粒,借助于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改变固体材料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阻止结构和应力状态,赋予材料表面良好的功能和力学性能。因此复合镀层兼具镍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纳米微粒的强度和硬度,使镀层金属与摩擦对偶之间的分子粘附力及剪切作用下降,使镀层的抗粘着磨损率增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微粒包括8-10份纳米氧化铝、6-8份纳米二氧化铈、2-3份纳米氧化钇、6-8份纳米碳化硅、3-5份纳米氧化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氧化铝颗粒具有高硬度和热稳定性,其增强了柱状晶的强度,在外力作用时能够阻碍位错的滑移和微裂纹的扩展,提高镀层的硬度和承载能力;同时氧化铝纳米颗粒细化了镀层晶粒,使得镀层表面晶粒细小,结构致密,产生位错强化,阻碍了材料变形时的位错运动,提高了镀层的减摩耐磨性能。纳米二氧化铈和纳米氧化钇对镀层晶粒的细化作用明显,有效提高其耐磨损性能。纳米碳化硅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及高温强度大等特点,还能提高镀液的沉积效果。纳米氧化锆硬度大,耐磨高温,与纳米氧化铝复合,可提高镀层断裂韧性、抗弯强度等性能。多种纳米微粒进行复配,使镀层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二甘醇和丙酮混合,加热至40-45℃,再通氮气保护,并滴加IPDI,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0-65℃,反应3-4h,接着加入聚乙二醇单甲醚、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3-4h,最后减压蒸发除去丙酮,加入水混合搅拌得到分散剂;所述二甘醇、IPDI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为(2-2.5):(2-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微粒的种类越多,浓度越高,其力学性能会越好,但是同样地极易发生团聚,故而限制了其在镀层中的应用。此前镀层常采用一种纳米微粒且浓度较小,并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分散改性。本专利技术中的分散剂为水性聚氨酯,吸附到纳米微粒表面后,在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接近时,产生排斥能,进而起到促进分散作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锚固基团,与纳米微粒的结合牢固,分散稳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体还包括0.5-0.8%W。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钨熔点高,比重大,可与碳形成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的碳化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搓丝板的生产工艺。一种耐磨搓丝板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下料;S2锻造;S3球化退火;S4机加工;S5冷滚螺纹;S6淬火;S7低温回火;S8磨加工;S9预处理;S10配置镀液;S11电沉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9预处理的过程如下:先将搓丝板浸入除油液中,加热至60-80℃,处理10-15min,取出后依次水洗、丙酮洗、水洗,接着浸入6-10%硫酸溶液中,处理6-8min;除油液包括30-40g/L氢氧化钠、25-30g/L碳酸钠、0.4-0.8ml/LOP-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搓丝板表面经过清洗,去除油污、氧化皮,有助于提高电沉积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S10配置镀液的过程如下:先混合NiSO4·6H2O、NiCl2·6H2O、硼酸和水,再将分散剂投入,搅拌均匀,最后依次投入纳米二氧化铈、纳米氧化钇、纳米氧化铝、纳米碳化硅、纳米氧化锆;纳米微粒每次投料后超声搅拌2-3min,再进行下一次投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微粒分散性能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微粒加入基础镀液前进行活化处理,其处理过程如下:第一步,采集香樟叶,清洗后去除其主叶脉,再于60-70℃下烘干,粉碎后得到叶片粉末;第二步,将叶片粉末浸入乙醇中,加热至80-90℃,回流提取2-3h,过滤后得到处理液;第三步,多种纳米微粒各自单独浸入处理液中,加热至40-50℃,处理15-20min,过滤后水洗、烘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香樟叶中的多糖成分提取出来,而纳米微粒表面的活性羟基易与多糖的羟基形成氢键作用,引入更多的活性基团,提高分散剂的作用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基体在9SiCr刀具钢的基础配方上提高C含量,使其纳米复合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更紧密。纳米复合镀层以镍镀层为基础,复合纳米微粒,兼具良好的韧性和塑性、强度和硬度,使镀层的抗粘着磨损率增强;2.分散剂以及活化剂的作用,使得大浓度、多种类的纳米微粒分散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至三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耐磨搓丝板,包括基体、采用电沉积工艺覆于基体外部的纳米复合镀层。基体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C1.0%,Si1.6%,Mn0.3%,Cr1.25%,W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纳米复合镀层由纳米镀液经电沉积工艺形成在基体表面,纳米镀液包括如下含量的组分:260g/LNiSO4·6H2O、20g/LNiCl2·6H2O、30g/L硼酸、30g/L纳米微粒、0.6g/L分散剂。纳米微粒包括8份纳米α-Al2O3、6份纳米二氧化铈、2份纳米氧化钇、6份纳米碳化硅、3份纳米氧化锆。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二甘醇和丙酮混合,加热至40℃,再通氮气保护,并滴加IPDI,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0℃,反应3h,接着加入聚乙二醇单甲醚、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3h,最后减压蒸发除去丙酮,加入水混合搅拌得到分散剂;二甘醇、IPDI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为2:3:1;辛酸亚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质量比为1:1且总重占二甘醇质量的0.1%。一种耐磨搓丝板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搓丝板,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外部的纳米复合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C 1.0‑1.15%,Si 1.2‑1.6%,Mn 0.3‑0.6%,Cr 0.95‑1.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纳米复合镀层由纳米镀液经电沉积工艺形成在基体表面,所述纳米镀液包括如下含量的组分:260‑300g/L NiSO4·6H2O、20‑30g/L NiCl2·6H2O、30‑40g/L 硼酸、30‑40g/L 纳米微粒、0.6‑1.3g/L 分散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搓丝板,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外部的纳米复合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按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C1.0-1.15%,Si1.2-1.6%,Mn0.3-0.6%,Cr0.95-1.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纳米复合镀层由纳米镀液经电沉积工艺形成在基体表面,所述纳米镀液包括如下含量的组分:260-300g/LNiSO4·6H2O、20-30g/LNiCl2·6H2O、30-40g/L硼酸、30-40g/L纳米微粒、0.6-1.3g/L分散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搓丝板,其特征在于:按重量分计,所述纳米微粒包括8-10份纳米氧化铝、6-8份纳米二氧化铈、2-3份纳米氧化钇、6-8份纳米碳化硅、3-5份纳米氧化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搓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的制备过程如下:将二甘醇和丙酮混合,加热至40-45℃,再通氮气保护,并滴加IPDI,搅拌均匀后加热至60-65℃,反应3-4h,接着加入聚乙二醇单甲醚、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反应3-4h,最后减压蒸发除去丙酮,加入水混合搅拌得到分散剂;所述二甘醇、IPDI和聚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为(2-2.5):(2-3):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搓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还包括0.5-0.8%W。5.一种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耐磨搓丝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翔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中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